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炒股掙不到錢?10種「韭菜」最常見陋習,你占了幾個?

2019-07-25     狼行華爾街

10種「韭菜」最常見陋習

一、不會選股

中國的大部分股民在入市之前都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投資教育,連最簡單的技術分析圖形、趨勢理論等都不能掌握,用心的只能是邊炒邊學,而大多的股民還有可能誤入一些主觀分析方法的歧途,結果是新股民幼稚、老股民主觀頑固。

中國股民非常普遍存在對上市公司不能正確甄選的問題,動則幾萬幾十萬的資金就可以在幾分鐘內對毫不了解的股票做出慷慨買進的決定,最可悲的是手中持有的明明是暴炒過的概念股或是淪為大眾情人的鹹魚股,還找到眾多的理由證明他那夕陽企業還會業績大增的。指望著有朝一日烏雞變成金鳳凰,最後鳳凰沒有變成雞毛都掉沒了。

二、錯誤的投資理念

在這些年中看到很多投資者有種錯誤的投資理念,那就是手裡拽著幾隻或十幾隻股票,他們卻不知在這動盪的股市中要守好幾隻乃至十幾隻個股不虧是非常困難的,更不要說賺錢了,可以這樣說,大盤在向好時你的個股也許有幾隻賺錢,但你的看盤經驗和能力有限,如果發生突然變盤,你很難在短時間了結所有手中的股票。(股的只數買多了就向供養了幾個或十幾個孩子,這個在淘氣,那個掉進了水坑,還有的也許不慎戲水而亡)。難道你買的股也要向這群孩子難管嗎?醒醒吧。其實你完全可以把有限的精力放在那一.兩隻個股上,對它進行細心觀察,符合買點就買。不符合就又重新等待機會,總之只要大盤不是太惡劣,一天之中有很多個股會象春筍一樣冒出來。

三、忽視莊家的作用

證券市場肩負著為國企改制上市、脫貧解困提供資本支持的重任,因而市場交易的活躍程度非常重要,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市場資金的多少——這直接決定了國有企業上市的進程。在一個市盈率高、股票本質低、交易成本高的證券市場上,活躍市場的唯一可能便是默許莊家的存在。莊家之所以被稱之為莊家,就在於它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和運作技巧可以讓股市表現得波瀾起伏、驚心動魄。正因為莊股巨幅漲跌所帶來的高額利潤差,才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散戶入市。因此,包括一些經濟學家也認為莊家能夠增強市場流動性,沒有莊家,市場就沒有流動性,證券市場就缺乏活力。所以,股市的繁榮和發展,莊家功不可沒。

不少投資機會都是由莊家一手挖掘出來的。股票的炒作,實際上就是對公司前景的炒作。炒作的題材十分重要,如業績增長、資產重組、進軍某些高成長領域等都是市場極好的炒作題材。作為專業水平較高的莊家,由於調動了大筆資金,不可能草率從事,而且對股價的拉抬必須得到市場的認可,因而莊家在入市之前,對大市及上市公司必須先做出詳細的調查研究,對政策取向及上市公司基本面情況的了解必須十分透徹,因此往往比廣大投資者更早更敏銳地發現潛在的投資機會。他們之所以能夠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是由於莊家的認識總是走在廣大投資者的前頭。

四、從不空倉。

寧可天天套牢,不可一日無股!這是當下散戶的真實寫照!如果帳戶一天或一兩周沒有股票,沒有操作,就似乎是全身不舒服,就覺得是在虧錢!只要立即買入了股票,不管是賺錢還是虧損,就全身舒服了。等等!虧損也會舒服嗎?對的!很多散戶永遠相信自己的直覺,認為會漲,會賺錢,結果可想而知!再次進入了被套的悲觀之中!

五、太貪心。

我相信很大一部分的股民都會有這樣的心裡:哎喲,今天的走勢不錯哦,明天肯定還會繼續漲,先等幾天再出,不急......結果呢?第二天就被套了。永遠記住一句話:錢不進自己口袋都不是自己的!貪心這一點是每個人都有的,不要說是新手,就算是很多老股民也始終逃不過這個陷阱,因為人的慾望跟股市的底一樣,是沒有盡頭的。學會懂得知足才會得到幸福!

