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 | 今年兩會的 「公益之聲」

2023-03-17     漢正家族辦公室

原標題:聚焦兩會 | 今年兩會的 「公益之聲」

導語:

今年是全國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起步之年。2023年「全國兩會」備受關注。

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關於公益慈善行業帶來了哪些建議、提案?公益慈善工作又有哪些新的走向?跟著善達君一起來看看:

1

全國人大代表、無錫拈花灣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國平建議優化慈善組織「雙重管理」制度

1、加快制定全國統一的慈善事業管理和促進標準,為《慈善法》和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落地執行提供參考和依據。對規模大,信譽好的慈善組織給予更多的空間,並在機構運營、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扶持。

2、建議優化「雙重管理」制度,即由民政部牽頭,進一步明確業務主管部門的「工作職責」和「工作範圍」;

3、進一步優化慈善組織的稅收優惠政策,即由民政部牽頭,在慈善信託和慈善資產保值增值方面進一步優化稅收政策;

4、進一步優化網際網路募捐的管理和服務,即民政部進一步明確和優化網際網路募捐的管理和服務,突出募捐項目的「備案」屬性;

5、著力發展社區慈善事業,讓社區基金成為服務社區善治的重要引擎,即民政部門鼓勵和引導成熟社區依託本土成熟的慈善基金會設立「社區基金」,聯合社區社會組織共享基金會的資質、人才、平台、資源等優勢,共同服務社區治理。

2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安庭:建議全方位加大公益慈善領域的反詐力度。

1、加強立法保護。結合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慈善法》工作,建議在《慈善法》中明確加強慈善活動綜合監管。

2、加強部門協同。建議民政部與公安、金融、網信、電信等有關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借鑑其他領域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成熟經驗,提出慈善領域反詐綜合方案,在實踐中不斷疊代完善。

3、依託民政部「慈善中國」信息平台,建立慈善領域反詐信息公示平台,對不法分子形成震懾。

4、加強行業聯動。加強慈善行業的培訓和交流,建立慈善行業反詐聯盟,密切互動溝通,及時共享信息,增強公募慈善組織和網際網路公開募捐平台的反詐能力,形成慈善全行業反詐氛圍。

5、建議結合現有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工作,加強媒體宣傳,加強對以公益慈善名義的新型詐騙手段的曝光。「

6、加強社會監督,鼓勵公眾、媒體對慈善活動進行監督,對假借慈善名義或者假冒慈善組織騙取財產的行為予以舉報和曝光。

3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常委、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建議加強對網際網路公益平台的集中統一管理

1、通過數字化手段加強各個相關部門對網際網路公益的有效監管,並且提高網際網路公益行業的財務公開透明度。

2、加強對網際網路公益平台的集中統一管理,建議由一個部門歸口管理,為行業發展提供穩定預期;

3、加大力度打擊網際網路公益行業的「害群之馬」;

4、在各類救災協調工作中,加強政府主導,為公益平台工作提供更多便利。

5、建議充分發揮大平台的龍頭作用,鼓勵騰訊、阿里等頭部平台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創新推動網際網路公益行業數字化,促進行業透明機制建設;

6、引導更多資金、技術、人才等進入網際網路公益行業,支持頭部平台聯合高校、職業學校等開設慈善公益類專業或課程,鼓勵更多優秀人才進入與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緊密相關的公益項目;

7、鼓勵在大灣區合作框架下加強與港澳等地的公益合作。

4

全國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積極推進慈善醫療健康發展

1、提高對慈善醫療的認識程度與重視程度,充分認識到慈善醫療在目前我國慈善領域中的重要地位,並將網絡個人大病求助納入中國特色慈善醫療範疇,通過促進慈善醫療的健康發展來帶動整個慈善事業的發展;

2、明確網絡大病個人求助平台的法律地位、監管主體及一般行為規範,為這項有益事業提供基本規範。

3、各地醫保部門可與民政部門共同牽頭,聯動相關部門、慈善組織和醫療機構,形成聯動機制,統籌促進慈善醫療發展。

5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瑞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建斌:建議減免慈善組織保值增值收益稅收

建議減免慈善組織保值增值收益稅收。目前,慈善組織的收入構成中,除捐贈收入等項目明確免稅之外,為保障慈善財產保值增值而進行的投資活動的收入仍須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

6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山東省委會主委欒新建議:將現代慈善素養培養納入學校教育目標

1、由宣傳部門牽頭建立慈善文化建設協調機制,將慈善文化建設列入文明城市、文明社區、文明單位創建內容,推動慈善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鄉村,在全社會倡導正確慈善理念。

2、由教育部門牽頭,將現代慈善素養培養納入學校教育目標,在中小學教學內容中增加慈善歷史及相關知識的普及,使慈善美德教育與學科教育緊密結合、融為一體。同時,加大校園慈善文化建設力度,儘可能多地提供學生踐行慈善理念的平台,促進校園慈善文化建設。

3、應加強慈善組織與新聞媒體的合作,加大慈善文化宣傳力度,倡導新聞媒體通過為慈善提供免費版面、免費欄目等方式進行慈善宣傳。

4、應進一步完善稅制環境,切實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積極推動提高扣除限額比例,對於大額捐贈允許延期抵扣;

5、推行捐贈票據電子化,積極完善非貨幣捐贈評估機制,鼓勵進行實物捐贈,加強慈善政策與財政轉移支付、稅收、社會保障等政策的協同。

6、應充分利用好慈善表彰活動、「中華慈善日」主題宣傳和慈善展覽會等載體,做好「中華慈善獎」評選表彰活動,擴大其社會影響;完善慈善組織信息公開制度建設,藉助網際網路大數據等工具,鼓勵慈善組織做好官網建設。

