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尋「新路」:引流財富管理

2022-09-21     華道視界

原標題:信用卡尋「新路」:引流財富管理

上市銀行中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多家銀行累計發卡量較2021年年末增幅放緩,大都低於5%;在交易額方面,已有多家銀行同比增長為負值。

這是銀行信用卡業務過去三十多年所未曾經歷的一幕。曾幾何時,零售轉型成為銀行業共識,而信用卡則是零售轉型的重要抓手,各家銀行紛紛布局跑馬圈地,而如今,這一「轉型」的重要抓手增長疲態已現,也不得不面臨「轉型」了。

未來,信用卡轉型何去何從?銀行如何找尋發展新方向?

新轉折:由「量」轉「質」

「早在21世紀初已提出『零售是銀行的未來,信用卡是零售的未來』,並持續疊代向零售轉型之路。」易觀分析的報告稱,此次轉型奠定了招行邁向「零售之王」的基礎。2009年,招行開啟「二次轉型」,信用卡成為其零售板塊的三大尖兵之一。

經過跑馬圈地之後,目前信用卡形成了較為穩定的行業格局: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7家銀行累計發卡量超過1億(農行未公布累計發卡量數據,以2021年中期報告中的數據作為參考,累計發卡量1.4億張;廣發銀行2021年年報披露累計發卡量超過1.01億張),平安銀行、交通銀行、等5家銀行累計發卡量在5000萬至1億之間。

「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卡數量、客戶數量、市場占有率或者市場排名等作為單一或者主要考核指標。」今年7月初,銀保監會、人民銀行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顯示,對單一客戶設置本機構發卡數量上限,並強化睡眠信用卡動態監測管理,嚴格控制占比。

「當前我國信用卡競爭格局已從高速發展階段逐步邁入成熟階段,信用卡業務也面臨轉型突破,須以更加規範的經營管理,尋求高質量發展。」一位股份制銀行信用卡中心管理者向經濟觀察網表示,隨著信用卡監管新規的出台,行業轉型勢在必行。同時,在疫情反覆、經濟下行的時期,與國民消費息息相關的信用卡業務面臨更多的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對於發卡行的綜合經營能力,提出新的挑戰,環境的變化也迫使發卡行積極轉型,創造新的發展空間和經營方式。

新方向:財富管理

「客群深耕成為存量競爭時代的必修課。在存量客戶中做好精細化管理、個性化精耕是零售銀行制勝關鍵。」麥肯錫的報告顯示,規模增長不再是成功的唯一標準,隨著變革步伐的加快,未來3-5年成功的大型銀行在占領核心市場的同時,還將展開跨界競爭,諸多小型機構只能掙扎求存。對單一客戶設置本機構發卡數量上限。強化睡眠信用卡動態監測管理,嚴格控制占比。

如何深耕客群?各家銀行的策略不盡相同。

「打造全量個人客戶生活服務平台。」工行中報顯示,打造全量個人客戶生活服務平台。圍繞「身邊生活、信賴推薦、積分權益、輕簡金融」的定位,全面推進工銀e生活平台建設,為用戶提供便捷、高效、優享的生活服務體驗。

銀行零售業務傳統的主要收入來源是資產業務,比如貸款或信用卡分期,當前已開始轉向財富管理。如招行拓展大客群,持續推進零售客群中財富產品持倉客群的占比,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招行零售客戶數1.78億戶(含借記卡和信用卡客戶),其中財富產品持倉客戶數4074.86萬戶,較上年末增長7.84%,金葵花及以上客戶數402.36萬戶,較上年末增長9.58%。

信用卡的轉型也被銀行賦予了新的探索使命。從消費金融到財富管理,已成為部分銀行信用卡業務新著力點:以信用卡作為銀行業務入口,為其他業務,尤其是財富管理引流。

招行、平安、中信、興業等銀行半年報透露,信用卡業務正在通過綜合化經營破局,將強化信用卡貸款產品的數字化經營能力,加強消費金融業務與財富管理業務、基礎零售業務的聯動,深化客戶綜合化經營。未來,信用卡將可能為領先零售銀行綜合化經營提供更多的想像空間。

