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一部關於香港電影史的書籍里,都有對成家班、洪家班濃墨重彩的描寫,如果沒有洪金寶、成龍、林正英等人的搏命精神,香港電影也就不會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迎來煌煌盛世。翻開1980到1990年的香港票房榜就會發現,幾乎每一年的「十大最賣座港片」里,都有成家班、洪家班的作品,有些年份還有好幾部。在香港電影成就的這群「武人」中,成龍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在電影圈半個世紀的打拚經歷,已成為世界影壇的一段傳奇。而在大洋彼岸,有一位動作明星也鑄就了一段不朽傳奇,這個人就是史泰龍,在某種意義上,他是比成龍「更能堅持」的動作巨星。
近日,由史泰龍主演的電影《第一滴血5:最後的血》曝光了首款預告片。「第一滴血」系列是史泰龍的代表作,首部於1982年上映,影片講述一名參加過越戰的美國大兵退伍後回到家鄉的小鎮,卻遭到當地執法人員的羞辱,從而奮起反抗的故事。陷入絕境的孤膽英雄、強烈的「反戰」情緒、驚險的動作場面等等,都讓這部電影魅力無限,影片在當年票房大賣,成為史泰龍繼「洛奇」系列後最知名的作品。三年後的《第一滴血2》是1985年的北美票房亞軍(那一年的冠軍是《回到未來》),票房高達1.5億美元,是整個系列的峰值。《第一滴血3》於1988年的暑期檔上映,賣了5300餘萬美元,還算差強人意。
2008年,時年62歲的史泰龍又拍了《第一滴血4》,他在片中帶領一幫僱傭軍,跟某敵國部隊「大打出手」,當時就有很多媒體和影迷感嘆史泰龍的「玩命」精神。讓人意想不到的是,11年後,73歲的史泰龍又帶來了他的《第一滴血5:最後的血》,影片中,美國軍方通過秘密試驗研製出了沒有情感的「生化戰士」,蘭博(史泰龍在片中角色)得知消息後,決定利用自己手中的武器——弓箭和軍刀,除掉這些「殺人機器」。首款預告片中除了有不少爆破場面外,還有史泰龍獨自一人與數十人的對戰戲,看來他確實比成龍更不服老。
我們從《第一滴血4》和《第一滴血5》的拍攝,就可以看出史泰龍對動作電影的堅持。史泰龍在20多歲進入影壇,晃蕩了幾年,一直沒找到自己的銀幕定位,年近30歲時,他終於寫成了《洛奇》的劇本,在經歷了一番波折之後,這個劇本終於被搬上銀幕,並引起轟動。《洛奇》成就了史泰龍,也確立了史泰龍動作明星的身份,40多年來,他極少拍「非動作片」,翻開史泰龍的履歷,他參與拍攝的「非動作片」比例,可能比成龍還要低。
史泰龍對動作電影的執著是超越年齡的,他在60歲時拍了《洛奇6》、62歲時拍了《第一滴血4》、66歲時拍了《赤警威龍》、67歲時拍了《金蟬脫殼》和《旗鼓相當》、71歲時拍了《金蟬脫殼2》,此外,他還在64歲時開始「攢局」,喊來傑森·斯坦森、李連杰、施瓦辛格、龍格爾等大牌製作「敢死隊」系列,讓這些漸漸老去的動作明星重新集結,觸動了無數影迷的懷舊神經。
《第一滴血5》將於今年9月20日在北美上映,內地大機率會引進。除本片外,史泰龍的未來片單里值得一提的影片還有《金蟬脫殼3:惡魔車站》,內地動作明星張晉將出現在這部電影里。(撰文:牛進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