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旅遊:從反超疫前到暫退國慶,「麻繩專挑細處斷」

2022-09-29     品橙旅遊

原標題:雲南旅遊:從反超疫前到暫退國慶,「麻繩專挑細處斷」

【品橙旅遊】「疫情反覆」與「政策扶持」,在一正一負的終極拉扯下,多省份的旅遊企業正持續在半冷半熱的市場現狀下艱難求生。

與半月前的上海情況類似,如今的雲南昆明正處在這個極為焦慮的時期,9月26日,雲南新增9例確診病例,9月27日,雲南新增本土確診病例4例,9月28日,雲南再增本土確診病例6例。

而不久前,雲南剛剛公布一系列扶持政策,7月接待旅遊人次也已經恢復到2019年的138.6%,當好不容易旅遊快速恢復的雲南再度爆發新增病例,這個國慶,雲南可能要被迫缺席。

疫情再起,昆明折戟

暑期剛剛過去,進入9月,雲南疫情波動較為明顯,每隔一兩天,就會新增一到兩名本土確診,最近兩天,雲南的疫情又有上升態勢,其中以昆明新增病例數量最多。

9月25日、26日,昆明共新增10例確診病例和9例無症狀感染者,之後昆明高、中風險區涉及14.6萬人;封閉管理高校涉及12.8萬人;賦黃碼7萬餘人。

同時涉疫地區的景區也開始暫停經營,9月25日,「昆明旅遊索道」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西山景區(含貓貓箐社區),蘇家村社區實行靜態管理,索道暫時停止營運。

昆明安寧市暫停開放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等各類公共文體活動場所;進入酒店賓館、餐飲單位、景點景區等各類場所要求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建議民眾非必要不離安,出行需持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

攝圖網

昆明的迅速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控制疫情擴散,如暫未被疫情影響的昆明周邊某些地區,旅遊活動依然在正常開展,但昆明旅遊卻基本陷入停擺。

近期雲南全省確診病例以個位數新增,雖新增病例總量較少,但本輪疫情傳播源頭未查清,疫情存在很高擴散風險,因此以昆明當地旅遊企業的心態依然較為悲觀。

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明國旅」)總經理黃敬表示,目前他所在的昆明國旅正積極處理遊客的退訂訂單,僅在疫情發生的同一天,就已經退了近30%的訂單。

「因為昆明的學生居家沒上課,加上疫情傳播鏈不清晰,傳播了一些緊張情緒,所以遊客對出遊的顧慮變大。從本周一開始當地逐漸知道消息之後,就陸續有退訂的訂單,現在是一個開始,預計接下來的周三周四可能會迎來訂單退訂的高潮。」黃敬說。

儘管現狀如此,但一個月之前的雲南旅遊還是一片繁榮。

繁榮不再,企業難自保

若要嚴格算起來,從7月起至現在,雲南疫情就呈間斷上升態勢,但因當地疫情防控較為嚴格,加上7、8月正值暑期,雲南旅遊市場回暖速度較快。

攝圖網

黃敬表示,今年暑期,昆明國旅的經營水平幾乎可以與疫情前暑期的經營水平持平,市場整體恢復速度飛快。

受此鼓舞,昆明當地旅行社都摩拳擦掌等著迎接即將到來的國慶假期,而疫情的突然出現卻阻斷了這一切。

以昆明國旅為例,若本次疫情影響持續到國慶,旅行社前期準備的所有路線將基本無用武之地,為減少後續損失,旅行社已經在著手與酒店和航司商議退訂事宜。而要論及國慶假期期間的營收損失,保守預計,損失可能在300-400萬左右。

「今年整體旅遊市場恢復勁頭強勁,但以海南、西藏為代表的多地疫情突發讓多地遊客選擇不再跨省出遊,因此昆明今年的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差了不少。加上10、11月本就是雲南旅遊旺季,這次疫情出現後,預計要等較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到7、8月的水平。」黃敬說。

