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球比賽中,接發球隊獲得發球權後,該隊隊員必須按順時針方向輪轉至1號位一個位置。
2、1—6年級,在運動參與領域要讓學生體驗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 。
3、小學體育課程標準構建了三個層次的遞進關係的課程目標體系,他們是課程目標、領域目標、水平目標。
4、《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必測項目有身高、體重、坐位體前屈或(肺活量)。
5、《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激勵學生積極進行身體鍛鍊的教育手段,是學生體質健康的個體評價標準,也是學生畢業的基本條件。
6、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成績評定內容有:體能、知識與技能、學習態度、情意表現與合作態度。
7、在一個相對集中的時期內,對某個練習內容進行系統學習或階段學習的教學方法稱之為單元教學。
8、2008年北京奧運會桌球女子比賽將有(團體)和(單打)兩個比賽項目。
9、《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從(身體形態)、(機能)和(素質)三個方面綜合評定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 09.9.7
10、在初中體育課教學中(技巧)、(單槓)、(雙槓)和(支撐跳躍)都屬於體操教學。
11、跳高的技術是由(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四個緊密聯繫的階段組成。
12、接力跑的傳接棒方式有(上挑式)、(下壓式)和(立棒式) 前面兩種是常用的
13、體育鍛鍊前後要做(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
14、培養體育能力的教學模式程序為引導提示、明確目標方案、探索嘗試、思考驗證、總結評價。
15、根據少年兒童生長發育的基本規律,身體各器官系統的生長發育是(不均衡)的。其中神經系統發育最快;生殖系統發育最晚。
16、課程評價包括(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和(課程建設)三方面的評價。
17、課程內容資源開發包括現有運動項目改造、新興運動項目的引用和民族、民間傳統體育資源的開發。
18、人體能量的直接來源於(糖)、(脂肪)和(蛋白質)。
19、體育與健康新課程,將根據 三維健康觀(身體、心理和社會) 和 體育自身 的特點,將課程學習內容劃分為 運動參與、運動技能 、身體健康 、心理健康 、社會適應 五個學習領域。 生物、心理、社會三維體育觀
20、新課程標準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徵,將中小學的學習劃分為 六級 水平,既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別相當於 1—2年級、 3—4年級、 5—6年級、 7—9年級、 高中學段。
21、《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規定小學一、二年級的測試項目為 身高 、體重 、坐位體前屈 三項;小學五至六年級和初中以上年級測試項目為六 項,其中 身高 、體重 、肺活量 為必測項目,選測項目為 3 項。
22、一個標準田徑場,應由兩個 平行的直道 和兩個 半徑相等的彎道 組成,跑道全長應為 400 米;半徑為 36米 ;分道最小為 1.22 米,最大為 1.25 米。
23、國際田徑協會聯合會規定,從 2003 年 1 月 1 日起,除標槍(29度) 外,各投擲項目(鉛球、鐵餅和鏈球)落地區標誌線的內沿延長線的夾角為 34.92 度。鉛球和鏈球投擲圈內沿直徑應為 2.135 米 鐵餅2.5米。
24、排球競賽規則規定,如某隊被召喚之後拒絕比賽,則宣布該隊為棄權,對方以每局的25:0比分和3:0的比局獲勝。
25、籃球進攻戰術基礎配合可採用傳切配合、策應配合、突分配合、掩護配合和快攻配合。
26、跑的速度取決於步幅和步頻,增加步頻的方法有快慢交替小步跑、高抬腿跑等。 牽引跑 原地快慢交替擺臂
27、足球運動主要用腳、頭、肩、胸等部位來支配、控制球的一項運動。
28、在跳遠教學中,一般採用以完整教學為主,分解與完整教學相結合的方法,教學重點是起跳技術。
29、排球運動基本技術包括墊球、傳球、發球、扣球和攔網
30、足球踢球正確與否,主要取決於球點(擊球的部位)、作用力的方向(擺腿的方向)、擊球作用力的大小(擺腿的幅度和速度)。
31、投擲項目的完整技術都是由握持器械、助跑、最後用力和器械出手後的身體平衡四部分組成。
32、跨欄跑的技術可以分為:起跑至第一欄技術、 跨欄步技術(即過欄技術)、欄間跑技術和終點衝刺跑技術,跨欄跑過欄技術包括起跨攻欄、騰空過欄和下欄落地三部分。
33、急行跳遠的空中姿勢有蹲踞式跳遠、挺身式跳遠、走步式跳遠三種。
34、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題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理念是「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口號、格言:更快、更高、更強 精神:互相了解、友誼長久、團結和公平競爭
35、健康是指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三方面都良好的狀態。
36、體能要素包括與健康有關的體能要素和與運動技能有關的體能要素。
37、健康的「四大基石」具體化為以下四個方面合理膳食、經常適量運動、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的心理。
38、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的評定應採用(絕對性標準 )與(相對性標準)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39、原《體育教學大綱》與《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的指導思想是增強學生體質,而後者則以 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
40 制訂運動處方時需充分考慮運動的 次數,強度和時間三個要素,使體育鍛鍊更加有針對性和時效性。
41、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42、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的培養,運動習慣與參與意識的形成 )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鍊的前提。
