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市場「恢復」之見:喧囂之後,還需冷靜面對

2023-06-25     品橙旅遊

原標題:端午市場「恢復」之見:喧囂之後,還需冷靜面對

【品橙旅遊】在此前預計全面恢復的端午市場,情況到底如何呢?

此前,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數據顯示,今年端午假期旅遊人次有望突破2019年同期水平,達到1億人次,但是以周邊游和近程游為主。

而航旅縱橫大數據顯示,端午假期期間,國內航線計劃執行航班量超過47000班,比去年同期增長約1.8倍;出入境計劃執行航班量超過5000班。截至6月19日,端午假期國內航線的機票預訂量超過300萬,比去年同期增長超2倍;出入境機票預訂量超過30萬。機票預訂量同比翻倍,反映出航空市場的旺盛需求和復甦態勢。

6月24日晚,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端午假期旅遊數據顯示, 全國國內旅遊出遊1.06億人次,同比增長32.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2.8%;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73.10億元,同比增長44.5%,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4.9%。

分析數據可以看出:「人從眾」模式再次顯現,旅遊收入快速恢復。貴州某旅行社負責人表示:一日游太火了,端午節期間施秉一個縣單日遊覽人數破萬人次。內蒙古數據顯示,假期首日A級景區遊客超70萬人次。

除了人多,今年端午還有哪些特點?

國內游市場風頭無倆

端午假期時間僅有三天,雖然借假也可以實現出境長線遊覽,但中國消費者仍然優先考慮在中國國內度假。

摩根大通香港股票研究聯席主管兼亞洲基礎設施、工業和運輸研究主管Karen Li表示:「我們認為,中國的重新開放預示著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的國際航班連接將恢復、出境游將復甦。」「中國國際旅行的全面復甦預計將在2024年實現。」

而據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端午假期前兩天,全國生活服務消費額較上年同比增長60%,跨地市遊客日均消費同比增長190%,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等城市消費規模位居全國前五。其中,住宿類和旅遊景點類的消費規模增速較高,同比增長均接近200%。

去哪兒數據顯示,2023年端午假期,國內熱門城市機票預訂量超過2019年同期二成 ,國內熱門城市酒店預訂量超過2019年同期1.6倍。據稱,今年端午,是近五年來的「最熱端午」。

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肖鵬表示:「在5月下旬發布《2023年端午假期旅遊預測報告》中,去哪兒通過『距離近、花銷少、不擁擠、漲價少、住得好、美食多』六項標準,篩選可能成為『下一個淄博』的城市,很遺憾,在端午前並未有現象級爆紅城市出圈,但我們也觀察到,有更多城市重視城市文明與市場公平透明,舉辦音樂節、豐富夜經濟吸引年輕人,增設衛生間、垃圾桶、路牌等公共設施……簡而言之,更像我們心中的那個『淄博』了。從去哪兒數據來看,暑期預訂已開始,這些為提升旅客體驗而做的努力,終將開花結果。」

即使長線游,現在的遊客依然青睞國內線路,「請三休八」的工作黨疊加中高考結束後的學生出遊群體,拉動長線游目的地消費。據途家數據顯示,阿勒泰、伊犁、萬寧、烏蘭察布、喀什等地民宿預訂量同比2019年增長超10倍。

傳統文化活動豐富

端午節作為傳統節日中的民俗大節,素有吃粽子、拴五色絲線、飲雄黃酒、賽龍舟和懸艾葉菖蒲等習俗。端午節期間,賽龍舟、龍舟漂移等關鍵詞頻登熱搜,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民宿房東也各顯神通,推出多種民俗體驗活動,讓民宿不止於住宿。

廣東民宿主推龍舟觀賽,佛山「有樹小院」近日的房間均已經客滿,「客人都是來看龍舟賽的。」房東表示。據了解,有樹小院距離佛山疊滘龍舟漂移大賽賽區較近,疊滘龍船漂移最為出名,其賽道狹窄,只能單船競速,船身長超25米,四五十人一條龍船,稍有不慎就會翻船落水,驚險又刺激。有樹小院為客人提供龍舟比賽和訓練觀看攻略和交通指南。

攝圖網

京郊民宿則推出水槍大戰、包粽子、縫香包、編艾草花環等民俗活動。據了解,截止6月24日,途家平台標籤或描述含「龍舟、粽子」等關鍵詞的民宿數量是2019年的4.9倍,端午期間相關民宿預訂量同比2019年增長3.8倍。

