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造「軍艦」了!

2022-03-21     豪哥說車

原標題:比亞迪造「軍艦」了!

如果你眼中的比亞迪是高性價比的DM-i,是高性能的DM-P,擁有傲人的三電技術?

那現在,這些印象真得換換了,因為比亞迪3月17號發布的這款新產品,表明了比亞迪已經正式對海洋領域發起了「進攻」。它不造船,但造「軍艦」!

我不是一個軍迷,對於常常出現在電視上的什麼巡洋艦、驅逐艦、登陸艦、指揮艦,小時候的印象只有又大又猛。

比如由我國自主研發的055型驅逐艦已經能吊打老美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而比亞迪的新產品和055型驅逐艦僅有億點點不同——去掉了一個「5」,將名稱和型號完美對調,全稱「驅逐艦05」。

不賣關子了,雖然名字很威武,但其實這款車給人的衝擊感並沒有像名字那樣強,因為簡單說它就是秦PLUS的姊妹車型。

你看,比亞迪也開始玩雙車戰略了,這是做大做強的表現!

為什麼要玩「雙車戰略」?對於廠家而言,斥巨資研發的平台和技術要實現利益最大化,怎麼實現?當然不能明目張胆,首先要在設計上做一點點改變表明態度,其次在配置上來點差異表明誠意,最後在價格上做點差異來點營銷,一對「姊妹花」這不就打造出來了?

大眾、本田、豐田將這一套玩的多溜,從中也獲益不少,對消費者來說其實也是好事,花差不多的錢選擇更多了也挺好的。所謂的「雙車戰略」概括起來就是:多生孩子好辦事總有一款適合你

不同於合資品牌有早年間南北分家的布局,像一汽-大眾、上汽大眾;東本、廣本;一豐、廣豐,它們大都一個在北一個居南,是兩個獨立的體系,表面是姊妹車型的南北之爭,實際上進一步占據細分市場後,實現了與母公司三贏的結果。

但比亞迪就不一樣了,南北都是自己的地盤,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背景就交待這麼多,我們來具體看看這款車。

驅逐艦05的外觀尺寸和秦PLUS非常相似,最重要的是動力系統換上了大家喜聞樂見的DM-i,也分為55KM和120KM兩個版本,秦PLUS DM-i只有4種配置,但這車提供5種配置選擇面更廣,至於後期會不會推出EV車型?我個人預測可能性很大,因為必須物盡其用。

3月17日晚,驅逐艦05的正式售價已經公布了:11.98-15.58萬元,對比秦PLUS DM-i的售價區間11.18-15.18萬元,是不是價格差異就出來了?

簡單對了下配置表,因為中國品牌配置一向給的足,所以這兩款車配置差異體現得就不是很明顯。只是售價均為13.58萬元的兩款車,秦PLUS主打120KM的純電續航,驅逐艦05主打配置,而且秦PLUS的這款車有對外放電功能,驅逐艦05則無。

真正與13.58萬元的秦PLUS對標的那款驅逐艦05賣14.18萬元。

驅逐艦05的整體給我一種秦PLUS「畫了濃妝」的感覺,相較於秦PLUS更加秀美,而且在細節上更加考究,這反倒與它的命名構成了強烈的反差。

整個前臉雖有一些秦PLUS的輪廓,但設計語言是全新的,進氣格柵的設計往橫向走,主體由許多帶有弧度的鍍鉻飾條構成。

頭燈正下方的點狀設計靈感據傳來源於古代一種叫做「」的兵器,輪圈造型上也有這個設計。

有意思的是我順手P了一張秦PLUS、驅逐艦05、吉利幾何A對比圖,它們之間的微妙關係還挺值得細細品味。

內飾方面沒有什麼新意,整體的布局包括座椅造型基本和秦PlUS如出一轍,唯有空調出風口的設計語言有一點點海豚上那個船槳的味道,另外換擋機構變成了旋鈕式。

都說大眾是套娃家族,現在比亞迪也開始了,還是那句話——這是做大做強的體現。(水軍嘴下留情,生活不易)

硬體層面,因為搭載的是DM-i混動系統,所以數據大家都很熟悉了,我就不一一列了。刀片電池值得一說,兩個版本的電池能量分別為8.3度和18.3度,與秦PLUS一致。

後懸架也一致地用上了扭力梁,再次印證與秦PLUS的姊妹關係,按照秦PLUS的配置來推測,如果驅逐艦05將來有EV車型,那可能會換上多連杆。

在比亞迪未來的「海洋戰略」中,會主攻兩個方向:「海洋生物」系列與「軍艦」系列,前者替代之前的e平台,與軍艦系列合併為海洋網替代之前的e網銷售平台。

「海洋生物」系列代表車型諸如比亞迪海豚,以及之前同事寫過的海豹《國產寬體低趴轎跑!比亞迪終於有設計了?》。

驅逐艦05自然屬於軍艦系列,值得一提的是,軍艦系列未來還會有SUV和MPV車型,從上面這張網圖來看它們可能會分別被命名為「巡洋艦」和「登陸艦」。

「巡洋艦」和「登陸艦」倒是沒看到什麼相關消息,但最近一款叫護衛艦07的SUV申報圖已經出來了,2820mm的軸距從側面證明了它就是唐的姊妹車型,大家不妨猜猜巡洋艦將會是誰的姊妹車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2b5357a59f1495e7a276bcbcb8ad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