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67個!北京這個新變化,您感受到了嗎?

2024-01-14     北京交通廣播

原標題:+10667個!北京這個新變化,您感受到了嗎?

導 讀

作為重要的民生實事任務,2023年北京累計新增有償錯時共享停車場196處,共享車位10667個,超額完成年度任務。作為緩解停車難的重要措施,2023年,全市各區持續進行管理創新,從商超寫字樓到企事業單位大院,越來越多的停車資源向居民敞開大門,有效改善了區域靜態交通秩序。

目前,本市有償錯時共享停車推廣情況如何?

開發更多共享停車資源面臨哪些難點?

如何建立供需雙方的「責任義務」思維?

一起來聽北京交通廣播記者黃河的報道。

小南莊社區:挖掘資源、創新思路

小南莊社區位於海淀萬柳地區,小區建於1973年,屬於典型的老舊居住區,原始配建車位數量嚴重不足。隨著買車的居民越來越多,本就不多的停車位更加成為稀缺資源。截至去年,小區實際有車輛900多輛,但車位僅有400多個,矛盾越來越突出。

「每次居民過來到社區裡面進行登記,我們都覺得很無助,人家需要車位,但是我們都滿足不了這些需求。」海淀街道小南莊社區黨委書記柳春英無奈的說,特別是對於小區裡面的停車秩序,可能早上上班7點多鐘的時候,好多車都出不去,鄰里之間的矛盾也非常多,也影響大家的出行安全。

小南莊社區白天停車現狀/記者拍攝

小南莊甲26號院停車現狀/記者拍攝

面對實際困難,社區想方設法挖掘周邊可用的停車資源,在與小區一牆之隔的金洲大廈院內,協調部分車位供居民有償錯時共享使用。這處車場共有車位35個,管理單位拿出其中的23個為居民服務。對小南莊社區的居民來說,共享車位開放後,「搶車位」的焦慮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緩解。

一位居民說,由於社區本身就是老舊社區,沒有那麼多停車位。實在沒有車位了,就只能疊在一起停,一早還得趕快給開走。現在這個共享車位就在小區旁邊,方便了好多,200米就回家了。一個月300塊錢,非常合理了。

另一位居民也表示,過去基本上就是下了班以後在小區裡面一直轉,看哪有縫能插進去,而且停車位特別窄。現在有共享停車位了,每天下班就直接停到這兒來,走個幾十步就能走到家了。

金洲大廈院內的錯時共享停車場 /記者拍攝

金洲大廈錯時共享車位使用情況/記者拍攝

面對居民不斷增加的停車需求和有限的共享車位資源,海淀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副科長張雪晨介紹,停車申請人除了滿足常規「五證合一」(房本、戶口本、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的要求外,街道還把參加社區公益活動與錯時停車資格掛鉤,有效避免了爭議和矛盾。

張雪晨說,因為停車缺口比較大,所以還會根據居民在這入住的年限,還有參與社區公共服務的時長,比如說垃圾分類桶站值守,包括最近的掃雪鏟冰,參與這些活動多了,大家也都能看的到,來做一個綜合的考量,然後在小區內公示,相當於就是一種採用排號的形式

小南莊社區居民商討停車管理措施/海淀區提供

社區工作者向居民講解停車政策/海淀區提供

清河街道:政府部門敞開大門

海淀區清河街道停車缺口接近8000個,利用錯時共享緩解停車矛盾勢在必行。管理部門在挖掘共享車位資源時,面臨著車場管理者和停車人雙方的顧慮。清河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文思君表示,與其原地猶豫、不如以身作則,辦事處率先向周邊居民開放了自己院內的立體停車設施。

文思君介紹,從居民方的角度出發,共享的這種停車,如果我來了停不進去怎麼辦?從單位的角度出發,很多單位也怕居民如果不走怎麼辦?種種這些問題就困擾著共享這個事情一直未能成行。如果街道自己先把共享停車的模式走通,我們讓群眾知道怎麼申請、怎麼付費、怎麼使用,然後讓單位知道共享之後也會產生一些收益,怎樣便於管理,這樣的話大家可能就能消除心中的顧慮,大家看到清河街道做成了,那麼自己也就更有信心做成了。

清河街道辦事處院內的共享車位/清河街道提供

清河街道辦事處院內的共享車位/清河街道提供

清河街道清上園社區居民王雅懷說,過去稍微回家晚點就沒地方停車。街道辦事處距離小區不到300米,能把車錯時停在政府大院,既方便又放心。

「原來停車那太難了,都是滿滿當當的。晚上七八點鐘回來以後根本就沒車位,就只能在這個小區一直繞。」王雅懷說,搞了共享車位,解決了燃眉之急,心裡踏實了,晚上到點就停到位了,不擔心了。你看這是政府大院,這也是一級政府啊,他們服務特別好。

清上園社區/記者拍攝

清上園社區停車現狀/清河街道提供

為避免錯時停車因居民超時沒有駛離影響街道辦事處日常停車周轉,海淀區引入專業第三方機構,採用更加精細化的管理手段,北京智享出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齊曉北介紹,第一是在事前做到一個提醒到位;第二個是管理上更加精細一點,通過合同進行約束。如果居民有兩次沒有按照我們的約定停車,將取消共享停車的資格。再一個就是服務的巡場員要及時提醒,發簡訊或者電話等等方式,保證咱們上班族能夠停的進來。

