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挺有趣》收官:為戶外綜藝開拓出一片新的「曠野」

2023-09-02     影視前哨

原標題:《野挺有趣》收官:為戶外綜藝開拓出一片新的「曠野」

導讀:一季節目圓滿結束,《野挺有趣》在戶外活動和城市青年社交找到連接點,讓年輕人在人際疏離的普遍狀態下找到釋放自我的方式,激活社交新動力。

文|三木

江蘇衛視《野挺有趣》於9月1日正式收官。這檔青年文化社交真人秀,沒有激烈的對抗,也不熱衷享受歲月靜好,在戶外綜藝扎推的繁盛之態下,可謂別具一格,讓明星嘉賓化身為活動策劃團隊,打造年輕人的潮流打卡地,讓創意富有野趣,把曠野變成地標。

黃宗澤、李雅娟、張嘉元、張小婉等嘉賓作為活動策劃者,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制定了五場充滿創意的年輕潮酷主題活動,讓觀眾看到「出門去野」的樂趣,也讓《野挺有趣》這種別具一格的探索迎來了熱度和口碑的雙豐收。截至收官之際,《野挺有趣》全網熱搜406個,其中微博熱搜243,相關視頻累計總播放量13.41億,微博話題總瀏覽量超27.4億,#野挺有趣是E人社交局吧##工作中如何克服精神內耗#等多個話題也在持續引起熱議,人民日報點贊節目「發揮青年創意 展現多彩人生」。

從一個點子到一場活動,

戶外綜藝新的打開方式

「我們現在按照今晚的流程來走一下吧。」黃宗澤催促道。

之前只參加過音樂節的黃宗澤這一次要全程參與策劃一場音樂節,既擔心音樂節能否順利進行,也忐忑自己的唱功,「我不知道我們的能力可以有多大」。胡鴻鈞對這次演出也格外緊張,非常希望這一次演出能為大家留下不錯的印象。隨著開場時間臨近,里予家族一遍遍排練、一次次總結,希望音樂節成功。孟佳也感慨,「大家都在鉚足勁,想把這個音樂節辦好」。

相比里予家族第一次磕磕絆絆策劃的童年遊戲嘉年華,這次音樂節的準備明顯要順利很多,確立主題、為主題歌填詞、確定表演節目……短短兩天一場音樂節從無到有。暑期檔綜藝節目新品不少,也掀起新一輪戶外熱,給年輕人「搞事」的《野挺有趣》讓觀眾看到戶外綜藝的全新打開方式,從主題策劃、宣傳設計、場地搭建,到邀請遊客、現場組織,節目生動記錄一場場大型戶外活動從創意到落地的全流程。

而在這一過程中,從「被動體驗」轉變為「主動策劃」嘉賓不僅要腦洞大開想主題,也在從年輕人的角度出發,想方設法契合他們的心裡需要,甚至嘗試不同的職業領域,這樣的視角更容易看到現實生活中城市青年的不同面貌,進而構築一個更加多元真實的年輕人群像。

例如通過與愛寵管家的交流和學習,不僅讓嘉賓學習到照顧動物的經驗,觀眾也得以對寵物管家這一職業有了更清晰的認知;而在為了舉辦多巴胺舞會學習跳舞的過程中,嘉賓們也看到一群職業各不相同卻同樣熱愛舞蹈的年輕人,傳達出一種溫暖美好、蓬勃向上的生活態度……把視角放到「眼前」,節目讓觀眾關注身邊的曠野來獲得「野生」的美好,更好地認識世界,從而更享受生活。

戶外綜藝的玩法正在變得更多元、更具實操性。從開播到收官,《野挺有趣》不拘泥於流程、不局限於形式,在戶外活動和城市青年社交找到連接點,實現了針對多元議題的有益探討,圍繞活動組織過程中的深入溝通、親近交流,打開敘事空間,無論是展現當代年輕人多樣的職業選擇還是青春勵志的奮鬥故事,都為節目關注和治癒個體賦予更加真實鮮活的敘事底色。

以傳遞快樂為核心,

深度輻射當代青年的社交喜好

《2023年輕⼈社交態度報告》顯示,當代年輕人人均只有2.5個好友,有12.04%的人甚至一個知心朋友都沒有,還有超過一半的年輕人感到交友困難,社交卡頓也成為繼「社牛」「社恐」之後,又一個關於社交的新詞,再次將部分年輕人的一種社交狀態進行了概括。所謂社交卡頓,即是對社交感到焦慮迷茫的一種狀態,對陷入無效社交感到時間浪費,也害怕遠離社交而感到孤獨。

