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丨曾參加「長津湖戰役」的寧夏九旬老兵離世,捐獻遺體用於醫學研究

2022-06-11     銀川晚報

原標題:致敬丨曾參加「長津湖戰役」的寧夏九旬老兵離世,捐獻遺體用於醫學研究

致敬丨曾參加「長津湖戰役」的寧夏九旬老兵離世,捐獻遺體用於醫學研究

6月10日上午,90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兵余志光走完了他的一生。這位有近70年黨齡的老黨員完成了自己的最後一個願望,把遺體捐獻給寧夏紅十字會,希望能為寧夏的醫學事業做出貢獻。

6月11日,寧夏紅十字會和寧夏醫科大學為老人舉行了簡單而莊重的遺體告別緬懷儀式,他是寧夏第79例遺體捐獻者。

余志光老人是河南永城人,1932年出生,1949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 編入26軍,參加過著名的長津湖戰役等戰鬥,先後參加黃草嶺追擊戰、鐵原拉鋸戰、金剛山阻擊戰、五次反擊戰、五聖山守衛戰, 在戰場上受過傷,獲得過多枚獎章。1953年換防回國,1955年進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1960年到寧夏支援建設,1987年離休。

2021年,余志光老人的身體每況愈下,他跟老伴商量一起把遺體捐獻給國家,並在病榻上寫下遺書,讓兒子轉交給紅十字會。「黨教育我們要始終為人民服務,現在我打算把自己捐給國家,盡最後一點力量。」

2022年1月5日,余志光鄭重地把名字簽在「遺體捐獻志願登記表」上。

6月10日凌晨3時許,余志光老人離世,受老人生前囑託,家人幫他完成了最後一個心愿,將他的遺體捐獻給寧夏醫科大學,成為醫學教學研究的無言良師。

「爺爺生前其實還想捐獻自己的器官和眼角膜, 但因為年齡比較大,做過多次白內障手術,器官、角膜不能進行捐獻。當年眼睛看不見要做手術時,爺爺一直惦記著捐獻角膜的事,他很遺憾。」 余志光老人的長孫余瑒說。

在遺體告別緬懷儀式上,余志光老人的妻子在家人的陪伴下前來送別,因患阿爾茨海默症等疾病,她已經不認識人了。她的腦海中有另一個世界,不知道與自己相伴一生的丈夫已經離開了。

但在多年前,她曾和丈夫做了一樣的決定,一起捐獻遺體。

在余志光老人簽署的《遺體捐獻志願登記表》中,夾著一張他親手寫的文件:「李月仙同志是我的老伴,我們結婚已經60年,她在10年前患了老年痴呆,現已失去意識,我決定捐獻遺體,並將她的遺體一同捐獻,特寫此書面材料。」

相伴一生,一起捐獻遺體是兩位老人最後的浪漫。

斯人已去,留下無盡的哀思,更給兒孫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在長孫余瑒心中,爺爺一生堅強勇敢、正直忠誠、鐵骨錚錚、是非分明,思想境界很高。

「爺爺一直希望我去當兵,他從戰場上下來,希望我也能夠到部隊去,保家衛國,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我沒當兵,爺爺很失望。但爺爺自己言傳身教,給了我們最好的三觀教育。」余瑒說。

當老人提出要捐贈自己的遺體和器官,余瑒和家裡人一樣,第一反應是不同意,因為接受不了至親之人的遺體用於醫學研究,他們希望老人百年後能夠落葉歸根、入土為安。

「是爺爺自己給我們做思想工作,他說,人活一世,來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帶來,走的時候也什麼都不帶走,把遺體捐獻出去,可以為祖國醫學發展盡綿薄之力,這是他為黨、為國家、為社會做得最後一點點貢獻。」

如今,爺爺的心愿完成了,余瑒覺得,他和家人也完成了一次成長。

90歲的老人用一生詮釋了抗戰老兵的熱忱、熱血和熱愛,這是值得後人的尊崇和學習的英雄主義。

截至目前,寧夏成功實現器官捐獻4例,眼角膜捐獻21例,遺體捐獻79例,志願登記遺體、角膜、器官捐獻者23590人。

記者:沈亞婷

審核:盛曉芳

編輯:盧麗君

「分享+贊+在看」

告訴身邊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2b426d8dd2a313058673dce0a198449.html








最新排查

2022-08-23















緊急通知

2022-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