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民心 察民情 順民意 惠民生 開封踐行「四下基層」解難題促發展

2023-12-28     大河網

原標題:聚民心 察民情 順民意 惠民生 開封踐行「四下基層」解難題促發展

聚民心 察民情 順民意 惠民生 開封踐行「四下基層」解難題促發展

河南日報記者 龔硯慶 通訊員 李松江 蔡相龍

開封市建立市級領導帶頭「四下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常態長效機制,全面推行一線工作法,積極推動黨員幹部下沉基層,真正把情況摸清、問題找准、對策提實,形成了深入一線解難題、抓落實、促發展的良好作風。

宣講送上門,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12月21日上午,天寒地凍,尉氏縣張市鎮邊崗村村會議室被趕來聽宣講的群眾擠滿了。「很接地氣,不是官話、套話,都聽懂了!」散場後,群眾三三兩兩議論著。

在開封,這樣的宣講並不少見。在市委統籌安排下,市、縣主要領導帶頭黨課深講、基層宣講、討論研講,各級領導幹部積極督學促學,採用接地氣的形式、鮮活的語言開展宣講,主動到所在支部、鄉村社區講授專題黨課6350餘次,讓黨的聲音傳得更廣、更深入。

各縣區組建「理論講師團」「銀髮宣講團」等隊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政治理論講新講活,幫助黨員群眾了解國家大政方針。

情況一手握,不吃「別人嚼過的饃」

日前,開封市委黨校報告廳里,不時響起陣陣掌聲。這裡正在進行一堂沉浸式課程「您好,焦裕祿」,黨員幹部換上當時的服裝,出演了一個個焦裕祿生前的「戰友」。「焦書記當年是吃土了解蘭考的鹽鹼情況啊。」現場觀看的黨員幹部說,「現在,我們應當多到一線摸情況,不能在辦公室里乾等。」

開封市注重傳承弘揚焦裕祿精神,發掘其新時代價值,市委組織部製作了《跟著焦裕祿學調研》專題片等教材,引導黨員幹部繼承焦裕祿凡事探求就裡、「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各級領導幹部把調查研究與分包縣區、聯繫基層黨支部、項目建設等結合起來,採取「板凳夜談」「晨間走訪」等方式走家入戶深入調研,了解群眾心愿訴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3400餘個。

蘭考縣許河鄉4萬畝耕地不具備灌溉條件,只能「望天收」,縣裡組織水利、土地等行業部門負責人和省級專家團隊,走遍苦水區沿線村莊,實地勘察、反覆論證,最終確定建設水庫,引黃河水作為灌溉水源,計劃2024年實現區域耕地全灌溉,預計受益耕地小麥每畝增產400餘斤。

情理雙解答,信訪件要辦結更要順心

「有事找包案領導」成了開封信訪群眾的心裡話。該市推動包案領導全面落實包掌握情況、包思想教育、包解決化解、包息訴息訪「四包」責任,堅持「一個案子、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做到真包案、真化解、真推動。

同時,該市堅持領導幹部一線接訪、入戶下訪,建立交辦單、督辦單、化解備查單與提醒函、督導函、預問責函環環相扣的「三單三函」工作機制,各級領導下沉到信訪窗口,進入群眾家中,了解群眾訴求、找准癥結堵點,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救助等5種工作方法,釋法明理、依法處置、真情感化和人文關懷「四措並舉」,依法合規合理解決信訪人實際困難,實現「事」「心」雙解。截至目前,市委常委帶頭化解信訪積案22個,全市化解信訪積案332個。

實事現場辦,以事實檢驗主題教育成效

「停車位不夠?把機關門打開!」中秋國慶「雙節」假期的開封,遊客絡繹不絕,面對遠超景區停車場負荷的車流量,有關部門現場摸底景區周邊機關、學校等的院落,開闢臨時停車場35個,新增臨時停車泊位4920個,大大緩解了停車壓力、改善了遊客體驗。

據悉,開封市全面推行一線工作法,將「機關會場」搬到「基層現場」,現場研究、現場決策、現場落實,以事實檢驗主題教育成效。市委常委帶頭深入基層現場辦公,研究破解租房提取公積金、汴東生態尾水水質凈化等296個具體問題。各縣區領導幹部協調職能部門出點子、找路子,持續為民解憂,有力推動了引黃入杞等工程進度,解決了一批群眾煩心事,切實將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2a13a16bfc3784709a9d7e13be0c7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