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個知識點,讓你更了解諾蘭的《奧本海默》

2023-08-30     巴塞電影

原標題:23個知識點,讓你更了解諾蘭的《奧本海默》

諾蘭出手,必是佳作。

在登陸中國院線前,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奧本海默》,已經在全球斬獲超7 億美元票房,爛番茄新鮮度也回升至94%。

而豆瓣開分,也高達8.6。

8月30日,這部被國內觀眾期待已久的「神作」將正式上映。看電影前,不妨先來了解下這些跟影片相關的「知識點」。

1、在《信條》之前,克里斯多福·諾蘭跟華納兄弟一直合作融洽,雙方曾製作過《盜夢空間》《星際穿越》和「蝙蝠俠三部曲」等經典佳作。

但2020年底,華納「將在HBO MAX流媒體平台與線下影院同步上映所有影片」的決定,不僅震驚了電影製作業,也讓諾蘭大為不滿,公開宣布下一部影片不再與華納合作。之後,他接受M.奈特·沙馬蘭的建議,轉而選擇環球影業。

而《奧本海默》,就是諾蘭轉投環球影業後的首部作品。

2、早在2002年時,諾蘭就曾想以霍華德·休斯為主角拍攝一部人物傳記,並曾向媒體透露這是他從業以來最好的劇本。但後來因為馬丁·斯科塞斯拍攝了《飛行家》,他便放棄了這個計劃。

如今這部《奧本海默》,便成為諾蘭執導的首部人物傳記電影。

3、《奧本海默》的故事靈感,來自《美國普羅米修斯:羅伯特·奧本海默的勝利與悲劇》。這部由凱·伯德和馬丁·J·舍溫合著的傳記,在諾蘭看來是同題材中最有深度、信息最全的一部。

用他的話說,就是「每一塊石頭都被掀開了」。

4、拍攝《奧本海默》時,諾蘭選用70毫米黑白膠片在IMAX攝影機上拍攝。能夠捕捉每幀18K畫面的IMAX攝影,確保了影片的超高質感。

影片成品的膠片長達1.77萬米,約17.6公里,重達240公斤左右(也有說是272公斤)。

5、《奧本海默》時長3小時零9秒,是諾蘭最長的一部影片。

6、《奧本海默》不僅是諾蘭首部傳記電影,也是他首次拍攝床戲。為了「展示他們的愛情超越了政治」,諾蘭安排基里安·墨菲飾演的奧本海默和佛羅倫斯·皮尤飾演的塔特洛克,上演了一段大尺度激情戲,兩人俱是全「果」。

7、這段戲中,塔特洛克曾拿起一部《薄伽梵歌》,讓奧本海默誦讀了其中一段,為此在印度遭到大面積反對。印度信息和廣播部部長馬胡爾卡致信納蘭,要求他刪除這段戲份。

8、因為「包含一些性、裸露場景和髒話」,《奧本海默》被定位R級。而諾蘭上一部R級電影,是2002年上映的《失眠症》。

這也是此前,不少人擔心影片無法引進的原因之一。

9、據媒體報道,在國內上映的《奧本海默》一刀未剪,時長跟海外市場相同,只對部分畫面做了技術處理。比如,給激情戲中的塔特洛克「穿」了條小黑裙。

10、《奧本海默》和《芭比》於今年7月在北美同日上映。不少人都選擇兩片連看,比如導演昆汀就被拍到先看了《奧本海默》,之後又走進了《芭比》的放映場。而「芭比海默」的流行文化現象也由此而生,網友製作的「梗」圖遍布網絡。

11、作為影迷眼中的「實拍狂魔」,諾蘭此次為拍攝《奧本海默》,在位於新墨西哥州的幽靈牧場搭建了洛斯阿拉莫斯鎮,而且是全方位、完整建造所有建築物,細節到完全讓演員沉浸其中。