「為了迎接傳統節日端午,村裡專門舉辦了『栗花溪谷·尋粽葉包團圓』的民俗活動和自然研學活動,吸引了青年大學生以及家庭遊客前來參與。」北京懷柔區渤海鎮四渡河村第一書記王天宇表示,村子毗鄰慕田峪長城、紅螺寺、雁棲湖等景點,具備發展京郊民宿的天然優勢,隨著各項文旅基礎設施的搭建,村內民宿發展日益壯大,目前已有35家,而且很多都是年輕人主理的民宿。

在江西新余寬心小鎮中能感受到濃濃的端午氣氛,古典舞、射五毒、點雄黃、非遺項目展示等沉浸式體驗讓遊客流連忘返。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善於拿捏年輕人的拈花灣不僅推出經典的禪行表演,還針對年輕人推出了超大規模孔明燈演出,著漢服的年輕人在浪漫的夏夜來一場穿越之旅,隨手一拍,都是絕美大片。

此外,「村BA」「村超」等熱點賽事,也讓全國遊客感受到多彩貴州的魅力。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端午假期,貴州的旅遊熱度上漲明顯。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為例,端午假期的旅遊訂單量較去年同期翻倍增長,廣州、重慶、成都、深圳、長沙等異地遊客占比居多。

「最熱」之下還需冷靜

造成今年端午創新高的「熱度」,有分析認為,是多種力量的疊加。

旅遊資深專家高舜禮對品橙旅遊表示,今年「陪考生出遊」的現象「助力」了端午市場的推高。2023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達1291萬人,比去年增加98萬人。全國中考人數約1600萬,也超過去年人數。在分數尚未發布之時,利用端午節居家陪考生出遊放鬆,是千百萬家庭的共同心愿,進一步推熱了端午市場。

同時,他指出,極端天氣會影響出遊。據全國氣象預報,21日至25日期間,我國南方的江南大部、雲貴高原、華南西部等將迎來暴雨和大暴雨;我國北方的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北部、山東、遼寧西部等地將有35~39℃高溫天氣,中國氣象局於6月23日9時對北京啟動高溫四級應急響應。不論是暴雨天氣,還是極限高溫,都會對自駕游和露步行者,增加旅遊安全事故的風險,大幅降低旅遊舒適度和滿意度。

專家建議,端午假期只是全年假日的諸多節點性的時間刻度,它的高企或平平,能夠一定程度反映旅遊市場恢復的走勢,但未必能說明更多一些的利好與暢想。現在有一種簡單化的傾向值得注意,就是動輒拿2023年的旅遊接待數據與2019年做對比,一旦高一些就認為已經恢復了,進入好的發展軌道了。這種論點經不起做深入推敲。

「天下人都知道,2023年與2019年的之間還有3年,若一下子把它們忽略掉,難道就能夠直接對接到2019年嗎?即便大家都健忘,那麼,這三年間旅遊產業和旅遊企業所遭受的創傷,也可以加以忽視,就會自然而然地痊癒了?如果不是的話,怎麼能夠只憑數字就斷言恢復呢?」高舜禮說。

他直言,需要業界保持清醒的是, 旅遊市場的數字並不等於旅遊產業的實際,一個時間節點的情況也不等於全國總體的發展形勢,端午節旅遊出遊情況再好也不等於旅遊產業就已經恢復了。

他認為,講旅遊市場,必須看到它的多面性,既要看消費方,也要看供給方;既要看接待人次,也要看旅遊花費。如果說,出遊人數總量不小,但主體以周邊游居多,花費也沒見明顯增長,這樣的旅遊質量就難以閉著眼睛去說好。再者,對以短程為主的周邊游,包括做統計的研究者在內,不應該有時候也混淆旅遊與休閒的界限,例如,把年人均出遊4.37次,說成是國人年均可出去「玩兒」4次多,這就混淆了旅遊的專業與世俗概念的界限,很容易把端午期間居民的周邊休閒,當作旅遊也統計進來。這對普通百姓來說,搞不清楚旅遊的邊界不是什麼問題,但作為旅遊業界的職業人士,則可能會影響人們對其專業背景、職業素養和工作操守的評價。一旦這樣子,可能就不大好「玩兒」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91d97597abbcfb806c5e0f00703a8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