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眾CC獵裝到蔚來ET5T,不喜歡旅行車的基因,已經刻在骨子裡了!

2024-01-12   汽車扒一扒

旅行車不錯,是車評人說給我們的謊言。

一直以來,旅行車在國內都是被邊緣化的產品,從最早的馬自達到後來的大眾、沃爾沃、BBA,都先後在國內嘗試過旅行車,但最後都不了了之。

最近的一次期待是蔚來,全新的ET5 Touring被不少人定義為能夠力挽狂瀾的產品,原因是 過去不買旅行車是因為太貴,這台車要顏值有顏值,要設計也不錯,而且定價、性能和服務都到位。

但最後的結果依舊沒有給我們驚喜,它也被邊緣化了。

我們應該接受國內消費者不喜歡旅行車的客觀事實,幾乎所有的旅行車在國內都會被快速邊緣化,這已經和價格沒有直接關係,除非企業願意用巨大的利潤漏洞來換取所謂的銷量成功。

其實大眾CC獵裝版已經給出了答案,大眾品牌的影響力、CC的獵裝設計、終端價格多方面的優勢,放在歐洲市場也一定會擁有不錯的銷量,但在國內市場卻被澆了一盆冷水。

為什麼?

允許不同選擇的存在,就像北美流行皮卡、日本流行K-Car、歐洲流行帶拖掛資質的兩廂轎車一樣,不同的市場消費沉澱培育出來完全不同的產品,國內市場從一開始就沒有旅行車文化的養成策略。

國內消費者只喜歡兩種產品,一種是更能凸顯操控、靈活性的轎車,另一種是凸顯空間和家用性的SUV,除此之外都會被排擠,包括在全球範圍內都非常經典的兩廂車,在國內市場也都被淘汰殆盡。

這與消費理念和用車環境有著巨大的關係。

一方面,國內消費者買車成本太大,且試錯成本幾乎沒有,大量的消費者需要多年積蓄才能選擇一台車,貫徹到骨子裡的轎車以及SUV一定是第一選擇。

另一方面,旅行車在各大企業內部的占比一直也不高,事實上全球範圍內沒有一家以旅行車為重點的企業,都是通過旅行車輔助轎車、SUV發展的策略,國內更是如此。

國內市場銷量排名前列的幾大品牌比亞迪、豐田、本田、大眾、吉利、長城、長安,加在一起找不出10台旅行車,旅行車自然會被邊緣化。

歐美市場相對喜歡旅行車一些,尤其是在歐洲市場,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旅行車擁有更大的空間拓展能力,這對於更喜歡小車的歐洲人來說,要比轎車和SUV更適合家用。

2.旅行車是真的用來短途旅行用,配合著拖掛資質已經成為歐洲人出去旅遊的必備品。

3.歐洲市場對不同產品的接受度較高,超過半個世紀的汽車普及史,換手率高、試錯成本低,幾乎讓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旅行車相比轎車、SUV的優勢。

所以在歐洲市場旅行車會更好過一些,但如果從歐洲這個旅行車的大本營來看,旅行車的銷量也遠不及轎車和SUV,說明本身在產業中旅行車就是一個輔助轎車和SUV發展的產品。

這樣一來,旅行車在國內不會被接受自然也就成了必然,畢竟國內對自駕旅行的需求並不高,拖掛資質更是少數人的玩具,再加上國內旅行車價格普遍比轎車、SUV高,而且數量少的綜合原因,所以其在國內被邊緣化也就成為了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