六、持股數目太多。

這主要是因為沒有自己選股的方法,愛聽別人推薦。今天聽朋友說這個股票好,明天看電視說那個股也好,結果一下就拿了十多隻股票,搞得自己手忙腳亂。也有人說,江恩不是說要把資金十等份嗎?哎,那是對大資金說的,你一個小散戶區區幾萬元資金也要十等份嗎?我認為,散戶持股三隻左右是比較合適的。

七、交易頻率居高不下

儘管絕大多數人厭惡風險,但A股的散戶們卻在不知不覺間將自己置於巨大的風險暴露之中—受訪投資者當中,平局交易頻率很高,去年平均一個月交易頻率高達6.3次。眾所周知,在全球股市當中,A股的換手率是出於前幾位的。

操作越多,犯錯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是股票投資的基本規律,但A股的散戶們卻陷入其中無法自拔。在受訪投資者中,虧損投資者2015年的交易頻率平均一個月為6次,高於盈利投資者的5.8次/月。您一個月交易多少次呢?

八、喜歡追漲殺跌

趨勢交易並不在乎追漲殺跌,因為趨勢行情中高點還有更高點,低點還有更低點。順應趨勢的倉位,只要有耐心等待趨勢的發展,總是可以獲利。但如果不講究買賣時機,在短期的頭部或者底進場,隨後價格回撤,倉位被套;不但影響情緒,使心態失衡;更是對持倉的信心是個沉重的打擊。

短期頭部和底部一般是由群眾大眾的集體跟風買進賣出造成的。一般成交量突兀放量時,代表群眾盲目跟風盤入場,此時往往是處於一些短線炒做資金獲利平倉的風口浪尖,隨後群眾的買盤或者賣盤耗盡,價格自然回撤。良好的買點或者賣點應該建立在上漲趨勢中的急跌回調低點[做多],下跌趨勢中的反彈高點,並注意一波趨勢行情的50%回撤。

也有很多趨勢在強勢時往往是以橫盤的方式整理,當橫盤整理到重要平均線位置時,遇到平均線的支撐或者阻力時也是很好的建倉點。另外在超買超賣值極端時,如距離均線過遠時也不要入場,一般會有一個向均線回撤靠近的整理過程。

幾乎所有的虧損都和兩點有關,就是「看不清趨勢,拿不住倉位」。我個人認為解決這兩點是交易成功的正確方向。我建議交易者應該把虧損的交易記錄下來,分析到底那裡出了問題,把虧損歸類,從而知道「會在那裡死,然後永遠也不去那個地方」。

九、不遵守自己的交易系統。

交易者不相信自己的系統真的有用,或者是沒有認真做測試,也許這個系統不符合你的個性,也許你需要交易時的刺激,也許你認為自己無法找到成功的系統。

用自己虧不起的錢或借來的錢做交易。把某筆交易當作是最後的救命稻草。想成功或者害怕錯過機會的交易者都會掉入這個陷阱,不遵守紀錄和貪婪的交易者會掉入這個陷阱。

十、逆勢操作。

幾乎所有的教程或者書籍都告誡投資者要順勢而為,而不是逆勢操作,認為股票價格已經跌到位了便進行抄底,以為股價要上漲,結果抄底抄在半山腰,股票價格節節敗退還認為這僅僅是個調整,後面肯定會上來,結果越套越深,苦苦等待解套,短則幾十天,多則幾年。所以炒股首先要判斷個股和大盤的趨勢,不要在明顯的下跌行情中買入。

短線交易不是賭博

每個交易日都想從短線交易中成功獲利的人,註定是個夢想家;夢想家在股票市場上長期存活的幾率,不比一隻飛不動的蒼蠅的存活幾率高多少。

股票交易的殘酷性,用不了多久就會將一名股市新手搓捻成為一個局外人,一個從此視股票交易如蛇蠍的永遠的局外人!當然,一些新手會慢慢變「老」,變成老手。這個過程並不浪漫,但絕對辛酸。

