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38個城市可下調房貸利率了,今年樓市能起來嗎?

2023-01-09     吳曉波頻道

原標題:已有38個城市可下調房貸利率了,今年樓市能起來嗎?

立即訂閱收聽音頻

1月9日—1月18日每晚20:00—22:00,由吳曉波領銜,任澤平、劉德科、大白、楊天南、朱振鑫、趙啟欣等眾多老師,從宏觀經濟、房地產、股票、大類資產配置等主題給出答案,幫助大家在2023年守護好自己的財富。

點擊按鈕預約直播

提振樓市的突破口在於:大幅降低LPR,二線城市鬆動限購政策,加大共有產權房的供應。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2023年剛開始,樓市新政就一個接著一個。

這不,國家相關部門發話了:首套房貸利率該降就降。

1月5日晚,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通知,決定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和同比連續3個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

也就是說,房價連跌3個月的城市,首套房貸利率就能降。

據華泰證券研報統計,在70城中共有38個城市2022年9—11月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同比持續下降,可以在2023年Q1自主決定下調、取消或維持首套房貸利率下限。其中包括天津、廈門、鄭州、武漢、溫州等。

就在同一天,住建部部長倪虹接受央視記者的採訪時表示:

對於購買第一套住房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該降的都要降下來;對於購買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對於購買三套以上住房的原則上不支持,就是不給投機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間。

對於購買第一套住房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該降的都要降下來;對於購買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對於購買三套以上住房的原則上不支持,就是不給投機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間。

意思很明顯,就是支持剛需,是希望把首套房的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打下來,把房地產市場拉起來。

更何況,房地產的復甦,對2023的經濟尤為關鍵。

關於三駕馬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金融學的徐遠教授如此分析:

消費是「慢變量」,取決於千家萬戶的恆常收入,不能指望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出口是「外變量」,世界經濟減速,全球供應鏈調整,雙重壓力下中國出口難言增長;投資是「自變量」,但基建空間不大,製造業受制於企業盈利和技術周期,房地產成為明年經濟的勝負手。

消費是「慢變量」,取決於千家萬戶的恆常收入,不能指望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出口是「外變量」,世界經濟減速,全球供應鏈調整,雙重壓力下中國出口難言增長;投資是「自變量」,但基建空間不大,製造業受制於企業盈利和技術周期,房地產成為明年經濟的勝負手。

與此同時,從大宗消費來說,難有能與房子所媲美的項目。房地產行業關聯到鋼鐵、金屬、建材、家裝、家電等數十個上下游產業鏈,無論是穩經濟、保就業,還是促銷費,都緊密關聯。

然而,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尚未傳來復甦的好消息,於是就有了新政、利好消息不斷。

那麼,問題來了,前文提到的降首付比例,降房貸利率等政策,還有多少空間?

過去一年房貸利率已有了不少的降幅。

對此,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曾建議——儘快開發「首套住房貸款支持工具」。

具體是:利率在LPR基礎上大幅度下降,可考慮5年LPR4.3%-100BP=3.3%,比國債10年略高即可,支持廣大年輕人與新市民首次購房。

他的建議具有可行性嗎?當前的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究竟還有多少下降空間?這項利好政策對房地產影響幾何?下面就來看看大頭的分析。

在央行和銀保監會的文件中,沒有明確的貸款利率下浮空間的限制。文件的表述是:下調或取消當地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

住建部官員談到了首套房首付比例:對於購買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該降的都要降下來。也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首付比例。

這意味著,理論上可以由各家貸款商業銀行根據項目,根據貸款人的信用情況自行確定。理論上可以下降到3%,甚至更低。

因此,我同意姚余棟的觀點,利率在LPR基礎上大幅度下降,可考慮5年LPR4.3%-100BP=3.3%。

中國房地產市場,住房保障和市場化之間,不是平滑的無級變速,而是割裂的。

要麼就享受保障性住房,現在保障性住房的形態主要是公租房;要麼就是市場化購買商品房。

現在部分城市如杭州在探索共有產權房制度,試圖在住房保障制度和市場化之間,做一個平滑的5—10年的過渡,這種探索是有益的。

多年來我們也一直在呼籲,專門的政策性銀行、住房貸款銀行,可以以較低利率貸給首次置業者,但迄今一直沒有成立。

給予年輕的首次置業者大幅度的優惠利率,減輕他們的按揭貸款壓力,不僅能穩定房地產市場,也能穩定進入城市的新型人群,穩定他們的預期和消費,最終有利於整個經濟的良性循環。

