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多處種植,廈門街頭現「網紅」花引市民打卡!專家:有毒!曾有人險喪命...

2023-03-08     小魚網

原標題:鼓浪嶼多處種植,廈門街頭現「網紅」花引市民打卡!專家:有毒!曾有人險喪命...

///

一剪走天下

非遺傳承人王守萍的剪紙人生

#子非魚·人物訪談

#三月·女性說

隨著氣溫升高

花兒開,鳥兒鳴

誒萌郎也是紛紛上街浪一浪

俗話說路邊的野花不要采哦

因為

它可能有毒、有毒、有毒……

01

廈門街頭現曼陀羅花

引市民駐足圍觀!

近日,有市民反映,思明區嘉禾路的一家運動生活館內種植了數株曼陀羅花。這些曼陀羅花因造型獨特,吸引了路人關注;還有路人把它誤認成是秋葵、絲瓜花。

形似黃喇叭的木本曼陀羅吸引路人駐足

3月5日,記者來到位於思明區嘉禾路的一家運動生活館,看到庭院內種了4株造型獨特的綠植,花朵形似黃色小喇叭

這些綠植高1米多,樹枝已越過柵欄,吸引了不少路人。記者注意到,短短几分鐘內,經過的路人都會駐足、拍照、觀賞,「看,『絲瓜花』!」一位路過的市民對同行的朋友說道,並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花朵。還有路人把這些綠植的果實誤認成秋葵

02

曾有夫妻雙雙中毒

鼓浪嶼多個地方種植!

記者諮詢相關植物專家了解到,曼陀羅分為草本曼陀羅和木本曼陀羅,該運動生活館內種植的「網紅」綠植是木本曼陀羅

這位植物專家告訴記者,木本曼陀羅開白色、粉紅色或橙黃色的花,呈下垂狀,具有一定觀賞性,而草本曼陀羅則開白色帶黃色的花,花冠挺立。草本曼陀羅的花和葉含有生物鹼,全株含有毒性,其中果實和葉子的毒性大;木本曼陀羅也具有毒性,但毒性大小仍存在爭議。在園林景觀配置中,木本曼陀羅是可以作為庭院或牆角屋隅的配置材料的。因此從謹慎角度仍需提醒市民在觀賞時也要謹慎觸摸,不要長時間聞它的氣味,更不要食用

配圖

據新華社報道,數年前成都一對夫婦就因誤食家裡種植的曼陀羅花而雙雙中毒,幸好及時就醫,兩人才躲過一劫。

「我們沒有設立警示牌,必要時我們店員會上前提醒。」該運動生活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幾株曼陀羅已經種植了很長一段時間。

記者發現,鼓浪嶼也有多個地方種植了曼陀羅,而且以曼陀羅花為吸睛點和打卡地的推薦帖很多,從達人發布的內容來看,一些商家會在咖啡店或者茶室種植曼陀羅

配圖

記者採訪過程中發現,線上有商家在售賣曼陀羅的種子或幼苗,但 不少商家沒有在詳情頁面註明曼陀羅具有一定的毒性。線上售賣的曼陀羅價格相對便宜,比如在一家網店,16.9元可以一次性買到200粒曼陀羅種子,不到20元就可以含盆買到一株25厘米的曼陀羅小苗。其中,有店家一個月售賣出3000多件曼陀羅。從售後評價的留言來看, 買家大多數是普通市民,購買曼陀羅用於觀賞性種植

或許很多人都認為

諸如「曼陀羅、斷腸草、

鶴頂紅、彼岸花」等名詞

只有在武俠小說中才會出現

殊不知

藝術大多來源於生活

那麼問題來了

曼陀羅花中毒該怎麼辦呢?

03

曼陀羅中毒症狀是什麼?

一旦中毒該怎麼辦?

曼陀羅花中毒為誤食曼陀羅花籽、果實、葉、花所致,其主要成分為山莨菪鹼、阿托品及東莨菪鹼等。上述成分具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阻斷M-膽鹼反應系統,對抗和麻痹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其實就是 神經性中毒

配圖

中毒表現一般食後0.5-2小時出現症狀,先為口咽發乾、吞咽困難、瞳孔散大,皮膚潮紅、發燒等。2-6小時可出現幻覺、躁動、抽搐、意識障礙等精神症狀。常於12—24小時出現昏睡、呼吸淺慢、血壓下降以至休克、昏迷和呼吸麻痹等危重症狀。

配圖

如果發現中毒後應立即到醫院救治,並且在到醫院之前,用手指、壓舌板或湯匙伸進患者口腔,按壓舌根部,刺激喉咽催吐。當嘔吐發生時,將病人的頭轉向一側,以防嘔吐物吸入氣管,發生窒息。 【註:催吐只適用於清醒者,昏迷病人禁止催吐。】

除了曼陀羅花

路邊和公園的很多綠植、果子

都不要輕易地去接觸

不僅會傷害花草

影響城市美觀

還有可能發生類似的中毒情況

花草雖美

可「遠觀」最好不要「褻玩」哦~

政務辦事: 居住證 社保 公積金 醫保 身份證 個稅 補貼

教育辦事: 幼兒園 小學 中學 高考 職業資格

交通出行: 地鐵 輪渡 四橋二隧 自駕 交通辦事

樓市房產: 保障房 廉租房 租房 土拍 政策

疫情防控: 疫情 核酸檢測 疫苗

民生服務: 便民 遊玩 勞動就業 養老 結婚 護照

生育辦事: 產假 津貼 生育保險

孕媽寵粉福利來啦~

即可免費領取價值888元的孕媽攝影照套餐一份

┃圖文編輯:安生

┃圖文來源:廈門晚報、三秦都市報、慶陽市人民醫院急救中心、網絡綜合

┃轉載授權請聯繫微信號:daydayxiaoyu

點擊查看廈門BRT、地鐵最新運行時刻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535aeeb3860e9ce2f96d9385c4e6b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