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厄爾尼諾事件已形成 最暖年紀錄或再被打破

2023-11-12     南京日報

原標題: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厄爾尼諾事件已形成 最暖年紀錄或再被打破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一次中等強度厄爾尼諾事件已經形成,並將持續到明年春季。受其影響,併疊加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2023年全球平均氣溫或將打破2016年最暖年紀錄。

那麼厄爾尼諾對我國的影響如何?國家氣候中心11日權威發布:預計今冬到明春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但階段性冷空氣活躍,南方地區降水偏多,復合型氣象災害風險加大。

厄爾尼諾事件在熱帶太平洋地區主要通過加熱大氣,使得全球溫度升高。研究顯示,赤道東太平洋海溫區每升高1℃,將會使全球年平均溫度上升0.12℃。隨著2023年5月以來的逐月最暖紀錄的出現,較有可能打破2016年最暖年這一紀錄,2023年或將成為1850年以來最暖的年份。

厄爾尼諾使我國南方降水偏多,北方偏暖。20世紀90年代以來,從厄爾尼諾發展年夏季到次年夏季,全國降水偏多區域大多從江南北擴至淮河一帶,其中冬季降水異常偏多最明顯。厄爾尼諾對當年冬季及次年夏季的影響均強於當年夏季和當年秋季,如1998年汛期我國出現「暴力梅」,長江流域持續性特大暴雨引發流域性洪水。在厄爾尼諾發生的冬季,我國淮河、長江、珠江流域的降水異常偏多,我國東北地區的氣溫異常偏高,即南方冬季多雨、北方暖冬。

國家氣候中心已於今年11月初發布了今冬明春我國氣候趨勢,綜合厄爾尼諾事件和氣候系統其他因素的影響,預計冬季北方和青藏高原地區可能發生低溫雪災,供暖用能需求可能高於歷史同期,並出現階段性用能峰值。

冬季南方地區可能發生階段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華中南部、華東南部、華南北部和西南地區東南部可能出現階段性低溫和雨雪冰凍天氣,階段性強降溫造成農作物凍害的風險較高。但出現類似2008年1月上旬末至2月初的南方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可能性較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于丹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2ca4417d4bd0d37a797aa02579bc9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