就當前來說,房地產市場的危機表現為:部分民營房地產企業違約爆雷,爛尾樓現象,以及爛尾樓斷供潮。

但危機的實質,是預期和信心的危機。正因如此,房地產市場的問題,不是房地產單一領域能解決的。

如果要在房地產領域尋找突破口的話,還是應該大幅降低LPR,讓新購房者和存量購房者都受益,穩定預期,提振信心。

二線城市可參照2014年的做法,解除至少是鬆動限購政策,例如可以讓外地人購一套,釋放被壓抑的需求,攪動市場、激活市場。

一旦強二線城市穩定,市場信號可能會向弱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傳導。

當然,市場真正的復甦,需要全社會各階層,信心和預期的恢復,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儘管在過去一年裡,許多城市的房價在降,甚至有些降幅達20%,但許多購房者依然買不起。再加上當前市場處於低迷和波動期,大家很猶豫,更不敢出手。

從這個角度,降首付首先表明了國家的態度,而且有些城市還提高了公積金的貸款比例,這些舉措其實是穩定首次置業者的預期,是讓他們在未來一段時間對房地產市場有信心的一個重要砝碼。

但當前的問題是,由於疫情影響收入下滑,加劇了供需錯位。因為目前開發商新建的商品房多以改善房、精裝修、小三房為主,導致新房價格不低,所以即便降低首付、降低首套房的貸款利率,效果也有限。

真正的突破口在於,想辦法讓剛需買得起房子。

房地產市場存在一個梯度消費理論,當前的問題是剛需買不起房子,這使得有改善性需求的購房者賣不掉自己的房子,也就無法買改善房,最終導致整個市場的流動性降低。如此一來,整個梯度消費就無法通暢。

而要想打通房地產梯度消費的循環,最關鍵的還是要從頂層設計入手,增加共有產權房的供應。

其中的步驟應該是:第一步讓買不起商品房的剛需先上車,第二步讓他們把共有產權房買下來,第三步他們將來賣掉共有產權房去買剛需盤,第四步再賣掉剛需房換改善房,從而實現梯度消費。

這才是急剛需所急,要想辦法加大一二線熱點城市共有產權房的供應比重,從根本上解決剛需上車難的問題。

目前首套房的首付比基本已接近下限水平,首付2—3成相對比較適合,下降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

關鍵是置換需求能不能也按首套的政策執行,即手中只有一套房,「賣一買一」也按首套政策執行,這樣才可以更有效帶動市場需求提升。

目前LPR4.3%,這一利率水平相對於前幾年低了不少,但考慮到疊加2023年拉動經濟的因素,LPR本身依然存在下調空間,首套房貸利率下行的機率依然較大,尤其是房價下行城市,首套房貸利率可以下行的空間更大。

我同意首套房在LPR基礎上進行大幅度調整,幅度根據城市不同需要有所區別,尤其是部分市場降溫過大的城市,大幅下降100個基點,甚至低於同期國債水平都是可行的操作。

首套房都是剛需,對於此類自住群體提供更大程度的保障,並不為過。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當下房貸政策對於居民的需求拉動力已經明顯趨弱,這一政策對於穩定樓市會起到一定作用,但對市場熱點的提升或較為有限。

除了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的動態調整外,對於改善性需求的政策市場亦十分期待,包括首付、利率及交易稅費都有著較大的可調整空間,以更好保障居民合理的居住需求。

房地產企穩回升,是供需兩側逐步走上正軌後的正常表現,以往影響房地產市場的重要因素在2023年都有明顯改善,包括供給側融資支持逐步到位,疫情政策優化給予了更強的市場增長預期,需求側政策不斷發力,都是支持房地產市場逐步企穩的重要支撐力。

預計2023年市場的銷售數據從二季度開始會止跌企穩,同時下半年的開發數據及一二手房成交量或明顯超過去年同期水平,2023年房地產市場總體好於去年機率大大增強。

本篇作者 | 李夢清| 當值編輯 | 李夢清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主編 |鄭媛眉| 圖源|VCG

請問2023系列直播

今天(1月9日)晚上8點,來吳曉波頻道視頻號收看吳老師直播。

此外,在未來的7天時間裡,每晚20:00—22:00,任澤平、劉德科、大白、楊天南、朱振鑫、趙啟欣等眾多老師,也將為大家帶來宏觀經濟、房地產、股票、大類資產配置等主題直播,幫助大家在2023年守護好自己的財富。小巴也為大家整理了一份《請問2023:M型社會來了,錢去哪兒》的節目單,歡迎長按保存收藏。

長按掃碼預約直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1394e34823f9b2c601c4d07864b1b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