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兒子馬革裹屍還,八旬父親得知大喊三聲「好」,隨後絕食自盡

2023-05-26     雲夕客

原標題:將軍兒子馬革裹屍還,八旬父親得知大喊三聲「好」,隨後絕食自盡

抗日戰爭是我國兒女用血淚抒寫的宏偉詩篇,在八年抗戰的時間之中,湧現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身體以及鮮血,凝聚成了中華民族的脊樑。回顧往日,慘烈的日子仍然歷歷在目,1937年,無恥的日軍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之變,對此,一場侵略性的戰爭也就拉開了序幕,幾萬萬同胞,也陷入了這場歷史浩劫之中。

國難當頭,男兒必須獻出自己的壯志熱血,寸性奇便是奔赴戰場為國捐軀的英雄之一。寸性奇生於雲南騰衝,從小聰穎好學、勤奮刻苦。從騰衝高等學堂畢業之後,為求報國的他,便投筆從戎,考入了雲南講武堂。受到當時新興文化思想的影響,加上學習到的一些軍事理論以及知識,寸性奇很快就投身於革命事業,加入了國軍抗擊日軍。久戰沙場,短短几年的時間,寸性奇將軍就立下了赫赫戰功,成為了獨當一面的少將。

抗戰爆發之後,寸性奇將軍奉命鎮守中條山。由於知識學習豐富,寸性奇將軍治軍極其嚴整,加上他足智多謀,善於利用地形優勢,前後幾次打敗了前來攻擊的侵華日軍。曾有過大戰九天九夜的記錄,擊斃了多名侵華日軍將領。遠在重慶的蔣介石也是當眾發來嘉獎,並授予他「戰神」的稱號。

他的第三十四旅,被日軍稱為「釘子」,無論日軍怎樣進行攻擊、怎樣進行狂轟亂炸,寸性奇與他的軍隊頑強如鐵,牢牢地釘在中條山上。為了拔掉這顆頑固的釘子,日軍秘密集合了十萬精銳,企圖一舉拿下第三十四旅鎮守的中條山。由於人數以及裝備的差距,再加上當時夏天大雨滂沱,國軍嚴重缺乏機動性,只能被圍困在中條山上。在被包圍的道路上,日軍採取步步蠶食的套路,仰仗火力一步一步向前推進。

在這種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寸性奇與他的軍隊依然堅守在陣地上。5月11日晚,寸性奇部隊彈藥已光,在這種必死的情況下,寸性奇與士兵一起,前去與日軍進行白刃戰。誰知日軍根本不管中國部隊的死活,仍然是炮彈轟擊、子彈掃射,在這種極其惡劣的情況下。寸性奇先是胸部中彈,隨後右腿也被炸斷,喪失了行動能力。為了不被日軍俘虜,在槍聲炮火之中,寸性奇將軍拔出了自己的佩劍,自盡而亡。

當他戰死的消息傳到雲南騰衝之時,88歲的老父親對自己兒子的行為極為鼓舞,並為之歡呼,大喊;「好,好,好!」三聲。在老人看來,能夠為國家的危亡奉獻出自己的生命,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他還表示要不是自己年老、體弱不堪,自己也想要上戰場,以死報效國家。由於自己兒子先去,老人也採取了絕食自盡的方法離去,其實中華民族只有像寸性奇這樣的將軍,才能延綿五千年之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0e18a39b11c28447588315b9a47eb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