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國產劇,常常會令我們蒙羞,只因為爛劇太多,罵都罵不過來。
但是國產歷史劇不一樣,月月有驚喜,年年出爆款,當真是好不風光。
也許,這跟我們浩瀚的歷史煙雲息息相關。
畢竟,神州大陸,自古便是文明大國,天下大勢也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特別是離亂的時代,總能誕生出數不盡的風流人物,粉墨登場,彼此爭霸。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多少英雄好漢,開天闢地。
那些追隨王者們將士們,更是如同夜空的群星,一般的璀璨奪目。
而是近期,一部歷史大戲橫空出世,它便是當下引人注目的《九州·縹緲錄》。
九州大陸,本就是架空虛構,但它的世界觀基礎主要還是來自於我們的歷史。
論及文明結構,更像是春秋戰國時期,所謂的大胤皇帝,更像是天下共主。
四海八荒都是裂土封王的諸侯,各有各的軍團。
皇帝只是天下的仲裁者,至於地方上的實權,則在諸侯們的手上。
所以我們會看到,離國國主嬴無翳,率領大軍入京,都遇不到像樣的抵抗。
為什麼?相比較和霸主抵抗,諸侯們不如自保實力,各掃門前雪罷了。
所謂的白氏皇族,在嬴無翳的這樣的強大諸侯眼中,不過是牽線木偶罷了。
其實嬴無翳在歷史上是有原型的。
根據江南的說法,他更像是曹操和織田信長的合體。
他之所以登上諸侯的位置,靠的是武力,射殺了親哥哥,這又和李世民類似。
這便是歷史架空的好玩之處,越是歷史控,越是覺著好玩,可以無限結合。
這是個沒有秦始皇的時代,天下還沒有真正統一,封邦建國成了基本制度。
九州的歷史倒是與中世紀的歐洲頗為類似。
有句話說的極好,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說的就是領主制度。
放眼九州世界,一個個諸侯,不就是歐洲中世紀的大領主嗎?
但從物質基礎看來,其生產力水平更像是唐宋的經濟水準。
劇中提到的下唐國,其設定應該是來自歷史上的南唐。
南唐的太子也叫煜兒,怎能不讓人想起那個詩詞天才李煜呢?
一座南淮都城,當真是山溫水軟,特別的養人,江南的風情由此可見一斑。
而劉昊然飾演的阿蘇勒呢,看的出來,原型就是鐵木真。
蠻族青陽部大君的小兒子,未來是要繼承偌大的家業,這不就是托雷嗎?
而其深入東陸當了人質,倒是和當年的阿提拉入質羅馬十分類似。
也就是說,江南在阿蘇勒的身上,融合了至少三位歷史大人物的特質。
如此看來,九州世界裡的人物,幾乎都有歷史原型,堪稱是一曲狂想啊。
大家應該注意到了,劇中也用到了很多古姓氏,比如拓跋,這也值得玩味。
總之,這部國產劇啊,滿足了我們諸多關於歷史的幻想。
如今追到28集,劇情也進展到了一半,才敢斷定,這部國產劇值得一看。
雖然不至於成為一代神劇,但要說爛尾,那也是絕不可能。
想必,也只有歷史悠久的我們,才能玩轉這樣的歷史狂想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