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的結果讓我遇到「對的人」

2022-05-24     故事會

原標題:錯的結果讓我遇到「對的人」

上海的一個小鎮這樣抗疫

新場抗疫先鋒榜(9)

「中隊長」、小組長、「紅馬甲」……一次疫情,劉孝東多次轉換身份,也是極其特別的體驗了。

劉孝東,28歲,共青團員,上海新場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市場部項目主管,新場鎮第17小組疫情防控突擊隊隊員。自4月1日來在石筍居民區參加抗疫服務。以下內容摘自其工作日誌。

無意中摁響「警報器」

3月份我就和公司同事一起加入鎮疫情防控突擊隊,支援村居抗疫。最初我的崗位在仁義村和坦直村。一個烏龍事件,讓我因為錯的結果遇到了「對的人」。

突擊隊成員是提前接受抗原自測培訓的,3月26日那天我居然稀里糊塗當上「中隊長」,立刻上報並等待核酸檢測,我所住的安廣苑一期小區提前進入封控。

雖然核酸檢測結果很快澄清了之前抗原「假陽」,但此時浦東已全域封控石筍居民區徐立力書記建議我留在小區參與抗疫服務。

小區因歷史遺留問題沒有像樣的物業管理,片區組長是位退休阿姨,讓我留下,在當時看是必要的。

4月1日,徐書記趕到小區與3名「雙報到」黨員和熱心志願者楊薇薇大姐匯合,面對面建群。我聞令即動,成為最初的團隊成員。

後來才知道,除了我熟悉的浦開集團新場古鎮公司繆帆總經理,另2名黨員分別來自市區機關事業單位,他們都是各自單位黨支部書記,我居然有幸成為「重量級」團隊一員。

當上醫療保障組的小組長

4月2日,第一批隊員到齊,16人;15日,第二批增募隊員到位。

16日,接到鎮黨委批覆同意後志願者服務隊臨時黨支部舉行宣誓儀式,作為共青團員的我和90後年輕黨員小徐姐姐手執黨旗,見證12名黨員集體宣誓。

那一刻,心裡無比激動。

團隊內部分工不斷細化,我的崗位雷打不動,負責醫療保障,每天與居委會對接,為小區居民取藥配藥。剛開始拿到手的配藥需求信息常常缺這少那,幾乎都得一一電話追問補齊全。

我乾脆梳理出居民必須提供的核心信息清單,像模像樣線上線下「培訓」各組聯絡員,減少了反覆核實的時間消耗。

小區老人多,用藥需求多,多的時候每天有十幾戶需配藥。每天上午收齊信息,中午送到居委會登記統一配藥,再取回已配藥物,回來立即帶小薛小夏2名比我年齡小的姑娘上門發放。

需到二、三級醫院配的藥,情況就複雜了,有的老年人往往面臨斷藥才想到配,我就一家家找零售藥房打聽,團隊分管醫療保障的區衛校方書記托單位同事想辦法,各片組小夥伴們在小群請求居民借出家裡備用的相同藥物救急,總算每次有驚無險。

針對網際網路醫院配藥等新情況,我及時對接居委會理順送藥上門流程,讓小區居民知道有醫療需求就找志願者幫助落實。

紅馬夾的「特權」

由於我是團隊對接居委會的聯絡人,穿著「紅馬夾」可以進出小區。

於是,派發物資到居委了,由我帶著小區愛心車主嚴正華師傅和物資組男隊員過去接。居民家中有人住院手術康復要接回,家裡老人去世要外出辦理死亡證,等等,五花八門的剛性需求經常突如其來,一個個對接居民,一趟趟跑居委會代辦通行證明。

隨著復工復產進入準備期,到居委會開具通行證明的需求上升,為減少居民外出,我把居委會開具通行證明的最新要求弄清楚,把這些活統統攬下來。

凡是有到居委會辦理的服務事項,大家習慣找「孝東弟弟」。這樣暖心的稱呼,讓我這個新上海人感到別樣親情。

團隊採取分片聯絡與分組保障相結合方式安排每個人工作,我和退休老黨員徐行龍老師搭檔承擔多層區4個樓棟、20餘戶實住家庭的聯絡服務,核酸採樣、抗原發放回收、生活物資分發,都要及時組織好。

小區門口值班、快遞點消毒值守,每樣工作也都按照排片到崗到位參加。

不等120救護車?

書記力挽狂瀾為生命護航

29日下午,剛回小區上門分發好居民配的藥品,接到團隊楊薇薇大姐電話,說別墅區某戶一退休居民突發「胃疼」需前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

一看時間發現門診下班在即,和楊大姐合計,趕緊聯繫附近某藥店李藥師,通過電話問診給病人開了些藥品,其家人也考慮先看服藥效果,第二天上午再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

不到20分鐘藥品送達,我和楊大姐即刻送上門。楊大姐又找團隊唐書記商量,萬一服後不見效咋辦,現填危重疾病就醫表肯定來不及,要作好聯繫120準備。

唐書記提出,很可能120急救車需排隊,同步摸清自行急診流程。

在等待該居民服藥效果的同時,我和楊大姐一刻沒停為其準備就醫裝備:N95口罩、面屏、抗原等(因小區屬防範區,上次核酸採樣已逾48小時)。

半小時過去,病人疼痛未緩解,身體開始冒虛汗,其家人接受楊大姐建議,馬上撥打120。就在祈盼救護車早點來時,卻得知排在前面的預約號已有500多個。

別無選擇了!

我們立刻聯繫石筍居民區徐書記,他一聽急了,「特事特辦!我們馬上寫情況說明,開具通行證,劉孝東立刻來取,請病人家屬拿到通行證就動身!」徐書記的快速反應給我上了生動一課:啥叫「擔當」。

到了居委會才知道,他不僅為病人準備了去曙光醫院東院和浦東人民醫院兩套方案的通行證明,還考慮病人就診回來很可能已是翌日凌晨,有效時間填為2天。每個環節無縫銜接,終於使病人當晚及時就醫。

第二天清晨,病人因急性闌尾炎在曙光醫院東院順利手術。整個團隊都感慨,為居民提供緊急醫療服務須保持高度敏感,這次「考核」合格了。

在疫情防控這場大戰大考中我不斷成長,幾天前我鄭重向臨時黨支部遞交入黨申請書,隨時接受組織考驗,渴望早日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做好個人防護

疫情終會結束

加油上海

來源:浦東新區新場鎮疫情防控下沉幹部臨時黨委工作動態 (編者:唐瓊 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33ec22a91e1f9bc13a3e13aa48da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