清上園社區停車現狀/清河街道提供

社區工作人員討論錯時共享停車方案/清河街道提供

作為政府機關,清河街道面向居民實施錯時共享停車2個多月以來,效果良好,初步取得了共贏的局面。

清河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文思君表示,清河街道院內一共有77個車位,第一批從登記上拿出來了20個車位用來做共享。從目前來看,居民非常守秩序,運行了兩個多月以來沒有發生一起因為停車產生的幹部和群眾之間的糾紛。目前是按照每個月150塊錢,這個錢全額進入了區財政,這樣群眾也都比較放心。

清河街道辦事處院內的共享車位/清河街道提供

清上園社區外圍道路上設置了禁停標誌/記者拍攝 共治共享,探索停車治理新路徑

以海淀區為例,2023年,依託新措施、新政策,全區共挖掘52處有償錯時共享停車場,共計2579個共享車位,有效緩解了居住區夜間停車難問題。

海淀區交通委靜態交通科副科長屈芫汀說,以往協調共享停車主要的發力點是在寫字樓、商超這些場所。2023年,我們倡導有條件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將單位內部的停車場向周邊居民錯時開放,這也是全新的一個嘗試。「第一批先選取了一個區屬國企、一個街道和一個委辦局作為首批試點單位,總結一套可推廣、可複製的工作模式。」屈芫汀告訴記者。

萬柳新貴大廈共享停車場/記者拍攝

萬柳新貴大廈共享停車場/記者拍攝

數據顯示,全市公共建築、商業樓宇、機關大院等場所的停車資源,夜間空置率超過了60%。一邊是日益增長的居住停車需求,一邊是許多單位不願向居民開放閒置資源,錯時共享停車推廣面臨很多挑戰。

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靜態交通所所長王婕分析認為,對於大型公建、機關大院等等停車管理上進行錯時的話,會出現比以前更多的責任,因為它的停車時間和方式就多了一種,還給他的一些設施帶來安全上的隱患,比如像磨損率、被碰撞的機率就會提高,可能就需要去額外的付出維修成本。另外,還會加派更多的管理人員來提供夜間一系列的看管服務,又增加了人員的成本。

夜間空置的商業地下停車場/來自網絡

夜間空置的商業地下停車場/來自網絡

經營性停車業務是市場行為,錯時停車作為新興業態,每一步都要摸著石頭過河。要想發揮最大效能,關鍵在於能否完善配套機制。2018年5月1號實施的《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中明確規定,本市推進單位或者個人開展停車泊位有償錯時共享。停車設施管理單位應當予以支持和配合,並提供便利。

「停車場或者停車泊位能不能拿出來共享,取決於所有者是不是有這個意願。我們不要寄希望錯時停車是免費的,只有這種費用才能夠更好的激勵停車場所有者拿出來共享。」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運輸中心主任程世東建議,停車場經營者顧慮最大的就是到時間我來了,你按時要開走。那如果出現沒有開走的情況,我們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給沒有開走的人一定的懲罰,包括經濟上的懲罰。

海淀區小南莊甲26號院停車現狀/記者拍攝

海淀區小南莊社區停車現狀/記者拍攝

政府部門一方面要推出更多錯時共享停車的鼓勵性政策,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個大數據平台,實現車位供需雙方信息對稱。

停車行業專家、北京靜態交通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穆屹表示,用好這個平台將對開發更多共享停車資源起到關鍵作用。「從運營企業來講,需要把車位的情況準確的、及時的向平台進行發布;從用戶、也就是駕駛員角度來講,應該想方設法捕捉到、獲取車位信息。另外作為這個平台來講,還得具備相關的比如說支付、提醒、線上網簽等等相關功能。」穆屹強調,這個平台也一定不是孤立的,它一定要跟比如說車輛導航等等信息進行打通,才能使得這個平台的生命力更強。

北京停車服務小程序實現停車場查詢功能/小程序截圖

2024年,北京交通部門將繼續加快推進有償錯時共享停車在更多居住區落地,同時加強頂層設計,明確車位供需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市交通委靜態交通管理處四級調研員王燕燕說,目前全市已經有接近6萬個錯時共享停車泊位在2024年,要繼續推進停車設施有償錯時共享工作,提高既有停車設施的利用率。近期將會同市場監管局,研究制定共享車位租賃合同的範本,可以明確停車人和停車場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明確停放的時間,包括收費標準,也包括違約責任,進一步規範錯時共享,規避一些管理責任。

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中的有關規定 /來自網絡

海淀小南莊社區夜間停車情況/記者拍攝

對於北京這樣的超大型城市,共治共享是破解停車問題的重要思路。把雙贏的好事辦好,需要各方充分發揮智慧。只有各方社會責任被充分喚醒,市場法則有效運行,才能真正緩解現實的痛點和難點。

萬柳新貴大廈共享停車場/北京日報鄧偉攝

您家附近停車難問題有所緩解嗎?

轉發!大夥一起聊聊

內容來源:北京交通廣播記者黃河、孫媛,主編程艷

編輯:北城

值班主編:車水

監製:趙鵬

點個

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32ce08107002bcca82d8d5cc24bad97.html











1.17億人次!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