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考研調劑是考研過程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並不是每位考生都能順利上一志願高校。即便考生成績上了一志願高校初試,如果想要調劑去其他更心儀的學校,也能與院校協商來進行調劑。
但大部分情況下,考研調劑很難得到讓自己非常滿意的機會。尤其是對一志願要求比較高的同學而言,調劑很有可能只有一些二本高校能選。於是,此處便誕生了一個問題——被調劑到二本院校,是面對現實還是「明年再來」?
考研被調劑到二本,還有必要再讀嗎
本科是二本及以下的可以一試
如果自己已經得到了二本高校調劑的錄取名額,那最好還是不要輕易放棄,尤其是自己的本科是二本或及以下的高校。很多學生的一志願都要明顯比自己的本科高校高几個檔次,但現在考研競爭那麼大,一志願上岸的真不多。
二本及以下的學生即便調劑到二本高校,也並不很虧。尤其是對那些不太想二戰、學習激情不足的學生而言,調劑機會更是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考研的變數太多,即便「明年再來」,也不一定就能順利上岸。
調劑到二本院校王牌專業的學生很值得考慮
如果自己考的專業是熱門專業,或者剛好是這個被調劑的高校的王牌專業,那確實很值得一試,除非自己本科就已經是985/211高校的學生。
在就業時,985是一個檔,211是一個檔,剩下的高校大多會被歸納到同一個檔。所以,除非自己是從985/211高校掉層到普通二本,否則不必過度糾結一本二本之間的差距。一本與二本之間,更多的是要去追求專業差距。
將來打算進體制內可很值得考慮
如果大家將來的計劃是進體制內工作,那更沒有必要去糾結考研的目標高校是一本還是二本,除非自己本科就是985/211。體制內的招聘標準很簡單,如果要求是研究生以上學歷,哪怕是末流高校的研究生都符合要求。
相反,如果自己沒能獲得這個調劑的名額,沒能考上研。即便自己是top2高校的本科生也一樣沒有報考資格。所以,如果自己單純地只是想要一個研究生學歷去考公考編制,最好還是珍惜調劑的名額。
哪些情況建議學生「明年再戰」
本科期間的高校非常好
如果自己本科是比較好的211甚至是985高校,卻在考研時被調劑到了二本院校,還是建議大家二戰試一試的。這並不是歧視二本高校,而是二本院校的整體學習氛圍、資源環境與985/211確實有一定距離。
自己本科期間本來是985/211,研究生階段卻在二本高校,這種巨大的落差感很容易給予學生非常大的影響。這種影響給予學生的負面情緒,是很多人不太能扛得住的。
自我經濟和心態允許的情況下
考研是一件很費心思的事情,尤其是自己二戰想要考好一點的學校時,很多學生都會選擇脫產備考,也就是不工作全心備考。但不工作就沒有經濟來源,如果自己經濟很勉強,是會影響到學習心態的。
邊工作邊考研是一個很理想的狀態,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如此強的自覺性和自律能力,而且很多工作也是很耽誤自己閒暇時間的,難以真正保障每日的複習時間。所以,二戰之前先考慮好自己的經濟能力,做長遠打算。
考研調劑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重視搜集信息
考研是一場信息戰,尤其是在調劑的階段,比的就是誰的信息靈通快速。在練習調劑學校之前一定要查好信息再調劑,所以自己要先知道如何找到調劑信息,這些信息可以去院校研究生院官網搜索。
有的學校可能不會在自己的官網裡發布調劑公告,這時候我們可以去看院校前兩年錄取名單,看名單里擬錄取的考生編號。如果考生編號有前五位不一樣的情況,說明是有調劑考生,擬錄取名單的前五位編號對應他們原學校。
提前聯繫導師
要不要提前聯繫導師是考研時讓人糾結的一個事情,但現在主流做法都是聯繫,所以自己提前聯繫也是符合導師認知的。考研複試時不建議直接電話聯繫導師,但調劑時真的很建議打電話聯繫,調劑有時候真的就是打出來的!
除了電話聯繫之外,郵件也要跟上。郵件的內容一定要注意一定的禮儀和內容的完整性。我們要用簡短有力的語言,快速介紹好自己的初試成績、本科成績、學過的課、實力經歷、獲獎經歷等等。總之,學術背景一點要介紹。
總結:考研被調劑到二本學院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至於自己是否要選擇二戰還是面對現實,得看自己的實際情況,適合自己的其實才是最好的。
今日話題:當你面臨考研被調劑到二本院校時,你會作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