12、片中很多拍攝場地都是實地取景,比如位於洛斯阿拉莫斯的奧本海默的真正住家。而在普林斯頓大學拍攝時,很多人看到湯姆·康迪飾演的愛因斯坦都嚇了一跳。

13、不僅是場景,連片中的原子彈爆炸也沒使用特效,而是採用實拍。為此,諾蘭的團隊用各種材料做了大規模爆炸試驗。他之所以堅持要實拍,是因為覺得「必須讓人真實感受噩夢般的可怕體驗」,而後期特效製作顯然達不到這種效果。

14、在不少影迷看來,諾蘭似乎有「核彈情節」。

當初他想要拍攝霍華德·休斯的故事,據說是因為霍華德·休斯研製的「雲杉鵝」H-4大力神飛機,險些擔當了原子彈運輸任務;《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中,蝙蝠俠最後要消除的危機就是一個小型核彈;《信條》中的反派薩塔爾一心尋找的算法中,就包括能釋放高能氦原子核的鈽元素。

在《奧本海默》中飾演劉易斯·施特勞斯的小伯羅特·唐尼,在採訪中便曾說諾蘭之前所有的作品都「算是這部電影的序幕」。

15、奧本海默和「曼哈頓」計劃,在《信條》中曾藉由印度女軍火商普利亞提的口出現。很多人覺得,這是諾蘭為《奧本海默》提前埋下的彩蛋。

16、飾演奧本海默的基里安·墨菲,過往參演過《盜夢空間》和《敦刻爾克》,還飾演過「蝙蝠俠三部曲」中的稻草人。這也是影迷調侃諾蘭電影「流水的主角,鐵打的墨菲」的主要原因。

這次,基里安·墨菲更是諾蘭第一個聯繫的演員。據諾蘭說,他在看到書籍封面上奧本海默的照片時,心裡便確定了合適的扮演者。

17、《奧本海默》的演員陣容,用豪華已不足以形容。

除了由基里安·墨菲、艾米麗·勃朗特、佛羅倫斯·皮尤和小羅伯特·唐尼組成的主角陣容外,馬特·達蒙、卡西·阿佛萊克、拉米·馬雷克、肯尼斯·布拉納、喬什·哈奈特、大衛·達斯馬齊連都會在片中出演重要角色。

這其中,不少藝人都是主動減薪。

18、小羅伯特·唐尼飾演的劉易斯·施特勞斯,片中是站在奧本海默對立面的「反派」。很多已經看過影片的觀眾,都認為他此次的表現非常出彩,很可能藉此角色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19、在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取景拍攝時,劇組請到許多位科學家做群眾演員。因為他們對奧本海默非常熟悉,即興表演的內容讓諾蘭都很驚訝。

20、《奧本海默》的攝影指導,是跟諾蘭合作過《星際穿越》《敦刻爾克》和《信條》的霍伊特·范·霍特瑪。這次的攝影風格與過往最大的不同,就是非常「簡單、樸素」,而且是「貼臉」拍攝,以便捕捉到演員面部的複雜層面。

21、《信條》的剪輯師詹妮弗·拉梅與諾蘭再度合作,承擔了《奧本海默》的剪輯製作。而同樣跟諾蘭合作過《信條》的路德維格·戈蘭松,此次又為《奧本海默》創作了「革命性的配樂」。

22、繼《信條》中的「紅藍」後,諾蘭在《奧本海默》中採用了黑白、彩色來展現不同視角。影片中的彩色部分屬於奧本海默,黑白部分則出自劉易斯·施特勞斯。

23、《奧本海默》的時間線很長,包括了奧本海默的學生時代、洛斯阿拉莫斯試驗場和1954年、1959年的兩場聽證會等。但「不想讓一個戲劇化的故事告訴觀眾怎麼思考」的諾蘭,採用了非線性敘事,以便讓觀眾可以得到自己的感悟。

之前《奧本海默》在北美上映時,被贊「每個方面都值得一談」,3個小時的時長因各環節出彩而轉瞬即逝。而影片對二戰時期人性的揭示,又「讓人驚嘆而害怕」。

如今影片已上映,是否真的如此,看了便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449ac4ebb38074a6edcb36d936d0a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