除明確的資金損失外,遊客的出遊信心也在一次次打擊中消失殆盡,而這也是黃敬最擔心的問題。

某平台上,有外省遊客表示,在8月底提前購買了飛往雲南建水的機票,在考慮國慶還要不要去玩。

相關回覆中,當地居民則表示,目前以雲南昆明為首的當地疫情還在發展中,情況不能保證,若機票在昆明中轉,則很有可能落地之後就要隔離,因此不建議外省遊客近期到雲南出遊。

暑期期間,雲南旅遊的外省遊客占比在95%以上,當外省遊客不再青睞雲南,當地的旅遊市場正處於冷靜期。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副教授張金山博士表示,旅遊業遭遇「黑天鵝」事件,如果持續時間短,主要體現在對旅遊企業的現金流和當期利潤構成衝擊。但疫情已經持續近3年,已給旅遊供給側構成長期性的損害。

而這種情況下,除了政府扶持之外,旅遊企業也要在疫情持續波動的當下另闢蹊徑。

政策扶持VS疫情反覆

面對新冠疫情的反覆,政府的扶持是旅遊企業能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之一。

攝圖網

據悉,今年以來,雲南相繼出台13條旅遊業紓困幫扶措施、20條恢復發展措施,持續釋放政策紅利。

黃敬表示,昆明國旅在今年7月曾收到政府補助的80萬元現金補貼,雖然並不能徹底幫助旅行社擺脫資金鍊困擾,但80萬的現金流也無異於雪中送炭,帶領企業渡過了最大難關。

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雲南共為涉旅行業減稅降費15億元,100%退還旅行社質量保證金2.4億元,發放促旅消費券1.55億元;補助文旅企業新增流動資金貸款貼息2896萬元,獎補100家旅行社、20家旅遊演藝企業紓困穩崗資金5550萬元,指導並支持71家A級景區減免優惠門票,爭取到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2.44億元。

受政策帶動,今年1月至8月,雲南省共接待海內外遊客5.34億人次,實現旅遊業總收入606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5.1%和16.6%,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97.1%和81.4%。特別是7月至8月,雲南成為暑期旅遊熱門地,7月接待旅遊人次恢復到2019年的138.6%。

從一騎絕塵到戛然而止,以雲南旅遊市場為代表,旅遊目的地又該如何面對疫情反覆帶來的市場變化?

對此,張金山表示,旅遊企業想要在當下環境中堅持下去,就一定要堅定行業長期向好的信心,疫情終將過去,被壓抑的龐大旅遊需求必然會快速尋求釋放。

其次,就是需要認識到今年的國慶「黃金周」旅遊市場將以同城休閒市場為主體,城市郊區景區、住宿、餐飲、娛樂等接待單位將迎來出行的小高峰。

第三,企業要緊密捕捉同市區的周邊游市場機會,積極介入露營旅遊市場,景區等遊覽空間可以考慮提供能夠供開展自駕車露營、帳篷露營的場地。

「近期多地疫情出現反覆,給旅遊業帶來了很大經營困難,跨省游受到很大限制,當省外遊客不願意出遊,本地企業就要特別關注他們在地休閒娛樂需求的釋放。出於對安全的考慮,人們更願意去人少景好的地方,所以戶外休閒遊可能迎來一波新的利好,包括露營、郊遊等等,相關旅遊企業要積極完善配套基礎設施,滿足人們親近自然的需求。」南開大學旅遊與服務學院院長徐虹教授說。

最後,企業要做好日常經營管理,特別是成本的管控,避免不必要的人工、設備購置等方面的開支。

國慶是旅遊發展的「黃金周」,但由於疫情依舊多點散發、疫情防控舉措甚至有所收緊等因素的相互交織,旅遊企業的生存空間只會更加擁擠,除了暫避鋒芒退市之外,作為市場中堅力量生存的旅遊企業仍要把握好市場風向,爭取疫情平穩後,儘快從陰霾下走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316a2e1341e26aca7044d691973e7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