2021年,招行提出「大財富管理、數字化運營和開放融合」3.0模式。招行半年報顯示,構建大生態,通過業務融合,打造條線和業務單元之間相互促進的「飛輪效應」,為客戶編織豐富的生態場景。零售「一體」飛輪方面,深入推進借記卡和信用卡的融合獲客、融合經營,信用卡客戶中同時持有招行借記卡的「雙卡」客戶占比63.25%,較上年末提升0.64個百分點。

平安銀行在今年半年報中明確表示其首要目標是財富管理。

「對同一個客戶在年輕的階段,我們通過消費金融信用卡幫助他們解決住房、購車、消費等實際需求,隨著客戶財富的積累,我們為客戶提供專業資產配置服務,做好財富的保值增值。當客戶有家庭、有後代,我們還可以及時提供教育、醫療、財富傳承等多元化服務。」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認為,隨著信用卡持卡人客戶的價值向上躍升,為財富級客戶源源不斷輸送活水,從客戶角度打通消費金融、財富管理的金融服務的銜接循環,銀行將呈現一張均衡健康可持續的經營。

「基礎零售今天給我們的財富管理輸送客戶。」平安銀行行長特別助理蔡新發稱。

而中信銀行正基於「新零售」戰略,從信用卡特色場景出發,打造零售融合的財富管理服務特色平台,推動零售客戶向財富客戶轉變。中信銀行認為,「新零售」時代,居民資產配置多元化,向金融資產逐步轉移,對於資產投資有了新需求;金融資產的凈值化和居民投資的公募化趨勢明確並不斷加速,客戶投資增加新的難度;Z 世代的快速成長與人口老齡化的雙重疊加,財富管理需從單純資產配置向全生命周期管理轉變。

為此,中信銀行啟動個貸客戶綜合經營,推進借記卡信用卡「雙卡融合」,構建信用卡客戶特色財富管理服務體系,推進無限卡與私人銀行權益、資源、團隊融合。今年上半年,中信銀行信用卡業務場景下的財富管理實現新突破,其中,理財銷售額達84億元,同比提升57%。

「未來,中信銀行信用卡將加速融入全行『新零售』發展戰略,加大集團協同力度,堅定推動『輕型化、數字化、生態化』發展新模式。」中信銀行信用卡方面表示,具體而言,一方面從信用卡業務全場景出發,為客戶全面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拓展「生活+金融」生態圈,充分發揮該行零售業務「排頭兵」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持續科技進階,開拓前沿技術在金融科技的應用,以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前沿技術能力貫穿產品、營銷、風控、運營等業務全旅程,發揮信用卡在數字化轉型發展中所承擔的「先鋒隊」角色,成為賦能增長的新引擎。

興業銀行也瞄準了財富管理。該行信用卡App「興業生活」面向零售客戶,搭建高頻、易用甚至包含車、房買賣在內的金融與非金融生活場景,打造獨具特色的一站式生活服務與金融服務平台。興業銀行正加強場景連結、流量導入與生態共建,以打造線上財富銷售平台為方向,加快推進錢大掌柜、手機銀行、興業生活、興業管家、銀銀平台各線上渠道之間互嵌互通。

在新方向探索路上,誰會占得先機呢?

文章來源:經濟觀察網

作者:胡群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大灣區首家金控落定!歷時9個月,招商金控正式揭牌

不良率增至5.19% 部分中小行受困聯合貸

大家都在看

央行: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 0.57 張,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 842.85 億元

明星代言人塌房銀行跟著遭殃,虛擬數字人或成未來品牌營銷新利器

破解銀行半年報背後的金融科技密碼!

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大揭秘

工行、農行宣布,取現方式巨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9a81a700be3e3539e89ad729794a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