43、課程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學生評價是學校教育評價的核心。
44、《標準》根據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適應社會需求、素質教育和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課程特點構建了五個領域、三個層次的課程目標體系。 課程目標 領域目標 水平目標
45、《標準》以(目標)來統領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各地、各校和教師可以選擇多種不同的內容、採用多種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達成課程的學習目標。
46、在實施《標準》時,要全面關注五個學習領域的目標,特別要加強對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這兩個新的學習領域的研究,以促進課程目標的實施。
47、《標準》所要求的教師教學評價,是指對教師專業素質和課堂教學兩方面的綜合評價。
48、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按層次將教學內容設計為精學類教材、簡學類教材、介紹類教材、鍛鍊類教材四類教材層次。
49、體育與健康課程價值主要表現在增進身體健康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進社會適應能力、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四個方面。
50、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徑為 體育與健康課堂常規 、體育與健康教材內容、課的組織教學、突發事件處理。
51、國家、地方、學校 三級課程管理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貫徹落實的保證。
52、體育與健康課程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的依據是 根據「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根據水平階段的學習目標 、 根據學生的不同的需求。
53、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選擇內容的基本要求是健身性 、科學性、興趣性、實效性、簡易性、 地域性 。
54、體育與健康課程確定教學內容時數比例的原則是 實踐性、靈活性 、綜合性。
55、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分組的主要形式為 隨機分組、同質分組、異質分組、合作型分組 、幫教型分組、友伴型分組
56、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要求學生運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創造性學習、探究式學習、延伸性學習、信息化學習、評價式學習等七種學習方式進行學習。
57、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評價的目的是 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與表現,以達到學習目的的程度、 判斷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並改進教學、 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個性的機會,並鼓勵和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 、 培養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的能力。
58、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生成績評價的內容為 體能的評定、知識與技能的評定、學習態度的評定、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的評定四個方面。
59、體育與健康課程資源包括 人力資源、體育設施資源、課程內容資源、課外和校外體育資源、自然地理資源、體育信息資源 六個方面。
60、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安全教育始於水平二的運動技能領域。
61、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三中運動技能 領域開始要求學生從觀看體育比賽中獲得運動基礎知識的。
62、敢於進行難度較大的體育活動是從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三中心理健康 領域中開始要求的。
63、使學生指出在體育活動中不道德的行為是從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四中社會適應 領域開始要求的。
64、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鍊習慣是從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五中運動參與領域開始要求的。
65、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對弱者的尊重與關愛是從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 三中 社會適應 領域開始要求的。
66、通過體育活動樹立學生的自尊自信是從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四中心理健康領域開始要求的。
生態體育:體育場館園區小鎮綜合體投資設計運營規劃,康養文旅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發展智慧升級。
免責聲明:【生態體育】圖文來自於網絡,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目的,如有標註錯誤或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生態體育及時更正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