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紅毯上1幕曝光,打臉多少人:禁慾,讓我成為有教養的成年人

2023-04-22     精讀君

原標題:張譯紅毯上1幕曝光,打臉多少人:禁慾,讓我成為有教養的成年人

1

之前,45歲的張譯為新作品做宣傳時發生的1幕曝光,引起了人們熱議。

當天,張譯正在紅毯上做發言時,一個小男孩手捧著一束花跑上來。

小男孩徑直跑到張譯身後,想要獻上自己手裡的花,但無奈張譯並沒有注意到小男孩,而是專注地面對觀眾發言。

小男孩見狀,顯得不知所措,在張譯身後四處張望,想要尋求他人的幫助。

就在這時,了解狀況的胡歌趕忙上前拍了拍張譯,張譯一回頭這才發現了小男孩。

看到小男孩手裡捧著花,張譯趕忙接過花,緊接著彎下腰不停地向孩子道歉。哪怕小男孩已經轉過身,張譯依舊在表達自己的歉意。

後來,小男孩在紅毯上合照,張譯順勢蹲了下來,只為了讓小男孩感到親切自然。

一言一行雖然都是小事,卻足以讓人看到一個人的修養。

《青春寄語》里說:

教養不是輕易地從別處買來,貼在身上的調性,而是你本人的生命里側,皮膚底層,滲透出來的光彩奪目的情操。」

有教養的人,就是不管做什麼事,都適當地考慮到身邊的人。

這件事可以不分大小,不分緩急,只是很自然的,在做的過程中,留一點點空間,顧慮到他人。

教養,不僅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情操,也決定了一個人的層次高低。

2

可悲的是,太多人無視教養,甚至將自身素養堂而皇之拋之腦後。

之前,廣東高鐵站中,一名男子在高鐵經停時,用手擋住高鐵車門,致使車門無法正常關閉。

待警察前往解決時,男子卻說:「我是想抽一支煙,沒有做任何壞事。」

因為你抽一支煙,導致列車晚點1分鐘,甚至後續列車將會依次晚點,這樣的行為哪怕不算「壞」,但也確確實實沒有顧及到他人。

西安長安城未央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市民露營的好去處,公園工作人員也時刻提醒遊客及時處理自己帶來的垃圾。

然而現狀卻是,市民在露營後,公園的路兩遍皆是垃圾,就連草坪也被踩得光禿。

還有在河南洛陽老君山風景區,兩位女遊客為了追求拍照效果,徑直踏入花田中。

一旁的人見狀,好心提醒說「別站在花里拍」。

兩人聽後,看了看自己腳踩的花,內心不為所動,堅持在花田中拍完照才捨得走出來。

哲學家洛克說:

在缺乏教養的人身上,勇敢就會成為粗暴,學識就會成為迂腐,機智就會成為逗趣,質樸就會成為粗魯,溫厚就會成為諂媚」。

深以為然。

那些沒有教養的人,他們從來不會顧及他人的感受。

他們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只在意自己的心情,根本沒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將給他人帶來多大不良影響。

3

英國作家波伊斯說:

「任何人,不論多麼博學,只要他的學問和生活之間還存在著一段尚可估量的距離,就都稱不上是有教養的人。」

真正決定一個人層次高低的,不是物質上的富足,不是學問的多寡,更不是身份的高低,而是一個人的教養。

真正的教養,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是隨時隨地自我約束的準則。

美國最有影響力100人之一的班傑明·富蘭克林為了提升自身教養,他有意識地梳理了一份好習慣的清單,然後一一對照,從而減少自身的教養盲點。

具體來說,第一步他列出自身要培養的品德,共13項,包括節制、儉樸、勤勞、誠懇、正直、清潔等。

第二步,他設計了一種量化反饋工具,用於自我檢查和督促。

他做了一本小冊子,裡面每一種德行占一頁。每一頁用紅墨水畫成七列,一星期的每一天占一列,在上方標明各自代表星期幾。

再用紅線把直列劃成十三個橫格,在每一條橫格的頭上,註明所代表美德的首字母。在縱橫線形成的格子裡,用小黑點記下這一天的過失。

每個星期專注於提升一種品德,再小的過失也記錄;其餘品德,只記下大的過失。

這種做法目標很明確,就是通過記錄犯錯數據,明確自己的品德水平,然後,去儘可能減少黑點數。

每13個星期1個循環,1年循環4次。如此反覆,這本品德手冊,慢慢黑點數就會減少,這也意味著,他正在漸漸養成更多的好習慣。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的:

「我們考慮自己何其多,考慮別人卻何其少。良好教養表現在我們能把這一事實隱藏起來。」

太多的人,習慣了放縱自己的慾望,我行我素,他們不知道,過度放縱暴露的是他們內心的空虛和自身的淺薄。

適當克制,收斂自己的言行,才是教養的體現。

共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6d526be3d768e1a3bf70f29a10240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