也只有經過辛酸歷程的人才能體會到:靠運氣操作的所有短線交易,不論輸贏都叫賭博。這是新手和老手的分水嶺:新手靠運氣,老手靠技術。

新手變老手的過程,從來都不是用時間來界定的。有人做股票時間並不短,但並不具有自己獨特的交易技能,仍舊只是靠運氣、靠牛市行情吃飯。這種人仍舊只是新手。

能夠成為股市老手,至少說明其掌握了在股市中生存下來的手段,這個手段就是股票交易的基本技能。

(一)、四類朋友不適合做短線

第一、不敢追龍頭股的人不適合做短線。龍頭股往往是強莊重兵駐紮,強者恆強是股市不變的法則。人有上中下,個股也一樣,漲得快、漲得多與漲得慢、漲得少是截然不同的操盤思路,這也是為什麼安逸倍增始終以龍頭股為標的的原因所在;

第二、反應不敏銳的朋友不適合做短線。短線操作除了要求良好的盤感,還要求思維敏銳、眼明手快,熱點板塊的龍頭個股快速上漲行情大多不會持續一周,後知後覺的人往往會成為接最後一棒的犧牲者;先知先覺與後知後覺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操盤結果卻是大相逕庭、天壤之別;

第三、性格優柔寡斷的朋友不適合做短線。優柔寡斷除了自身性格因素外,更多的在於對自己操盤能力的不自信。優柔寡斷者總是前怕狼後怕虎,對買賣信號執行不堅決,常常在猶豫間錯過了最佳的買賣時機;

第四、不能嚴格遵守紀律者不適合做短線。在股市中,很多散戶常常不自覺抱有僥倖心理、不甘心的心理,導致該買的時候遲疑,該賣的時候猶豫,從而與收益擦肩而過。

(二)、三種情勢下不宜短線操作

第一、龍頭股主升浪時不做短線。因為主升浪階段相對回調的時間很少,龍頭股會像瘋牛一樣狂奔。而如果這個時候我們還抱有短線思維,難保不會在中途出局,錯過後面大好的上漲波段;

第二、個股築底的時候不能做短線。這不是說築底的時候不能搶反彈,只是底在哪裡,誰都不知道,是上是下,誰都不知道。只有抬腿邁開了步,我們才會知道是前進還是後退,因此莽牛操盤手再次強調,一定要時刻牢記,要在突破的第一時間搶入,而不是與莊家同步建倉築底;

第三、在單邊下跌趨勢中不做短線。在單邊下跌行情中,炒短線無異於「虎口拔牙」,凶多吉少相當危險。

散戶大多盤感不夠老到,往往不能恰到好處的把握介入時機與賣出時機,善於學習的散戶可以加強模擬盤或者小倉位實盤鍛鍊,努力提高操盤能力。


如何提高自己在股市裡面的勝率?

交易比較難的地方,在於它是一個「閉環」。不管你別的地方做得多好,只要中間任何一個環節沒做到位,你就永遠無法實現長期穩定盈利。就好像一件衣服,布料、剪裁、走線、配件再精美,只要破了一個洞,就是殘次品。

這和人性是違背的。人有缺點沒事,不影響他的優秀和成就,而交易不行。

是很不爽,但沒辦法,揚長避短沒用啊,短板不補木桶裝不了什麼水。

交易還有個難的地方,就是你所有策略,都只能明確基本動作,而實戰中往往疊加了很多外部因素,很少有完全標準的場景。就像投籃,最基本動作「往上直跳,伸臂壓腕指撥球」,可實戰中各種防守和封蓋,逼得你後仰、拉杆等。

在紛紛擾擾中,能堅持住本質的東西,手上動作不變形,才是功底所在。

人有什麼習慣?某個地方改不了,可以嘗試去容納,然後把其他方面弄得更優秀就行。但交易不行的,一個薄弱環節,你再不願意面對也必須去面對,不然其他的地方再優化和完善,最終盈利期望值也是負的。

