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幾百萬,票房好幾億,以小博大的《電鋸驚魂》有何魅力?

2023-10-26     閒人電影

原標題:成本幾百萬,票房好幾億,以小博大的《電鋸驚魂》有何魅力?

《電鋸驚魂》系列是溫子仁的成名作。

奇思妙想與以小博大是其立足的底氣,從而擁有一眾影迷,近20年,拍了10部依舊經久不衰。

《電鋸驚魂1》的每一步劇情走向都在玩弄觀眾,超出觀眾的預想之外。

結構層層反轉,環環相扣,草蛇灰線前後一一對應,雖然也有一些小bug,但無傷大雅。

因為最後五分鐘的精彩足以叫人驚掉下巴,完全忽視劇本的些許漏洞,深得希區柯克的懸疑手法真傳。

麥格芬到了溫子仁的手裡被玩出了花。

開頭是密室逃脫,中間是為友報仇,後邊是怨恨發瘋,最後是被迫無奈、欣賞瀕死、懲罰虛度,焦點在不斷變化。

血腥、人性、選擇、希望、絕望,看似是考驗,其實都是遊戲的一部分,甚至在片尾還能來一場思想的升華,讓前面的暴力和犯罪平穩落地,不負小而美的讚譽。

什麼時候該藏,哪個節點該露,哪一階段該驚,在溫子仁的調度下,節奏始終快速進行著。

讓觀眾沉浸在解謎、猜謎的場景當中,與角色玩遊戲的同時也跟觀眾在捉迷藏,打破了第四面牆的阻隔,觀眾成為了電影的一部分,即使沒有電鋸也能夠驚魂。

這種聰明又有格調的敘事方式,不僅僅可以讓觀眾中導演的詭計,掉進一個又一個陷阱,還能因連續的打破預期來渲染氣氛。

真相就在眼前,可我們都沒注意,直至揭曉,瞠目結舌,驚嘆於溫子仁和雷·沃納爾出色的編劇技巧。

在《電鋸驚魂》中,社會分析、心理分析、精神分析,統統沒有,肯定會削弱影片的可延展性。

但沒人在乎,因為溫子仁的直給太爽,太刺激了,他就是撒旦,把變態殺人狂的反人類行徑煲成一碗雞湯,觀眾大飽口福。

與《七宗罪》相比,《電鋸驚魂》不會有那麼多燒腦細胞的思考,看著一點都不累,看完後暢快淋漓但又欲罷不能。

比溫子仁那些故弄玄乎,半天整不到正題上的恐怖片強多了,溫神還是多務務正業,別搞監製騙錢的爛片了。

明槍易擋,暗箭難防,《電鋸驚魂1》是暗箭,可以靠著不知boss是誰增加懸疑性。

《電鋸驚魂2》是明槍,大家已經知道豎鋸是幕後黑手,那就意味著必須要做好過程才能跌宕起伏。

為了達到這一點,續作融入了無間道、大逃殺、局中局、騙中騙,密室中多了不少奇技淫巧來增加觀賞性。

甚至還在結果上再次反轉,把所有人玩弄於股掌之間,與前作的浴室緊密相連,形成一個較為完美的閉環。

其實,第二部從一開始就已經失敗了。

豎鋸往線人眼裡植入了一把鑰匙,線人醒來後竟然安然無恙,如此精細的手術讓人毫無察覺,有這樣的能力,豎鋸的癌症早痊癒了。

開場的立論站不住腳,後面的所有敘事自然不能讓人信服,但《電2》之所以叫好連連,是因為除卻這個插曲之外,其餘部分撲朔迷離,嚴絲合縫。

豎鋸告訴警探馬修的每一句話都是實話,但兒子身處危機之中,根本無心聽豎鋸囉嗦,這也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隨後的劇情就是馬修一步錯步步錯,錯在易怒的性格,沒有及時分辨出錄像,錯在故意造偽證,使兒子身陷囹圄。

僅有這種結構只能讓人覺得故事做的很精巧,並不會在電影上停留許久。

因此必須要加入提升緊迫感的視覺符號,在第一部中不怎麼被重視的時間適時出場,思考與不思考都在耗費生命,這個設定一成立,故事就好看了。

密室中的八個人,慢慢索命的毒氣,逐漸流逝的時間,都讓他們在情緒激動之下做出非常規的事情,突發性與利己欲帶來的窒息危機氣氛恰到好處。

何況,在大逃殺中,豎鋸還插入了他的第一個門徒阿曼達,以及馬修的秘密。

這兩個操作讓原本還有一線生機的密室逃脫遊戲變成了必死的死局,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內核由此天翻地覆。

豎鋸是叫人意識到生命的可貴,本質上還是想讓人活下來,儘管他的理由牽強,行為病態。

而阿曼達是致人於死地,看似有希望,實則是絕望,這也直接影響了後面的電鋸驚魂系列的故事發展。

《電鋸驚魂3》延續了第二部的路數,將反轉不斷這一經典元素保留了下來。

阿曼達以為她布下了死局,其實是豎鋸對她的考驗,阿曼達覺得殺了女醫生蓮恩就能消除情敵,殊不知闖關者傑夫正是她的丈夫。

傑夫假意原諒豎鋸讓他在人性糾結中徘徊,致使妻子受重傷的設計,卻拿起電鋸(終於出現了電鋸,與片名相符了)殺了他,從而觸發機關,妻子被炸身亡。

文本的每一環都相聯著各個環節。

柳暗花明不是又一村,峰迴路轉也沒有出現轉機,當心有殺人的念頭時,死才是破局的唯一辦法。

這個系列拍到第三部還未讓人厭倦,可見每一部都有獨到之處,第三部與前兩部相比,多了嵌套結構,看起來更為複雜,但好看不失。

同時,《電3》也解釋了《電1》遺留的許多問題。

如豎鋸是怎麼保持一動不動地躺在浴室地板上好幾個小時,又是如何控制開關電另外兩個人的?

原來是豎鋸起先給自己注射了藥劑,門徒阿曼達在旁幫助,負責監控其他兩人的一舉一動,並隨機應變。

當然,也必不可少的留下了下一部的線索。

傑夫的女兒能不能被救,豎鋸的前傳是怎樣的,第一部中逃出去的勞倫斯醫生在哪裡,第二部中的馬修警探還活著嗎?

這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令《電鋸驚魂》系列短時間內不會有審美疲勞的觀感,反而使人更加期待續集的推出。

畢竟這可是以小博大的典範,總能整出點新花樣為觀眾樂道。

要智商有智商,要血腥有血腥,除了正面人物一如既往的弱與消失之外,再沒什麼大毛病,怪不得能長盛不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4130e9ef83f892cd015576b5397fd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