7

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福建佛學院院長、莆田廣化寺方丈、福州開元寺方丈本性法師:鼓勵有條件的宗教活動場所設立慈善類基金會

1、要加強鄉村振興事業在宗教界的宣傳;

2、要為宗教慈善賦予更多內涵,如幫助做好鄉村自然生態、鄉村衛生環境,幫助做好尊親睦鄰、尊老護幼;

3、應制度化地為先進的宗教慈善單位或個人,頒布年度「宗教慈善獎」;

4、鼓勵有條件的宗教活動場所設立慈善類基金會,規範化開展慈善活動,制度化對慈善組織進行管理;

5、對向宗教慈善單位捐贈慈善款項的愛心人士或單位,給予享受一定減免稅收的待遇。

8

全國政協委員、香江集團總裁翟美卿:鼓勵扶持公益資源 打造鄉村兒童心理健康建設生態

1、從社會層面做好心理教育科普工作;

2、重視和強化鄉村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評估、排查和服務;

3、鼓勵並扶持心理健康服務相關公益資源,打造鄉村兒童心理健康建設生態。

9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監事長呂紅兵:善遺產捐贈制度助力公益慈善繁榮發展

1、在慈善法修訂中將遺產捐贈寫入法條。規定自然人基於慈善目的將其合法所有的財產以遺囑方式捐贈給慈善組織或受益人的,適用慈善捐贈的規定。

2、出台遺產管理人制度配套機制,明確遺產捐贈中遺產管理人權利。國家民政部門牽頭制定遺產捐贈工作規範。

3、建議制定並推進實施用於公益慈善事業用途的遺產捐贈尤其是不動產、股權等財產捐贈的稅收減免制度,由受贈組織向稅務部門提出稅收減免申請,並由稅務部門依法作出批准。

10

國人大代表、國網浙江慈溪市供電公司客服中心社區經理、錢海軍志願服務中心理事長錢海軍: 完善公益類社會組織註冊審批機制

1、完善公益類社會組織註冊審批機制和專業領域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按照專業資歷、項目經驗、用戶評價等綜合維度評定等級,建立退出機制。

2、鼓勵更多個人參加社會工作職業資格評價或相關專業教育培訓,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

3、搭建專業數智化公益慈善平台,引導愛心企業、社區工作者、志願者入駐,從教育、養老、心理健康等民生關切發力,服務基層治理。

4、應該通過培育專業公益性社會組織、培訓專業技術人才、搭建專業數智化平台,進一步做大志願服務「蛋糕」,更好地解決殘疾人、孤寡老人、農村留守兒童等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

11

全國政協委員,共青團中央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黨委書記張朝暉支持社會組織吸納青年就業創業

1、要為社會組織吸納青年就業創業提供政策支持。推行高校畢業生公益創投計劃。對於吸納畢業生數量多、解決青年就業成效突出的社會組織,適當給予政策或資金支持。

2、建設市級、縣級三級社會組織創業基地,引導社會組織協同社區、社會工作、社區志願者、社會慈善資源,建立青年公益創業「五社聯動」機制。打造青年眾創空間、公益創業孵化基地與孵化器。

3、要健全社會組織人才市場體系。引導線上、線下人才招聘網站開闢社會組織人才服務板塊,引導社會組織和高校畢業生參加供需對接和交流活動。

12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財金健康產業集團腦癱兒童公益救助中心主任王川:探索設立全國腦癱兒童公益專項基金

1、完善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實現腦癱兒童全生命周期的康復救助。

2、探索設立全國腦癱兒童公益專項基金,服務於廣大兒童的健康成長,充分調動社會力量以公益慈善捐贈形式參與腦癱兒童康復救助,團結凝聚更廣泛的社會愛心力量。

13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慈善總會黨委書記孫達: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儘快增加AED

1、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儘快增加AED數量。

2、可以社會化培育和發展急救技能志願者服務保障隊伍,建立急救技能志願者服務保障隊伍,加強訓練演練,進一步提高應急救護能力。

14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市敬老院院長格西王姆:促進邊遠民族地區養老服務社會組織發展

1、建議政府根據邊遠民族地區農村實際,研究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體系,從財政資金投入、土地供給、機構落戶、人才引進培養和稅收優惠等方面制定相應的支持、獎勵和激勵政策,促進養老產業的有序、快速發展。

2、鼓勵將政府購買服務延伸至公辦養老機構管理、農村養老服務機構運營等養老服務事項中,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推動適應民族地區養老服務實際的社會組織發展。

15

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監事長黃西勤加強慈善組織防詐騙工作。

1、加大公益慈善領域反詐力度,建議由相關部委牽頭,發揮行業組織平台樞紐作用發揮其號召力和影響力,帶動全行業的防詐騙宣傳工作,進一步增加防詐騙工作覆蓋度,提升慈善組織防詐宣傳傳播力度。

2、慈善組織應該採取更主動的行動,出台詐騙防範、危機應對的相關工作指引,向大眾傳遞更多慈善的基礎知識。

16

全國人大代表、濟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山東省慈善總會會長韓金峰推動高校開設慈善管理專業。

1、引導慈善組織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加快培養一批能長期參與慈善服務的慈善實務人才、富有管理經驗的慈善管理人才和精通現代慈善專業知識的慈善教育研究人才,為慈善事業長遠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2、積極推動高等院校等加大培養慈善事業專門人才的力度,開設慈善管理專業,研究開設公益慈善事業管理、公益慈善項目管理、公益慈善營銷等專業核心課程,為社會輸送有專業特長的慈善工作者。

-END-

資料來源:善達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f61d9152ed15ff97f5f1065cc853f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