所以職業交易者,非常注意非舒適區的面對和處理。

比如持盈做不好,就強迫自己先留100股拿拿看,哪怕不斷坐電梯,哪怕利潤大幅回吐;比如分倉做不好,老喜歡一把梭,那就乾脆先只做模擬帳戶,賺了也不是真錢分倉就容易。

然後有些人在沒形成相對固定手法之前,幾萬幾十萬資金去做短線,說並不是追求短線的暴利,而是看中短線學習更快積累經驗更快,這基本是騙自己。你學習買一百股就行了,投那麼多錢幹什麼。

交易最難的是,行為反饋周期太長。錯經常也能獲利,對也可能連續虧錢。

一方面你做了很久,也不知道到底是對是錯,一圈驗證下來,好幾年都過去了。人學習的黃金期又有幾個幾年?另一方面,沒有及時的正反饋,人堅持和守紀的動力會大大減弱。外力幾乎幫不了你,全靠信念來支撐和自律。

有些人選擇短線,倒不一定是想賺快錢,而是想每筆交易快點得到反饋,這是短線最大的優勢。但短線的難點在哪裡,做不出足夠大的賠率,全靠勝率,而太小周期走勢又非常沒有規律可尋。好在A股有漲停板制度這個bug,基本被遊資利用到極致。

舉個栗子。現在大多數人都有止損意識,買股票前也設置了止損線,但如果第一天跌到止損線附近沒有觸發,第二天突然大幅跳空低開6%以上,你還能堅定賣出嗎?80%以上的人就做不到了。職業交易者心狠能做到,所以還有資格以交易為生。

再舉個栗子。假如跳空比預計損失多很多你還能堅決止損,但連續四五次止損後股價很快再度上漲,這樣後面你還能在遇到跳空時止損毫不動搖嗎?你看,簡單的止損問題,在實戰中就會遇到各種挑戰,每修煉前進一步,都要經受多少煎熬。

所以有人說,只要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學用心學,兩三年就能學會炒股,我聽到都只笑笑不說話。兩三年經受的考驗根本不夠,遠遠還達不到「閱盡天下,心中自然無碼」的境界。蘿蔔乾飯慢慢吃吧。

有些規則不合理的地方,罵一罵、喊一喊,把民意表達上去就行,但是不能入戲太深。自己內心一定要清醒,真正的虧損,需要自己控制的,指望不了別人。美股算規範了吧,散戶為什麼那麼少,原因是照樣難賺錢啊。主要精力還是應該放在完善自我上。

股市的關鍵點只需掌握以下4點就可以了,股市沒那麼複雜,關鍵點多了,會讓你的股票投資決策更複雜,越簡單越靠譜越賺錢!

短線擇股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 成交量。

股價的上漲,一定要有量的配合。成交量的放大,意味著換手率的提高,平均持倉成本的上升,上檔拋壓因此減輕,股價才會持續上漲。有時,在主力籌碼鎖定良好的情況下,股價也可能縮量上攻,但縮量上攻的局面不會持續太久,否則平均持倉成本無法提高,拋壓大增,股票缺乏持續上升動能。因此,短線操作一定要選擇帶量的股票,對底部放量的股票尤其應加以關注。

二、 圖形。

短線操作,除了應高度重視成交量外,還應留意圖形的變化。有幾種圖形公眾號財源愛選股建議值得高度關註:W底、頭肩底、圓弧底、平台、上升通道等。W底、頭肩底、圓弧底放量突破頸線位時,應是買入時機。這裡有兩點必須高度注意,一是必須放量突破方為有效突破。沒有成交量配合的突破是假突破,股價往往會迅速回歸啟動位。二是在低價位的突破可靠性更高,高位放量突破很可能是主力營造的「多頭陷附」,引誘散戶跟風,從而達到出貨目的。許多時候,突破頸線位時,往往有個回抽確認,這時也可作為建倉良機;股價平台整理,波幅越來越小,特別是低位連收幾根十字里或幾根小陽線時,股價往往會選擇向上突破;採取上升通道的股票,可在股價觸及下軌時買入,特別是下軌是十日、三十日均線時,在股價觸及上軌時賣出。此外,還有旗形整理。箱形整理兩大重要圖形,其操作訣竅與W底差不多,這裡不再贅述。

