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放心地生二胎,因為家裡的老大是個女兒吧?

2019-12-18   陳妍媽媽


群里的媽媽意外驗到了「兩道槓」,生還是不生,她有點猶豫,想請群里其他媽媽幫忙拿個主意。

之前看過我文章的親們可能知道,對於生二胎這件事,我自己是比較排斥的。排斥的原因,是我親眼看到媽媽40歲生下我弟之後​,我們這個家庭所經歷的一切。

當然,我父母的眼界、知識、能力都很有限,也許同樣的情況放在別人家,可能會另有一番天地,但就我個人感受而言,我知道生二胎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多好處,終究還是邁不過心裡的那個坎兒。

恰巧,在群里的媽媽問二胎的事沒有多久,我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朋友曬了她剛剛出生的二胎男寶,只不過她曬娃的方式比較特別,既不是再為人母的興奮,也不是對老公的誇獎,而是反覆表揚她乖巧懂事的大女兒。

她那句,「一個女兒八歲就學會了怎麼愛媽媽」,不由得讓我疼了一下。因為瞬間我想到了自己。

老大是女孩,二寶是男孩,是多少父母夢寐以求的二胎組合,可是父母有沒有想過,這對於大女兒來說是不是有一點不公平。

「媽媽照顧弟弟那麼辛苦,我應該要幫幫她。」、「媽媽身體還沒恢復,應該要多休息。」、「媽媽太累了,我來照顧弟弟吧……」越乖巧懂事的女兒,就越會心疼媽媽,就越想要為這​個家庭付出。在朋友的描述中,​她的女兒就是這樣一個令人心疼的孩子。

我認識這個朋友已經十五年,我們同年同星座,但她卻比我聰明能幹一千倍,我常常想,如果是我面對她所經歷的那些事,我可能已經死過幾百次了。但是她的生命力依舊那麼旺盛。

她在生女兒時寫下那些文字,我仍然歷歷在目。她說她一個人在產房疼了很久,天氣很悶熱,心情很絕望。她描寫了產房裡的每一個細節,包括瀰漫的氣味。然而在女兒出生之後,她給家裡報平安的電話卻是說,「以後有老酒喝了」(過年過節女兒給娘家買酒,是一種風俗)。

這麼多年,她一邊洋洋洒洒地跑遍了大半個中國,一邊把女兒教得很好,她以一己之力,把家庭經營得井井有條。本以為到了我們這個年紀,生活上了正軌,終於可以鬆一口氣,卻神奇地發現她生二胎了。

我可以理解的一點是,她這麼要強的女人,應該多少還是會有,想要一個兒子傍身的想法。我也相信,就算再生一個女兒,她也會好好養大兩個女兒。

只是心裡對她,我除了佩服,還有點心疼。

更讓我心疼的是她的女兒,是那個自己還是個孩子,卻轉眼就成為了姐姐的女孩,是那個從此在今後的人生里,要義無反顧地承擔起照顧父母和弟弟​雙重壓力的女孩。

女兒出生後,朋友給她起的小名叫「拳頭」,意思是以後只能靠自己。這個女兒長到現在,也真的是不負媽媽所望,為她爭氣。有時我真的寧願當姐姐的女孩,任性自我一些,能夠不要事事都以父母和弟弟為先。因為這樣自己不僅​會很累,而且還會一輩子心懷著對媽媽的愧疚和對弟弟的責任。

我小的時候,每年寒暑假都是跟媽媽一起上班的,因為上班不能帶小孩,​所以我跟媽媽上班就是為了去照顧弟弟。任何節假日也不能出去玩,要留在家裡帶​弟弟。跟弟弟有了任何爭執,​所有人都會甩過來一句「你是姐姐」。最悲觀絕望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活在世界上毫無價值,因為「連世界上唯一的父愛母愛都要分一半給別人」​。我把心情告訴父母,他們說我是「獨食」吃慣了,​說我自私。我全心依賴信任的父母,轉眼就變成了「別人的」父母,我為家裡做什麼都是應該的,可是誰又能來關心一下我的感受呢?

從弟弟出生以後我就知道,再也沒人幫我編喜歡的小辮。自己任何的難過、傷心、困難,在父母和弟弟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至此,我仿佛被逼著一夜長大,心裡唯一想做的就是早點掙到錢,早點離開家。

坦白說,直到現在我仍然沒有走出這個陰影。我曾懷疑過父母是不是真的愛我,現在我給自己的答案是,父母應該是愛我的,只是​他們給弟弟的愛要比我多一點。

我知道那個叫「拳頭」的女孩不是我,我知道朋友把女兒教養得很好,我知道女兒是真心想要幫媽媽分擔,但是啊但是,我寧願擁抱一個快樂而膚淺的童年,也不想痛苦得那麼有層次,​那麼的深刻。

我雖然自己排斥生二胎,但站在孩子的角度,我仍然覺得如果從小能有一兩個兄弟姐妹陪伴自己成長,也未必不是壞事。

但前提是,媽媽自己的體力精力要能夠顧及多個孩子;家裡的經濟條件允許,媽媽自己從事的行事對年齡要求很寬容;家裡要有足夠溫柔體貼,還幫忙做家務的老公。

最後的最後,如果真的決定要生二胎,而第一個孩子是女兒時,請一定不要讓兩個孩子之間的年齡差距太大,不然二胎對女兒來說不但談不上陪伴,還會變相讓整個家庭都占了女兒一輩子的便宜,從小到大都要讓她以弟弟的利益優先,把女兒養成一個又一個的「扶弟魔」,而唯獨不知道自己這一生究竟想要的是什麼。

如果那麼巧,生為二寶媽媽的你,家裡的老大是女兒,那請在照顧弟弟的時候,一定也要好好愛那個叫「姐姐」的女孩,因為將來她也會變成一個愛孩子的媽媽。


這是2019年發布的第102篇原創推送,

作者介紹:陳妍,親子關係諮詢師、國家育嬰師,電影愛好者,專注親子關係、家庭教育、兒童心理。新書《真正的教育在家庭》全網同步上市中。

微信公眾號:陳妍媽媽(ID:chenyanmama0514)歡迎關注,討論育兒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