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罵心機,只因為她是女的?可她做錯了什麼?

2023-12-06     橘子娛樂

原標題:被罵心機,只因為她是女的?可她做錯了什麼?

唱著「木槿花開了」的巨型人偶

似曾相識的椪糖遊戲

彈珠遊戲

玻璃棧道

巨額獎金

以及456位為錢所困人士

什麼?

《魷魚遊戲》第二季開播忘記通知橘了?

定睛一看,原來是網飛打造的真人秀版《魷魚遊戲》。

追了9期。

有一說一,場景、規則、遊戲設定上,跟劇版差不多。

(我勒個豆,這下誰還分得清劇版和真人秀…)

不過因為做出了一些改動,看起來倒不乏味。

雖然沒有了原劇「遊戲失敗會喪命」的設定,

但在看到參賽選手們胸前的墨汁炸彈伴隨著槍聲炸開時,橘還是感受到了一絲絲震撼…

有劇版在前,玩家們以為自己對遊戲規則無比熟悉。

結果第二關椪糖遊戲就遭到了節目組的背叛。

與原版隨機選擇圖案,再用針去摳出來的設定不同。

真人秀把所有選手隨機分成了4隊。

排在每支隊伍首位的玩家需要進入遊戲房間,在2分鐘內商量好如何分配圖案。

圖案的難易程度:雨傘>五角星>三角形>圓形。

每個人都自然選擇避開最難的圖案,誰都不願意妥協。

由於排在首位的這四個人,沒有在2分鐘內統一想法。

時間一到,他們都被宣布淘汰。

到了下一個四人組,依然是一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模樣。

走進遊戲房間前,場外的玩家一遍遍朝他們強調:別選擇傘。

得知選擇過程會在場外公開,場內的四個人誰也不願意屈服。

不選擇雨傘圖案,不在2分鐘內意見統一就會死?

那就死吧。

對於這些玩家來說,選擇雨傘圖案與被淘汰無異。

這一輪的四個人,還是沒能統一意見。

誰都清楚,一旦選擇了雨傘,隊伍里的每個人淘汰的機率會更大。

而做出選擇的那個人,要承受遊戲難度的壓力和隊員的施壓。

新一輪的四個人再次面臨抉擇。

299號沒能搶過另外三人,提出如果其他隊伍能在遊戲過程幫助雨傘隊,他就願意去選雨傘。

旁邊的三個人聽完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起碼在選圖案環節,他們不用被淘汰。

299號玩家天真的以為能如他想像那般順利,結果這一輪的遊戲規則是:每支隊伍不允許互相幫助。

他傻眼了,只能被迫接受隊員的辱罵

和白眼

最後在遊戲進行的過程中,扛不住重壓應聲倒地。

換來的仍然是無盡的白眼和不被理解。

不單是他們,其他隊伍何嘗不是如此,既不想做出選擇,又希望自己是最幸運的那一位,於是把希望寄托在做出選擇的人身上。

得到幸運的結果,笑容滿面。

沒得到的,則口吐芬芳。

人性在此刻暴露無遺。

第三輪是節目組的又一次背叛。

玩家們篤定遊戲順序會跟原版一樣,這一輪是拔河。

組隊環節,拚命跟高大威猛的玩家湊成一對,瘦弱的則面臨排擠。

滿懷信心登場,結果等來的是新遊戲——戰艦棋。

遊戲規則很簡單,猜中對方的戰艦在哪裡後發射飛彈進行轟炸,率先擊沉兩艘戰艦的一方勝出。

由於跟預想的遊戲不同,讓一部分參賽者亂了陣腳。

有人開始互相指責

也有人因為擅長這個遊戲,玩得不亦樂乎

但在生存遊戲里,過早暴露能力,難免會被盯上,不見得是件好事。

節目還賦予了玩家們跟劇集中不同的能力。

比如隨機獲得淘汰1-3個人的資格。

有人趁機淘汰比自己強的能力者

把曾經有過節的人踹出局

(302選手因161選手拒絕自己送水果的方式很粗魯,投出了致命的一票。)

以及對自己威脅最大的

(這一環節中,179號跟330號把彼此視為眼中釘,都想淘汰對方。)

