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了鹿晗200多次,這家公司五次衝刺上市

2022-10-15     每經影視

原標題:提了鹿晗200多次,這家公司五次衝刺上市

「鹿晗概念股」風華秋實再次衝擊IPO。這是短短兩年間,這家公司第五次向港交所遞表。

最新版的招股書(申報稿)(以下簡稱招股說明書)顯示,風華秋實2018年~2020年凈利潤呈上漲趨勢,而2021年凈利潤出現下滑; 2022年上半年,公司營收為4223.9萬元,凈利潤為83.3萬元。

和過度依賴王一博的樂華娛樂一樣, 鹿晗是風華秋實最大的「招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招股材料中,鹿晗的名字出現了超200次。2018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 來自鹿晗的收益分別為7090萬元、1420萬元、1500萬元、760萬元和1070萬元。

今年以來,從手握王一博的樂華娛樂認購期滿後暫停IPO,到背靠周杰倫的巨星傳奇第三次遞表,再到如今的風華秋實,過度依賴藝人明星的娛樂公司,IPO之路正變得愈發艱難。

五度闖關IPO 上半年盈利83.3萬元

十多年前,一場名為「怒放」的搖滾演唱會,聚齊了黑豹樂隊、崔健、汪峰、朴樹、羅大佑等搖滾明星,引得無數粉絲追捧,背後的操盤手正是風華秋實的創始人李輝。

作為一家成立超10年的音樂娛樂服務供應商,風華秋實主要授出音樂版權及音樂錄製業務,輔以演唱會主辦等。目前, 公司旗下有11名音樂藝人以及10名練習生,包括鹿晗、黑豹樂隊、董又霖、范丞丞等。

根據灼識諮詢報告,按照2021年中國授出音樂版權及錄製產生的收益計,風華秋實在400多家音樂唱片公司中排名第15位,市場份額約為0.6%;在總部位於中國的200家音樂唱片公司中,風華秋實排名第4位,市場份額約為1.5%。

財報顯示,2018年~2021年,風華秋實營收分別為1.004億元、5560.5萬元、7056.1萬元、8185.8萬元;凈利潤分別為1863萬元、1881.8萬元、4271.7萬元、3325.1萬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營收為4223.9萬元,凈利潤為83.3萬元。

除2018年公司業績主要依賴演唱會主辦及業務外,2019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授出音樂版權及錄製營收分別為5056萬元、6876萬元、7370萬元和4018萬元,營收占比均超九成,扛起了風華秋實的營收「大旗」。

相比之下,公司演唱會主辦及製作業務近年來則下滑明顯。2018年該業務營收為6073萬元,營收占比為60%; 到了2020年該業務營收為0元;2021年、2022年上半年,該業務營收分別為51萬元、71萬元,占比下滑至0.6%、1.7%。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2021年開始,風華秋實便開始謀求IPO,先後五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四次都落得「招股書失效」的境地。

「娛樂公司迫切尋求上市,一是資本退出變現的需要;二是企業發展需要有足夠的資金流動性,資本市場有利於公司募集更多資金,更好地應對風險。此外,從風華秋實業績表現來看,2021年業績有所下滑,如果未來長期下滑,將更不利於IPO。」艾媒諮詢CEO張毅10月14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採訪時坦言。

高度依賴鹿晗 「搖錢樹」正在失效?

鹿晗無疑是風華秋實的「搖錢樹」。

圖片來源:鹿晗工作室官方微博

作為頭部藝人,鹿晗的商業號召力不容小覷。數字專輯銷售數據網站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在國內數字專輯銷量排行榜中,鹿晗專輯總銷量排名第七,總銷售額為1.34億元,排在王一博之前。

圖片來源:數字專輯銷售數據網站截圖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8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來自鹿晗的收益分別為7090萬元、1420萬元、1500萬元、760萬元和1070萬元,占集團總收益的比例約為70.9%、25.5%、21.2%、9.3%及25.3%。

其中,2018年來自鹿晗的收入中,演唱會收入為5590.3萬元、音樂版權許可及錄製(包括實體專輯和數字專輯)收入1485.7萬元、藝人管理業務13.1萬元。

2018年之後,鹿晗為風華秋實貢獻的收入則主要來源於音樂版權許可及錄製。2022年上半年,來自鹿晗的音樂版權許可及錄製收入為1066.2萬元。

不過,和樂華娛樂一樣,風華秋實艱難的IPO之路背後,對鹿晗和頭部客戶過度依賴的風險不可避免地成為「硬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受疫情影響,風華秋實原定於2020年12月~2021年1月鹿晗的8場演唱會取消或改期,導致2020年公司演唱會業務收入為0元。 而在沒有鹿晗演唱會的這幾年,公司整體營收波動明顯。

除依賴明星藝人之外,風華秋實表示也高度依賴一名主要客戶。招股書指出,2018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來自客戶X(集團往績期間的最大客戶)產生的收益分別占總收益的約26.2%、78.6%、68.1%、38.1%及4.9%。

在張毅看來,風華秋實依賴單一明星、單一客戶,同時2021年也出現業績下滑情況,這對於公司未來業績發展而言,存在客觀的潛在風險和巨大的不確定性,尤其是藝人的不確定性,一旦出現負面,將對公司帶來致命打擊。

當資本不再相信流量,無論是認購期滿後暫停IPO的樂華娛樂,還是被稱為「周杰倫概念股」的巨星傳奇,依賴單一藝人的風險,正在讓它們的IPO之路正在變得愈發艱難。

記者|溫夢華編輯 |張海妮 孫志成 杜恆峰 校對丨王月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5da83fd41a1298a88cc51e02ce712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