三、 技術指標。

股票市場的各種技術指標數不勝數,至少有一千以上,它們各有側重,投資者不可能面面俱到,只需熟悉其中幾種便可。常用的技術指標有KDJ、RSI等。一般而言,K值在低位(20%左右)2次上穿D值時,是較佳的買入時機;在高位(80%以上)2次下穿D值時,形成死叉,是較佳的賣出時機。RSI指標在0-20時,股票處於超賣,可建倉;在80-100時屬超買,可平倉。值得指出的是,技術指標最大的不足是滯後性,用它作唯一的參照標準往往會帶來較大誤差。許多強勢股,指標高位鈍化,但股價仍繼續飆升;許多弱勢股,指標已處低位,但股價仍陰跌不止。而且主力利用技術指標,往往進貨時指標做得一塌糊塗,出貨時指標近乎完美,利用指標進行騙錢幾乎是主力通用的做市手法,因此,在應用技術指標時,一定要綜合各方面情況尤其是量價關係進行深入分析。

四、 均線。

短線操作一般要參照五日、十日、三十日三條均線。五日均線上穿了十日、三十日均線,十日均線上穿三十日均線,稱作金叉,是買進時機;反之則稱作死叉,是賣出時機。三條均線都向上排列稱為多頭排列,是強勢股的表現,股價縮量回拍五日、十日、三十日均線是買入時機(注意,一定要是縮量回抽)。究竟應在回抽哪一條均線時買入,應視個股和大盤走勢而定;三條均線都向下排列稱為空頭排列,是弱勢的表現。不宜介入。

此外,投資者若能掌握大盤企穩時的短線選股技巧,就可以在未來行情的發展中遊刃有餘。

具體原則如下:

1、當大盤還在延續著下跌趨勢時,投資者應該開始積極選股,為將來大盤企穩時能及時參與炒作打下基矗這時要重點選擇股價曾經大幅下跌,而現在又能領先於大盤止跌企穩的個股,將它們列為關注對象。

2、當大盤止跌企穩時,要對初選個股進行復眩選擇能夠在形態上成功構築小型底部形態的個股。個股的企穩時間要明顯長於大盤的企穩時間,而且在探底成功後,個股的走勢要有一定的獨立性。

3、對複選後的股票再進一步選擇其中那些底部的成交量能溫和放大的個股。

4、確認。等待大盤已經確認止跌企穩並有轉強跡象時,對於經過多重嚴格篩選的股票中,如果有個股能夠出現放量的強勢拉升行情,可以確認為短線買入信號,要及時跟進買入。

對於所買入的個股,需要把握的賣出技巧主要有兩種:

一、由於這種選股方法是建立在短線基礎上的,因此,如果該股短線上衝過快,投資者獲利較豐厚時,切記不要貪心,可以及時獲利了結,落袋為安。

二、因為這種選股技巧專門選擇那些先於大盤企穩,先於大盤起飛的個股。所以,當大勢走強時,該類個股往往已有波段贏利墊底,無論將來行情是大是小,也無論是反彈還是反轉,投資者都可以應對自如。這時,投資者完全可以根據對大勢研判的結果選擇賣出的時機。


技術進階三步曲 

對一個新手而言,進入股市叢林要如何求生存?要在波動的市場中獲利,要有一些基本的工具,也就是所謂的技術分析,那麼在林林總總的技術分析方式中,要由哪一個方向著手?要如何進步呢?

