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米」瞄準百億身價!京山橋米走出新「稻」路

2022-06-07     壟上行

原標題:「一袋米」瞄準百億身價!京山橋米走出新「稻」路

在6月2號舉行的湖北優質稻米、菜籽油產業鏈品牌推介暨院士專家「515」科技服務農業產業鏈推進會上,京山橋米等13個荊楚糧油地方區域公用品牌矩陣亮相,熠熠生輝。在京山橋米品牌閃耀舞台的背後,當地走出了一條怎樣的品牌創新打造之路?

眼前這片正在移栽秧苗的田塊,是京山市孫橋鎮梭羅河村牟師傅今年新流轉的土地。這幾年,通過和當地糧食龍頭企業國寶橋米合作,牟師傅嘗到了種植橋米的「甜頭」,便開始逐年增加種植面積。

荊門市京山市孫橋鎮梭羅河村 種植戶 牟福龍:今年增加到87畝 ,2020年第一次收購價是1.55元,2021年一月份又給我們第二次結算每斤補了兩毛,補了接近2萬塊錢。

國寶橋米公司推出的這種種稻「二次結算」模式,不僅提高了他們的種糧積極性,還讓大夥腰包更鼓。

農戶願意種,又如何確保種得好?在合作的過程中,國寶橋米通過統一訂單合同、種植技術、農藥化肥、種子供應、質量收購等方式,確保原糧品種統一,品質穩定。

湖北國寶橋米有限公司 常務副總經理 韓志剛:京山橋米是單季種植,對我們公司來講是一次收購全年使用,採取訂單和二次結算的模式以後,對我們的優質良源就有了足夠的保證。

京山處於丘陵地帶,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山間泉水豐富,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造就了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京山橋米獨特的口感與品質,同時,當地糧食加工企業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不斷提升橋米的質量。

有了好原糧,企業也在不斷更新現代化加工新設備新技術,把一顆顆米白質重的橋米變成市場俏銷的好商品。在國寶橋米的新產業園生產基地,這套集稻穀收購、烘乾、倉儲、加工於一體的配套設備,全部採用智能控制系統,極大提高了出米率。

為不斷擦亮京山橋米區域公用品牌,全產業鏈推進「一袋米」工程。今年,京山市出台《2022年京山市「一袋米」工程行動計劃和實施方案,以品質提升為重點,以品牌整合為抓手,組建「京山橋米」產業聯盟,同時,京山市財政每年從國家產糧大縣獎勵資金中安排不少於2000萬元資金用於「一袋米」工程實施,通過政府引導,龍頭帶動,擦亮稻米品牌,延長稻米產業鏈,促進農戶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荊門市人民政府 副市長 劉克雄:京山橋米在2025年將以品種強農、品質強農、品牌強農來實現我們橋米產業的再上新台階,2025年我們將達到120萬畝的規模,產值實現120億,我們希望通過不懈的努力,在我們中華大地上實現北有五常大米,南有京山橋米的夙願。

記者 | 曾肖 段晉濤

編輯| 張鋆

編審 | 黃鵬

監製 | 楊斌

壟上行視頻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d01b7a522b831f271ccee4db9353b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