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自成最終奪了天下,結果會不會比清朝好一些?

2022-06-18     楓葉談古今

原標題:如果李自成最終奪了天下,結果會不會比清朝好一些?

中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歲月中,這片大地上發生許多次的戰爭,也經歷過和平時代,因此有了朝代的變更,也有了豐富多彩的中國歷史。而在所有的朝代里,距離我們最近的便是清朝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對於清王朝的滅亡,對於清王朝最終走向了沒落,並成為西方列強,甚至是日本侵略者欺負的對象的事情,人們一直耿耿於懷。在這樣的心態支持下,人們發出疑問,倘若當時奪得天下的是李自成,結果會不會比清朝好一點呢?對此,我們需要從多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從思想方面而言,漢族人在大多數朝代都是尊崇儒家學說的,因此人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受到儒家學說的影響。也就是說,倘若李自成最終一統天下,那麼當時的剃髮令、奏銷案、哭廟案以及強制實行官紳一體納糧等事情都大機率不會發生,而國家的發展自然有可能會比清王朝更好。

其次,對於滿族人而言,他們知道自己成功問鼎中原,憑藉的是一時之力,憑藉的是暫時的優勢,倘若不壯大自己的勢力,倘若不管控天下漢族人的想法,那麼他們的皇位是很難坐穩的。因此清朝皇帝進入了中原之後,為了壓制漢族人的勢力,為了更好地融入漢族人的生活,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倘若是李自成一統中原的話,這些都大機率不會發生,而國家發展壯大的時間也就更久,更容易獲得更繁榮的社會局面。

同時,李自成對待外國傳教士的態度與清王朝大為不同。李自成在西安的時候,對傳教士是非常友好的,當他知道下面官員逮捕了來華「闡明真教」的時候,便立馬下令釋放,並且要求軍隊不能夠打擾他們的生活,甚至還派人去對教堂進行了保護,還在門口寫了一個告示牌:勿擾湯若望。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李自成進入了北京之後,湯若望受邀去見了大順的將領,並曾經一度利用自己的身份保護了不好的優秀人物,比如陳名夏。而這樣的態度,與清朝的高高在上截然不同。也就是說,在某種意義上,李自成建立的大順王朝,更有可能趕上西方工業革命的快車,也更有可能會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最後,相較於清王朝而言,大順王朝受到儒家學說的影響更大,因此對於軍事的追求程度就遠遠不如清王朝。換句話而言,或許大順王朝的軍隊建設會吸取明朝的教訓有所加強,但是絕對不可能像大清王朝這般重視,畢竟滿族是馬背上的民族。而這樣的局面也就造成了,大順王朝倘若問鼎中原,很難獲得清朝那麼大的疆域範圍。

因此,大順王朝和清王朝,無論哪一個成為最後的贏家,其實都是有利弊的,而這也是國家發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重要緣故。畢竟沒有一個王朝,是可以永久昌盛的。

參考資料:《明史》、《清史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a7e48fe49a7a6c3a103ba0eb8a0e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