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米澎湃OS和鴻蒙OS的一些個人看法。
1、我認為華為的鴻蒙os可以成為小米澎湃OS借鑑的一個典範,華為的鴻蒙系統其實在很多東西上都是挺成功的。比如說華為把它用在手機、智能硬體、PC、車機等場景,再通過分布式終端把它們聯合起來,打通不同設備之間的生態壁壘,讓這些設備形成一個更為完整的生態閉環,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想法與應用。我們都說蘋果之所以厲害,是因為它的生態,是因為iOS系統以及MacOS、ipadOS可以通過蘋果自身的底層系統進行交互,但是現在這些國產手機廠商又開始做車機了,這是蘋果目前還沒有的,在這一點上,我們的國產廠商甚至可以領先蘋果一步。而在功能上向華為所應用的超級終端等功能,目前也被很多手機廠商所借鑑跟使用,這證明了我們的國產手機廠商其實是有領先蘋果的地方的,既然華為取得成功了,那么小米向這個成功的典範去學習,這是一件好事。
2、小米澎湃OS是基於安卓的深度魔改,當然也有結合小米自身的vela系統。但很多人的爭議點是在於小米這個系統依舊是安卓,說它並不是自研系統。同時也有人說,小米這是套殼安卓,甚至認為是套殼鴻蒙。更有甚者,會說以前怎麼大家一直吐槽鴻蒙套殼安卓,現在就真香了?
就我個人的看法,就目前小米的整體實力,還有對於自研系統的一個研發進度來看,我認為魔改安卓實際上是一個更符合現階段的選擇。因為你魔改的安卓,你最終還是基於安卓,你有著安卓的基礎,可以繼續使用安卓的生態,這對於自己在海外市場上是更為重要的。因為當你缺失了谷歌的GMS服務之後,你可能在海外市場上就寸步難行了,而目前小米有一大半的出貨量是在海外市場。如果你真的拋棄了安卓,不兼容安卓,那麼你的市場份額就幾乎是丟掉了一大半,這樣一來,你這家公司存活可能都是問題,那還談什麼搞自研系統?
而至於說套殼鴻蒙,對於這個說法,我個人覺得應該是不大可能。因為其實這就是基於ASOP做的系統,本質上雖有相似之處,但每一家手機廠商自身對於系統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就像此前不同的手機廠商會推出不同的安卓UI一個道理。但是我其實也希望小米去借鑑鴻蒙這件事可以成真,華為鴻蒙系統其實也有一個是開源版本,華為之所以願意去開源這個系統,就是希望能夠有更多的開發者加入到這個陣營中來,來建設鴻蒙系統。
恰巧就在今天,華為開發者聯盟運營部部長黃波宣布,預計明年鴻蒙相關崗位需求將達到百萬級。在未來幾年裡,我鴻蒙的開發人才需求將與蘋果和安卓生態的開發者規模相當,都達到千萬級。 從這些話裡面我們可以看到目前華為鴻蒙的開發者數量跟安卓和iOS還是有較大的差距。如果小米能夠真的去套殼鴻蒙,其實也是一種間接性的促進鴻蒙生態的建設,也符合華為鴻蒙生態系統發展壯大的需求。而對於小米來說,則可以避免重複造輪子,這實際更是一件雙贏的好事。
3、我也看到有人說現在小米在這個時候推出自研系統不合適,覺得小米有沒有去支持華為鴻蒙系統,認為小米只是摸著華為過河。
對於這樣的說法,我是不認同的,華為鴻蒙系統的逐步壯大跟成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他對於國產手機廠商起了一個示範性的作用。同時我也認為,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加入到推出自研系統中來。除了小米的澎湃OS之外,vivo也宣布將會在11月1日推出一個自研系統,其實這都是很正常的操作,因為大家都想要守住自己的市場,大家都想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作業系統,有一套屬於自己的靈魂。市場是大家的,並不是華為獨有的,小米、華為、vivo等廠商,他們同樣都是國產手機品牌,但也更是競爭對手,哪有競爭對手一上來不競爭一下就直接拱手讓出自己的市場的道理?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
4、無論是華為的鴻蒙系統還是小米的澎湃系統,對於消費者來說,更加需要關心的是他們的系統是否能夠做的更加好用?是否能夠真的適應萬物互聯發展趨勢?而對於行業來說,我們希望國產手機廠商能夠打敗谷歌,打敗蘋果,因為就目前的國產手機廠商在全球市場上的份額來說,也是可以占半壁江山的,我們沒有必要去依賴谷歌,因此,如果有一個國產作業系統能夠發展壯大起來,那麼我們都應該去支持,而無論他是小米的澎湃系統還是華為鴻蒙系統,只有把自研作業系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才是最終的硬道理。
5、華為即將推出一個鴻蒙next系統,據說這個系統將不再兼容安卓,那麼這一來就可以擁有自身的應用,成為一個真真正正的自研作業系統,將徹底的擺脫套殼的帽子。而華為也是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走到這一步,這其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跟財力都是巨大的。所以當手機廠商們興致勃勃的推出一個自研系統之後,他是否能夠堅持走下去,其實也還是一個問題,當然我們也只能夠一步一步的來,不能夠想一口吃成一個胖子。
我們必須要肯定華為在整個行業中的領導者意義,作為國產手機的老大哥,華為的成功典範值得所有手機廠商去學習,而當其他手機廠商摸著華為過河的時候,也不應該忘了華為的功勞。但最終我們的目標是使我們擁有一個成功的國產自研作業系統,無論他是姓鴻蒙還是姓澎湃,或者也可能是其他。因為,小米跟華為是競爭對手,但小米跟華為並不是只能站在對立面,他們更有一個相同的名字叫做國產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