(一)量和價的均線的方向,一定要先搞懂,均線是股價進行的方向,不誤判大方向大格局是第一要務,能分辨多空方向與判斷出是否盤整箱型,這是進入市場必須具備最基本的求生本能。沒有方向猶如行進間沒有指南針,開車沒有地圖要到達目的地很難。

(二)再就配合指針和型態的看法與研究,可以讓你以指針來補均線的不足,可以讓你除了運用乖離之外,還可以用指針的轉折低進高出。能把量、價、均線、指針、型態都配合得很好時,你會進入高獲利狀態,自不待言。

(三)當你能做到上面的情況之後,才可以精進短線的技巧,進入極短線的當沖逆勢操作之中,獲取額外利潤。

這三步曲是操作的進階,不可顛倒,先求穩,再求准,最後是狠。此三步驟不是一兩天、一兩個月的用功就可達到,而是經過長時間不斷的嘗試之後,才能深刻領會。

我常看很多人,都從當沖入門,由指針進入,結果卻早早畢業出場,成為行情的貢獻者,實在是很可惜的事。先習慣於均線的方向,再漸入指針的配合,你才能在趨勢之中抓到轉折,抓轉折時又不違背趨勢,如此趨勢與轉摺合一才是正道。

「均線是很好的趨勢指針。設定參數,最好是有長有短,才可以看清長線的趨勢和短線的方向。至於參數要設多少,歡喜就好。」

「型態大略可分為底部型態、頭部型態、整理型態三種。型態很重要,但是在行進中誰也不知道會作何種型態出來。比如寫英文字VNMW?復合型態?你知道 現在進行的是何種型態?行進中看不出來也猜不著。但是事後來看,原來是……,型態就是這樣,會搞死人。所以,把型態當知識就好,不要太執著。」

成功交易者應養成的行為習慣

(一)成功者目標明確

一個人沒有目標就不可能有實際的行動,更不可能獲得實際的結果。成功人最明顯的習慣之一就是,他們雖重視事情的過程,但更重視事情的目的,而目的的清楚則有助於他達到結果並且享受過程;根據這一目標,自己必須切實做到哪些事情,然後一一付諸實施。因此他們往往如期成功、如願以償。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人不要見一步走一步,拖拖拉拉,一事無成。但是並不代表目標是一成不變的,目標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我們制定了目標之後,還需要經常審閱目標表,針對當時的情況進行修改,修改後的目標表必須能夠體現出你當時對要完成某事的最好判斷,而不是認為自己無法完成目標而去修改。

(二)成功者重視積累

在參與交易時,越輕鬆越好,但在交易前的準備卻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兩者的關係是辯證的,這並不矛盾。要成為優秀的交易者,首先要對市場進行研究、觀察,做好交易前的各種準備和學習,累計實戰經驗;艱辛勞動是指人的觀念、創造力、毅力、動力、慾望和投入精神,艱辛勞動不是指和市場作鬥爭,而是越順應市場趨勢就越容易賺錢。經驗是投資或投機能否獲利的重要關鍵,累積經驗難免要繳學費,新手為了避免學習過程中虧損過大,可以多做模擬操作。

(三)成功者注重學習

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永遠不會過時。哈利·杜魯門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總統。他沒有讀過大學,曾經營農場,再後來經營一間布店,經歷過多次失敗,當他最終擔任政府職務時,已年過五旬。但他有一個好習慣,就是不斷地閱讀。多年的閱讀,使杜魯門的知識非常淵博。他一卷一捲地讀了《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以及所有查理斯?狄更斯和維克多?雨果的小說。此外,他還讀過威廉·莎士比亞的所有戲劇和十四行詩等。杜魯門的廣泛閱讀和由此得到的豐富知識,使他能帶領美國順利度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時期,並使這個國家很快進入戰後繁榮。

他懂得讀書是成為一流領導人的基礎。讀書還使他在面對各種有爭議的、棘手的問題時,能迅速做出正確的決定。例如,在20世紀50年代他頂住壓力把人們敬愛的戰爭英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解職。他的信條是:「不是所有的讀書人都是一名領袖,然而每一位領袖必須是讀書人。」

