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的地方,要如何禦寒?
黑龍江漠河在今年1月下旬持續迎來極寒天氣——最低氣溫低至零下53℃,網友留言關心當地人如何保暖。
揣兜里的手機半小時凍沒電
極寒天氣使得空氣中的水汽凝華而常常出現極端冰霧天氣,能見度最低時不足10米,每天早晨交警都冒著零下50℃的極端低溫,上道疏導交通。
漠河交警充滿了電的手機哪怕一直放在兜里,約莫半小時,手機徹底凍沒電了。
交警 出來執勤時,上身先穿了一件衛衣,外面套上羊毛衫,最外面再穿上警用大衣,下半身則是穿上線褲後,再套上自家做的一斤多重棉花的厚棉褲,腳上除了穿上有毛的棉鞋外,還要在鞋裡放上點熱貼。
穿得再多都無法抵禦寒冷。交警在外站崗執勤時間已由原來的1小時換一班,調整為每10分鐘換一班。
供熱鍋爐「火力全開」!
為應對極寒天氣,漠河市啟動防凍天氣應急預案,做好交通、供熱、供水、供電等民生服務,多措並舉全方位保障百姓溫暖過冬。
面對史上的最冷春節,所有鍋爐火力全開,持續加大熱能輸出,燃煤量比平時增加了三分之一,工作人員都是24小時在崗,實時對設備運行、換熱站的溫度情況進行監測檢查,保證供熱管網安全可靠運行,做到室外溫度下降,室內溫度不降。
供熱服務熱線、搶修隊伍、搶修車輛24小時待命,隨時應對處理突發事件。儘管室外滴水成冰、哈氣成霜,但是走進居民家中,濃濃暖意撲面而來。
下面提供的是江西贛州某次冷鋒過境前後的天氣變化過程,17日為冷鋒過境時間,在冷鋒過境前的15、16日出現了明顯的增溫現象,同時冷鋒過境之後的19-22日氣溫也出現回升現象。
冷鋒會帶來 大風、降溫、雨雪等天氣,那為什麼在 過境前、過境後都出現增溫的現象呢?
江西贛州某次冷鋒過境前後天氣變化過程
我們經常會遇到氣象台預報接下來將會有一股冷空氣來臨, 但實際冷空氣到來之前卻往往會出現反常先增溫的現象,我們這種現象稱為 鋒前增溫。
出現鋒前增溫 一方面是 冷空氣到來之前,當地受暖氣團控制,本身氣溫相對偏高,同時多盛行偏南風,有利於氣溫回升變暖。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另一方面是 冷空氣在南下過程中,把原本占主導地位的暖氣團迅速擠壓到狹窄區域,導致 聚集增溫。
鋒前增溫的幅度大小取決於 冷空氣勢力強弱、速度快慢、 暖氣團一側原本的氣溫高低及偏南風的強弱。
冷空氣勢力越強,速度越快,對暖氣團的壓縮作用越強,鋒前增溫現象越是明顯;原本暖氣團氣溫偏高,壓縮增溫作用更明顯;在冷空氣到達前的偏南風越強,增溫越明顯。
在冷鋒過境之後,由於受單一氣團控制,天氣轉晴,氣溫逐漸回升。
是不是冷鋒過境前的增溫都是這個原因呢?
2023年1月13日5時全國氣壓形勢圖
2023年1月14日5時全國氣壓形勢圖
還真是不一定,比如上面是2023年1月13日前後一次冷鋒南下過程,在1月12-14日這幾天南方地區出現了明顯的增溫現象,天氣潮濕悶熱,而 這次冷鋒過境前的增溫則是由於先有暖鋒北上影響南方地區,帶來大量暖濕氣流,導致氣溫上升,濕度增加,出現降水等現象,再後有冷鋒快速南下,影響南方地區,導致氣溫迅速下降。這樣也出現了冷鋒過境前增溫的現象。
現實中的天氣變化現象是複雜,很多相同的天氣現象,成因卻可能不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試題連結】
「鋒前增溫」指在冷氣團到來之前,處在冷鋒前部的區域被暖濕氣流控制,隨著冷鋒逼近,冷氣團把原來占主導地位的暖氣團迅速擠壓到狹窄區域聚集增溫。2020年1月某日我國南方部分地區出現了較大幅度的「鋒前增溫」現象。下圖示意我國局部地區該日8:00的近地面等壓線(單位:百帕)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日「鋒前增溫」現象可能發生在
湖北南部江西中部雲南西部浙江西北部
A.
B.
C.
D.
2.導致此次「鋒前增溫」幅度較大的原因是
A.冷氣團影響範圍廣
B.暖氣團影響範圍廣
C.冷氣團勢力較強
D.暖氣團勢力較強
3.此次鋒面過境後當地人發現
A.氣溫年較差變大
B.暴雪強度加大
C.蘋果樹落葉紛飛
D.體感溫度很低
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1.D 2.C 3.D
【解析】1.由材料可知「鋒前增溫」是隨著冷鋒逼近,暖氣團被迅速擠壓到狹窄區域聚集增溫。「鋒前增溫」的「鋒」指的是冷鋒,應出現在圖示低壓中心左側的槽線處,由圖可知應該出現在我國江西中部、浙江西北部等地,正確,錯誤。ABC錯誤,D正確。故選D。
2.「鋒前增溫」是冷鋒過境前,由於冷氣團勢力較強將暖氣團迅速擠壓到狹窄區域而聚集增溫,C正確,其他選項與材料所給信息不符,ABD錯誤。故選C。
3.氣溫年較差與具體某天的天氣關係小,A錯誤。冷鋒過境後天氣轉好,不會出現暴雪,B錯誤。蘋果樹主要分布於暖溫帶地區,該鋒面過境地屬於亞熱帶地區,C錯誤。冷鋒過境後氣溫降低,與過境前比體感溫度很低。D正確。故選D。
綜合自如此這般學地理等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譚老師講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