每個人都為了更靠近456萬美金,鉚足了勁想多淘汰幾個人,以此擴大獎池。

少一個人頭就多一萬美元,在這種情況下,人性壓根經不起考驗。

善良會被淘汰,自私會被責怪。

一路追下來,爭議主要圍繞在287號來自越南的女玩家麻衣身上。

在前期藏鋒守拙,把自己藏在人群中。

直到遊戲過半她才逐漸冒出頭來。

麻衣的身份是一名簽證審核員,8歲從越南來到美國,由於經歷過戰爭,練就了處變不驚的定力。

這一環節需要剩餘選手選出一位隊長,182號籃球教練自告奮勇,獲得了現場男玩家的支持,而後順利當選。

之前沒有太多接觸,在麻衣看來男教練太過於主導全局,她不想依附。

其他女玩家也意識到不能受男玩家擺布,商量好女性聯合後,才過來告知麻衣聯合結果。

在剩餘玩家中,男性占比較高,女玩家很可能被攻擊和敵對。

先保護好女玩家們,後續才會有勝算,麻衣也認為這種方式不錯。

但在這一關卡中,出現了意外。

遊戲規則是每個人要被選擇才能晉級,沒被選擇的自動淘汰。

籃球教練先選擇了麻衣,讓她獲得第一個晉級的機會,有點出乎她的意料。

剩餘沒被選擇的玩家中,有麻衣關係較好的男性朋友286號,一番猶豫過後,她把機會給了自己的朋友。

因為麻衣沒有遵循約定,其他女玩家感受到了背刺,開始不自覺地孤立麻衣。

286號玩家淘汰後,麻衣跟418號走得近一些。

後續猜禮物環節,規則是所有人需要戴上眼罩,禮盒隨機放在一位玩家面前,需要悄悄送出去。

如果被選中的玩家沒猜中送禮物的人,則被淘汰,反之淘汰送禮物的玩家。

第一個需要送出禮物的人是麻衣。

她從一開始就做好了孤身一人的準備。

既要淘汰一名玩家,又要保全自身。

她決定利用與418的友情,把禮物放在他桌前。

眼罩揭下後,418號走到麻衣面前,問是不是她送出的禮物。

麻衣在不慌不忙中,給出了不可能是自己的理由:他們是夥伴,她以後還想幫對方梳小辮子。

親手淘汰了這位信任她的男玩家。

靠著計謀和心理戰,麻衣挺進三強。

節目開播後,評分並不高

但隨處可見罵麻衣的帖子

指責她虛偽

但坦蕩表露出想贏的野心,橘倒覺得沒什麼好苛責的。

畢竟從一開始每個人都在強調:不能信任這裡的任何人。‍‍

說到底,這只是個不涉及生命危險的生存遊戲

這樣的評價,倒是讓橘幻視了《血之遊戲》第一季里的朴智敏。

她從一開始就深諳遊戲規則:這不是一個公平的遊戲。

在整個遊戲過程中,她能屈能伸,不受任何人的擺布。

想利用她當跳板結盟晉級?

朴姐反手就把人給票出去:淘汰去吧你!

男玩家率先結盟,試圖利用女玩家們的依附先生存下去,後續再把她們踹開。

他們來拉攏朴智敏時,用了「和他們的三個人一起吧」,這種輕蔑又自以為是的語氣激怒了她。

同時也擔心自己會成為被利用的工具。

於是開始著手計劃反水。

兩邊都耗著,看誰對自己威脅最大,就在投票夜把對方投出去,把握全局,幾乎把幾位男玩家玩弄於股掌之間。

事實證明,她的警覺性非常準確。

以鄭根宇為首的男玩家陣營早就看她不爽了,覺得她礙事。

因為足夠智慧,懂得拿捏人心。

男玩家們不願相信她,但又不得不與她同盟,即使被背叛也要跟在她身後。

這種充分尊重遊戲規則,利用感情與信任左右大盤的玩法,互相合作又互相背叛的一系列反轉,讓節目極具看點。

但也讓朴智敏陷入爭議。

有人看好她玩遊戲的特質:

「誰想領導我,我就要幹掉誰。」

「普信男不分國籍,真正的女王是智敏。」

也有人討厭她的兩面三刀

只會背叛

但朴智敏,只是把男玩家們試圖用在她身上的手段,反手甩回去了而已。

很過分嗎?