每一個成功者都是有著良好閱讀習慣的人。世界500家大企業的CEO至少每個星期要翻閱大概30份雜誌或圖書資訊,一個月可以翻閱100多本雜誌,一年要翻閱1000本以上。其實在投機市場也是一樣,要想在這個風雲詭譎、變化莫測的風險市場上生存,並得到長久的發展,僅靠想當然的主觀願望是不可能的,也不現實。資本市場是永遠充滿變化的,但並非沒有規律可循。我們應該從其本質到實戰運行,從出入市點位把握、風險管理、資金管理到心態控制,進行全面細緻系統的學習和研究,徹底掌握股市的本質規律。

(四)成功者先計後戰

佛陀曾經這麼說:「少數人渡過河流,多數人卻在河流的岸邊跑上跑下,人們是如此地匆忙,卻又不知道要去那裡」,是的,這就是人生,每個人看起來總是忙碌不堪,當進一步問其為何而忙時,大多數人可能又是一問三不知,投資行為的變化也是如此。在這個風險市場上,我們不能終日盲無目的對市場的波動隨意展開沒有章法地操作,必須要有可行的操作計劃與規程,並嚴格執行。

在股市交易中一定要首先制定詳細周密的能應對各種情況的操盤計劃,設定切實可行的盈利目標和止損價位。計劃制定好後要嚴格執行,如果僅憑一時的感覺或衝動就盲目下單,往往會鑄成遺憾,特別是在已出現了虧損的情況下,你往往會因想儘快彌補損失而進行頻繁的操作,其結果是越操作損失越大,最終會被迫走上斬倉出局或暴倉的絕路。這方面的實例在股市交易中可以說是不勝枚舉。

(五)成功者執行原則

交易的原則很多,下面列舉一些原則,交易者可略做參考:

1、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慎重的選擇入市時機,順勢做單不可逆市;把握輸少贏多的機會,不明朗市不入;控制自己的情緒,獨立思考,冷靜分析,交易中要嚴格按照計劃當機立斷,萬不可猶豫不決。

2、只運用能夠輸掉的錢,從小額低風險買賣開始,在游泳中學游泳,虧得起多少做多少。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急流勇退,學會接受失敗。

3、堅持量力而行,留有餘地。賺錢要適時落袋為安一旦成為能獲利的股市贏家,守住獲利是門學問,規避由賺而虧, 有暴利便收手。

4、避免預測性交易,耐心等待完美的交易時機,空倉也是一種戰鬥。

(六)成功者自我控制。

任何一個成功者都有著非凡的自制力。三國時期,蜀相諸葛亮親自率領蜀國大軍北伐曹魏,魏國大將司馬懿採取了閉城休戰、不予理睬的態度對付諸葛亮。他認為,蜀軍遠道來襲,後援補給必定不足,只要拖延時日,消耗蜀軍的實力,一定能抓住良機,戰勝敵人。諸葛亮深知司馬懿沉默戰術的利害,幾次派兵到城下罵陣,企圖激怒魏兵,引誘司馬懿出城決戰,但司馬懿一直按兵不動。

諸葛亮於是用激將法,派人給司馬懿送來一件女人衣裳,並修書一封說:「仲達不敢出戰,跟婦女有什麼兩樣。你若是個知恥的男兒,就出來和蜀軍交戰,若不然,你就穿上這件女人的衣服。「士可殺不可辱。」這封充滿侮辱輕視的信,雖然激怒了司馬懿,但並沒使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改變主意,他強壓怒火穩住軍心,耐心等待。相持了數月,諸葛亮不幸病逝軍中,蜀軍群龍無首,悄悄退兵,司馬懿不戰而勝。抑制不住情緒的人,往往傷人又傷己,如果司馬懿不能忍耐一時之氣,出城應戰,那麼或許歷史將會重寫。

股票市場是一個風險很大的市場,它在創造高利潤的同時必然伴隨著另一方的高虧損,而對自己的高度自制是唯一能使你避免重大虧損從而走向贏利的不二法門。

了解更多股市資訊、操盤心法和交易系統,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C567016),免費領取牛股戰法和長、短線盈利模式一套,精準把握主力資金動向 ,解決你一買就跌一賣就漲,選股難等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fsxK2wBmyVoG_1Z6s8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