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期,一般工人的工資是40塊,相當於如今的多少錢?

2024-01-13     阿斗愛

原標題:八十年代初期,一般工人的工資是40塊,相當於如今的多少錢?

人們常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對如今政治經濟文化同步發展並處於世界一線位置的中國公民來說,40塊錢幾乎是杯水車薪。

可如果將歷史的時鐘向前撥四十年,上世紀80年代初期,40塊錢已經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了要知道,在經濟還沒有全速發展的80年代,一個普通工人的月薪也就40塊錢而已。

40塊錢可以買多少米

直接換算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們需要找一個參照物,來計算那個時候的40塊錢的購買力。起初,從生活必需品入手,「米價」變成了一個衡量標準。

通過翻閱相關文獻及詢問家裡的長輩,我們可以大概得知,在上個世紀80年代左右,國內商貿市場上的米價,在每斤1塊8毛錢左右。40塊錢的工資,可以預計購買222斤左右的大米。

為了方便計算,就參照評價的東北珍珠米來進行換算,當今珍珠米的價格是2.2元每斤左右,222斤米大概就在488元左右,這參考現在人的工資,將近500塊錢的米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是完全負擔得起的。

也就是說,1980年前後,一個普通工人工作一個月的購買量也就是如今的500元左右。

40塊錢可以買多少金

金子作為一種貴金屬,它的價值沒有大米那麼容易受到產量和市場的影響,是相對來說比較穩定的一種等價物。如果用那時的金價來測量40塊錢購買力,又是怎樣一種情景呢?

現在的金價又是什麼樣子呢?現在不同品牌,不同地區的金價也有高低差異,但平均下來大約是480元人民幣每克,1.25克金子也大概就是人民幣600元左右。

參考金價和米價,我們大概可以推算出,上世紀80年代初,40元的購買力和現在的500-600元人民幣差不多。真的無法想像,如果現在一個月只拿五六百元的工資,將會過著怎樣的光景。可能連吃飯都是問題,更不用說高質量的生活了。

屬於1980的回憶

在經濟發展,物價上升,通貨膨脹的今天去糾結40元的購買力,就顯得不是那麼浪漫了。和長輩聊一聊關於1980的回憶,不是比測算數據更加浪漫。

這大概對比了那個時候,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之後,我們不得不感嘆於偉大的祖國,一步步的發展讓全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質的飛躍。但那個時候的浪漫仿佛在彈指一揮間就過去了,窮有窮的活法,富有富的活法,開開心心的,便是最大的幸福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60f3def45501ac3de2a18c748a81b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