蘋果MR會是庫克的滑鐵盧嗎?

2023-04-07     VRPinea

原標題:蘋果MR會是庫克的滑鐵盧嗎?

(VRPinea2023年4月7日訊)蘋果的WWDC(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要到6月份才舉行,但是有關蘋果MR的消息卻早已沸反盈天。「得益於」蘋果公司一貫的保密原則,蘋果MR已經成為了薛丁格的MR,甚至兩位業內蘋果消息人士還給出了截然相反的論調彭博社的Mark Gurman聲稱蘋果會在WWDC上正式發布這款頭顯。而另一位消息人士,知名供應鏈分析師郭明錤則表示,蘋果已將MR頭顯的生產推遲了一到兩個月,他預測最早今年年底交貨,最晚2024年交貨。

蘋果MR憑什麼「排面」這麼大?簡單概括一下:蘋果MR成了,庫克比肩喬布斯。敗了,蘋果隕落神壇!當然,這裡只是用誇張的手法體現一下蘋果MR的重要性,諸位看官切勿上綱上線。蘋果MR是蘋果歷時七年設計研發的全新頭顯,拋開難以估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不談,它的特殊之處在於,蘋果MR是蘋果首款完全在現任CEO蒂姆·庫克領導下開發的全新產品。作為對比,iPhone、iPad,甚至Apple Watch都是由2011年逝世的喬布斯所設計的。正所謂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儘管蘋果在庫克任內的業績增長十分驚人,但他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卻只是一名出色的職業經理人。喬布斯通過iPhone開創了繼PC之後的移動時代,而屬於庫克的「iPhone時刻」,或許就是此次的蘋果MR發布了。

VRPinea的獨家爆料

根據至少兩個已經上手過蘋果MR樣機的開發者透露:蘋果MR的主頁面類似於蘋果手錶的主頁面,但是具有3D景深效果,可以通過頭顯的錶冠進行操控。內部應用方面,主要是使用手勢操控。有一名爆料者還試用了蘋果的指環產品,同樣能進行系統及應用級的操控

根據近日消息,美國專利商標局正式授予蘋果公司一項專利,該專利涉及用於MR頭顯的手指3D建模,用於識別手指手勢和視覺觸摸檢測。另外,蘋果公司的「可伸展環設備」專利,去年就可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上查詢。一言以蔽之,小P的爆料,可信度還是挺高的。

蘋果MR的製造難度有多高?

關於蘋果MR的硬體配置,根據此前的爆料來看:索尼原廠的單眼4K Micro-OLED顯示器、120°FOV(視場角)的3P Pancake光學模組,八個面部和眼部攝像頭,正面追蹤攝像頭+dtof的雷射雷達,以及外置供電設備等

(編者按:想要了解硬體詳細爆料的看官,可以移步VRPinea旗下視頻節目《老繆聊科技》1月6日發布的視頻——「蘋果MR全新爆料」)

這套硬體的規格,註定了兩件事情,第一,價格低不了,第二,產能高不了。按照蘋果這套MR硬體在台灣相關供應商的信息來看,光是3P Pancake光學模組的產能就註定一年不可能超過50萬台。所以之前有爆料說蘋果預期售出100萬台設備,大機率只是某些所謂專業人士的自嗨罷了。而且,僅一片4K Micro-OLED的價格就超過了目前主流VR一體機的整機售價。所以,以蘋果公司一貫高利潤的銷售模式來講,初代蘋果MR平價銷售的機率,基本為零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高規格硬體配置的情況呢?小P認為有兩種可能性,第一種,蘋果計劃在台灣廠商手上完善相關工藝流程,之後再與大陸相關廠商建立二供機制或者大批量訂單都在大陸完成。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降低成本。第二種,也是小P更為傾向的一種可能性,蘋果自己對這一代的產品,同樣抱有很強的懷疑心態。道理很簡單,如果蘋果MR想賣出500萬台,索尼的4K Micro-OLED就得供應1000萬片。索尼沒有這麼大的產能,最近也沒有投產新產線的消息爆出。

蘋果MR二代產品會平價銷售嗎?

基於現有製造難度,蘋果有機會在二代MR推出民用級產品嗎?在小P看來,蘋果MR第一代大機率是面向開發者和專業用戶的產品。之後,隨著Micro-OLED的供應商逐步降本增效,從而在成本、產能、銷量三者達到平衡時,推出平價級的產品。這個時間應該不會太久,18個月左右

這樣的推測,都是有跡可循的,從蘋果以往的產品來看,第一代產品更多是給人一種amazing的驚喜感但不會是一個大受歡迎的產品,然後從第二代產品才開始銷量爬坡。以Apple Watch為例,一開始介面混亂且用途不明,但隨著蘋果不斷改進功能、簡化操作、提升性能,這款手錶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定位:它是一個集成了消息處理和運動追蹤的健康伴侶。也正是由於這樣的定位引起了消費者的共鳴,Apple Watch逐漸成為了蘋果產品的戰略核心之一。

說回18個月這一點,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蘋果的產品邏輯,從來不是創新,而是在已經形成基本產業鏈的基礎上,去尋找更優質的部件,去打造更好的解決方案,去整合產業鏈,從而推出讓人amazing的新產品。現在的問題就是,對於蘋果MR來說,目前的VR產業鏈,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儘管大陸不少上市公司都有VR相關業務,但VR在這些大廠中,連單獨的細分類別都沒有,只是簡單歸在了智能硬體或者智能耳機的序列。這部分的產業鏈對於蘋果來說,等同於杯水車薪。眾所周知,如今的蘋果掌門人庫克就是產業鏈管理出身,基於庫克的產業鏈整合能力和蘋果對於產業鏈的掌控力。那麼在18—24個月的周期之後,蘋果應該能夠把MR頭顯的價格降下來。

蘋果MR對於蘋果意味著什麼?

正如前文所說,用一句話來定義MR之於蘋果的意義:蘋果MR成了,庫克比肩喬布斯;敗了,蘋果隕落神壇。當我們去細看蘋果的產品線:iPhone、iPad、Mac、Airpods、Homepod、Apple Watch。在庫克手上做成的只有Airpods、Homepod、Apple Watch。但智能手錶和耳機也可以說是手機的配件。真正跨時代的產品,一定是軟硬體一體化的計算平台,而這個軟硬體一體化的計算平台,在可見的消費電子產品範圍內,只有兩樣,智能汽車和智能頭戴式設備。蘋果在智能汽車上的布局,是成為車機系統的供應商。所以,只有智能頭戴式設備,是庫克在退休之前,唯一有機會成功的領域。

現今的智能頭戴式設備市場內,無論是MetaHTC Vive,還是索尼PSVR,他們的市場滲透率都沒能達到產業爆發的臨界點蘋果依舊是最有機會做成這件事情的企業。作為目前全球最有價值的科技公司,無論是VR/AR/MR,能夠真正意義上把這件事情做成的,可能也就只有蘋果了。這裡小小科普一下,Oculus(Meta)的第一款產品Oculus Rift DK1,2013年3月29日正式發貨,距離現在已經十年了。但直到現在,VR頭顯依舊可以說是小眾產品。

結語

書歸正傳,蘋果MR會是庫克的滑鐵盧嗎?這個問題只能交給消費者和時間去評判。但可以肯定的是,蘋果MR對於整個行業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對於蘋果公司的影響是指數級的,對於庫克的意義是至關重要的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92f1a72d2a4ed92894b3e812e4588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