同樣的「背叛」,在《魔鬼的計謀》里換個人實施,就獲得了不一樣的評價。

在一個類似於狼人殺的遊戲里,市民需要找出其中的恐怖分子才能獲勝。

如果沒找到,市民則失敗。

每一輪遊戲結束後,當晚都會有兩名玩家在監獄裡住一晚。

市民們經過推理和驗證,迅速找出第一位恐怖分子,

本以為繼續推理,找出剩下的,市民就能獲勝。

男玩家金東載在這個時候現了真身,他瘋狂攪局,背叛市民陣營。

最終讓恐怖分子陣營取得勝利。

原因是他在遊戲開始前就選定了盟友,不管發生什麼都是一夥的。

市民因他陣營敗陣,但沒有人指責金東載的野心,反而有一點磕到。

生存競技類綜藝,如同人性觀察室。

裡面藏著明爭暗鬥、背叛偷襲、拉幫結派,利益面前,人性中所有的陰暗面幾乎袒露無遺。

但橘納悶的是,同樣有想贏的野心,手段並不光明,為人也不完全磊落。

男玩家的權謀是生存智慧、運籌帷幄,女玩家的做法就是心機重重。

同樣的規則下有著兩套不同的審判標準,這種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

《脫口秀大會》里,選手們調侃自己對象的話題屢見不鮮,待遇卻完全不同。

第四季節目裡的步驚雲,以一口陝西口音,詼諧生動地吐槽自己老公的衣品。

朋友聚會上,別人的家屬脫下外套,一看就是成功男士的模樣

到了自家這,成了一款居家實用男士

惹得現場一陣爆笑。

結果表演結束,領笑員楊瀾立馬一盆冷水澆下:

「我真的覺得不應該就那樣嘲笑老公的土…」

熟悉《脫口秀大會》的觀眾都知道,選手們可沒少拿另一半的生活方式做文章。

有吐槽女朋友分不清東南西北的

做完手術後被女朋友貼臉開大的

還有同一場表演里,楊蒙恩把和女朋友逛街,類比成在做情感測試。

形容女朋友說話的神情,如同一個200年前的美國奴隸主,好像在「奴化」他。

這番表演,不但沒有被指責不尊重女友,反而得到領笑員寶貴的拍燈。

「能這樣調侃,說明這個女朋友對他非常的好。」

按現場觀眾的反饋來說,同一主題,兩場表演好笑程度不相上下。

但領笑員從步驚雲身上看到的是刻薄,從楊蒙恩身上看到的卻是愛。

(咱也不知道這種區別是怎麼產生的…)

橘還發現,在很多場合中,男性與女性之間的確存在著兩套截然不同的評價標準。

同樣的行為,男性大機率會獲得肯定,而女性則面臨著各式各樣的審判。

比如同樣是有巨大年齡差的戀愛。

在男藝人身上是魅力加持,把戀人寵成了公主。

到女藝人這,就成了母子戀。

(啊這…戀愛自由原來是選擇性自由。)

放到電競領域這種區別對待就更明顯了。

男選手和女選手,從入場機會到訓練機會都寫滿了不公平。

一場比賽結束後,教練通常會帶領著幾位選手進行賽後復盤,分析局內出現的問題。

女選手甜甜珂提出疑惑,在教練看來是犟嘴、不服從,後續教練就會減少跟她的溝通。

這樣的做法,讓她頻繁被捲入「女選手不配打電競」的爭議。

但實際上,幾乎沒有選手不和教練頂嘴的。

(截自正面連接《電子競技不相信女性》)

榮譽滿身的選手子陽,也會在賽後復盤時跟教練SK起爭執。

(左邊黑色衣服為教練SK,最右邊白色衣服為子陽。)

由於他堅信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不太認同教練給出的建議。

兩個人有時候會因為復盤大打出手。

但得到的評價往往是有想法,敢於與教練碰撞想法,為團隊著想,

不太有人去批評他配不配打比賽。

教練也把這種爭執當成一件很平常的事,在事後拍拍子陽的背以示安慰。

這些「不一樣」早就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樣是計謀,有的是野心,有的是心機;

同樣是爭吵,有的是據理力爭,有的是強詞奪理。

即使放上相同的前提,在不同人、不同性別的差異下,依舊會延展成不同的解讀。

究根到底,還是「男人干大事,女生愛計較」的性別刻板印象導致的。

最後一句

可悲嗎?

但這是現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4348ed32cbdbecffacb3bd12006e8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