在年輕人苦於「卡頓」的情況下,《野挺有趣》打造一場「城市青年近郊的狂歡」。從組織戶外活動入手,節目構建出了一個放鬆的、自然的、開放的社交場域。參與者完全投入,但也完全放鬆,更享受完全的快樂。

在這裡,年輕人可以「重回」逝去的童年,聚在一起玩數字球、丟手絹、123木頭人、老鷹抓小雞、丟沙包等這些承載了無數歡聲笑語的童年遊戲;也盡情舞蹈,享受多巴胺帶來的快樂;或是沉浸在國風市集,感受非遺、國風、國潮等傳統文化的魅力……沒有拘謹的尬聊、只有野生的自由和放肆的撒野,不同圈層的年輕人聚在一起,讓快樂在面對面的遊戲中自然發生。

很顯然,「快樂」成為了節目的核心。發掘多種多樣製造快樂的方法,成為這檔節目創作的動力和使命。節目中的一場場堪稱大型團建的主題活動讓我們得以窺見《野挺有趣》隱藏在深層的價值選擇。所謂青年社交歸根到底,是每個青年個體的情緒選擇,在室內也好,走出去也罷,社交的最終目的一定是收穫積極向上的正面情緒。就像寵愛一夏主題活動結束後,寵物主人們坦言「今天玩得很開心」,也「認識了很多新的朋友」。

這種積極情緒,將新時代年輕人在社交上的現實需求彰顯得淋漓盡致,也讓觀眾在共情中獲得心靈慰藉,並在試圖與他人產生交流和碰撞的過程中為豐富、多維度的個人社交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不少網友看過節目後紛紛表示,「真是令人嚮往的社交模式,每個人都表現出了極大的真誠。」「看他們之間互動莫名很舒服,大家都在盡情做自己。」「人與人的相處本該如此,大家都會輕鬆很多。」

基於這樣的表達,節目用敘事再次點題:這檔節目最直接的意義,就是讓年輕人在個體孤獨、人際疏離的狀態下找到放飛自我的方式,最後在「野生野長」中獲得最本質的快樂,從而更加健康積極地面對生活。

讓大眾產生共鳴,

更多現實照拂才能更好引領

當我們重新審視「戶外綜藝」可以發現,單一的標籤已經很難概括這一節目類型的主題內核,我們需要以更豐富、更具延展性的視野,再次認識戶外,看到「走出房門」帶來的各種可能。

而從《野挺有趣》帶來的結果看,除了收穫最直接的快樂的參與者,這場「近郊狂歡」的製造者受益良多。黃宗澤每次活動之後最直接的感受都離不開「開心」二字,甚至在想到唱完最後一首歌就將與大家分開後滿是不舍,忍不住熱淚盈眶。在他看來,通過這五場活動,不僅接觸到很多新東西、認識了不少新的朋友,也拋掉了包袱,盡情展現出內心的野性。

與此同時,戶外的美好也更直接地被看見,《野挺有趣》不僅為年輕人定製的「脫宅」攻略,也以創新的節目形態提供一扇觀察當代青年人工作生活的窗口,展現更多人文關懷和時代思考,更具有現實意義。就像在收官的里予音樂節上,里予家族原創主題曲所唱的那樣,「野一下,野生野長,野很瘋狂,野孩子一樣;管他呢,刮大風了,下大雨了,也心懷希望。野一下,背著太陽,肆意奔跑,水中翻滾吧;管他呢,世界好大,年華還長,別辜負了它。」

不辜負時光,更不辜負生活。伴隨節目的播出,自由隨性的生活理念被越來越多年輕人付諸實踐,去感受生活的快樂、發現身邊的美好,更有不少年輕人真的開始走出家門、走到線下,開展真實對話和熱鬧社交。可以看到,好節目的熱度與態度不止於一時,也不是只留在節目中,而是真正被認可與傳播。

更進一步,經由五場活動打造的集藝術、潮流、野趣為一體的生態地標,也吸引了全網觀眾前來打卡,感受美麗鄉村的韻味。光明日報對此也肯定節目以青年文化創意賦能鄉村振興,發文表示「不同文化圈層的青年們在面對面的線下社交場景中盡情碰撞、充分融合、共同收穫的過程,更是他們共同為繪就『伴城伴鄉』的高質量發展圖景持續注入青春活力的過程。」

這正是這場社交實驗的再升級與再創造,基於對戶外綜藝和年輕人的洞察,《野挺有趣》真正從源頭開始,為現實中的青年社交提供可參照的空間,實現具有延展性的傳播價值;也為城郊建設搭建了市場的出口,持續激發「野外」社交層面的生命力,指明了正確且有價值的社交綜藝方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bb20f0b2f77c638fb77b252a1efea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