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監管不斷升級致使醫用敷料行業集中度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2023-08-20     普華有策

原標題:醫療器械監管不斷升級致使醫用敷料行業集中度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醫療器械監管不斷升級致使醫用敷料行業集中度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1、醫用敷料介紹

醫用敷料的全稱是醫用衛生材料及敷料,是我國低值醫用耗材的第二大細分領域,占比約21%。狹義醫用敷料是覆蓋於創、傷口表面的臨時醫用材料(傷口覆蓋物),其主要作用是在傷口癒合恢復過程中可替代受損皮膚起到暫時性屏障作用,避免或控制傷口感染,提供有利的修復環境和促進創面癒合。此外,廣義的醫用敷料突破傷口護理產品的概念,還包括手術室感染防護和醫用防護產品等。隨著全球經濟穩步發展及居民醫療消費的增長,國內外醫用敷料行業呈現穩步發展趨勢。

2、醫用敷料行業發展情況及特點

(1)醫用敷料產品是醫療健康消費的剛性需求,市場規模穩步提高

全球醫用敷料市場因產品剛性需求屬性,總體規模基本保持穩步增長狀態。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突出和由此帶來的潰瘍、褥瘡等病症患者的增加,全球醫用敷料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近年來,我國醫療資源逐漸豐富,醫療保障力度逐漸加大,基礎醫療設施建設加快,居民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識不斷提高,醫用敷料市場亦隨之迎來快速發展時期。隨著國內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大型醫用敷料出口企業紛紛加大了國內市場開拓力度,國外廠商也逐步推行中國市場的本土化策略。

(2)傳統醫用敷料產品占據行業主導地位,高端產品需求持續升級

傳統衛生材料及敷料是以護理用品、手術感控產品、生物防護用品、低價值的醫用敷料產品等為主要代表;新型醫用敷料材料是以透明薄膜敷料、凝膠/水膠體創面敷料等產品為主要代表。就我國而言,目前傳統醫用敷料在國內醫用敷料行業占比超過80%,牢牢占據著主導地位。產品主要以棉、紗布、無紡布等傳統醫用敷料為主。新型醫用敷料雖然相對於傳統醫用敷料在功能性上具有顯著優勢,逐漸被市場認知,但就需求端來看,由於新型醫用敷料材料價格昂貴且在醫療體系中覆蓋有限,整個市場尚處於培育階段。

得益於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對美觀、舒適的追求,使得人們對醫用敷料的使用感受和品質要求逐步提高,傳統醫用敷料產品中僅具有隔離、防護作用的低端產品市場需求逐步放緩,而兼具抗菌、抑菌、防褥瘡等功能性並有助於提升使用者舒適度的高端產品需求將日益增加。

(3)生產商、品牌商形成地域分化,產業鏈持續轉移

全球醫用敷料行業中,生產商、品牌商形成地域分化,產業鏈持續轉移,代工生產商多集中於發展中國家,大型跨國品牌商多位於已開發國家。

由於經濟水平較為發達,居民醫療保健意識較強,人口老齡化趨勢更為明顯,美國、歐洲和日本等發達經濟體是全球最主要的醫用敷料消費市場,並且憑藉著技術、人才優勢,上述國家和地區擁有眾多全球知名的大型醫藥跨國企業,涵蓋的業務類別和產品種類繁多,產品銷往多個國家和地區,品牌和企業知名度及市場占有率較高。涉及醫用敷料領域的國際知名醫療器械公司包括美國麥朗、3M公司、瑞典墨尼克、英國施樂輝、丹麥康樂保、美國康維德等。

自20世紀90年代至今,隨著已開發國家的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大型跨國醫療器械公司逐漸將醫用敷料中勞動力需求較大、技術含量較低的傳統傷口護理產品(例如紗布、繃帶)的生產環節轉移至亞洲、南美等地區和國家,保留研發和營銷環節,在市場上以自主品牌進行銷售。憑藉人力成本優勢和產業鏈優勢,中國承接了此輪產業轉移浪潮,逐漸形成了一批為國際大型醫用敷料品牌商從事貼牌生產(OEM)、以出口為主的醫用敷料生產企業,包括奧美醫療、振德醫療、健爾康醫療等。

近年來,國外醫用敷料產業向價值鏈的高端環節轉移,不斷利用自身的品牌和渠道優勢擴大終端市場的占有率。而隨著國內醫用敷料市場需求的日益擴大,以及具有更低勞動力成本的東協國家如越南、泰國等介入國際傳統醫用敷料市場,國內醫用敷料生產企業將趨向於重新將視野轉回本土市場,加大國內消費市場的開拓,並著手將生產端向人力成本更加低廉的泰國、緬甸、越南等國家轉移。

(4)行業參與者眾多,頭部企業憑藉規模化生產和客戶粘性優勢持續提升市場份額

由於布局國外市場需資質認證、渠道鋪設等壁壘,因此已開發國家自有品牌准入門檻較高,國內企業多以OEM/ODM代工起步,主要以生產為主。國內醫用敷料生產企業具有明顯的「多、小、散」特點,企業數量眾多,但上億元級別的企業數量較少。根據統計,中國醫用敷料行業生產企業數量約6,000至6500家。其中僅30家左右生產企業年產值超過1億元,占所有生產企業0.5%左右;80%左右的生產企業年產值不足1000萬元,市場集中度低。

3、行業技術水平及技術特點

在原材料環節,隨著市場對產品需求的不斷更新,行業內產品升級趨勢明顯,我國原材料由簡單加工的傳統棉紡布材逐步趨向於以柔軟無紡布和復合化纖材料製成的功能性敷料,生產出的護理產品的功能由基於乾燥環境下的促進傷口癒合轉變為濕潤環境下的促進傷口癒合。與傳統純棉機紡織品相比,無紡布敷料製品塵埃過濾性更高,術後感染率更低和消毒滅菌更為方便。因此,未來功能性更強、療效更高的醫療衛生紡織品將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代表著行業的技術發展方向。

在生產技術環節,由於醫用敷料大量工序需要人工參與,整體行業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生產水平較低。隨著國內機械製造能力的提升和工業物聯網的普及,行業內大型生產企業利用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和技術積累,不斷對醫用敷料的各個生產環節進行機械化、自動化甚至是智能化改造,逐步在更多的工序環節減少人工參與,以提高整個行業的自動化生產水平。

4、行業特有的經營模式及行業的周期性、區域性和季節性特徵

(1)行業特有的經營模式

我國醫用敷料行業基本上採用境外銷售為主、境內銷售為輔,且境外銷售採用OEM的經營模式,部分企業正在向ODM和自主品牌銷售轉變。這種模式被行業內的主要企業廣泛採用。

(2)行業的周期性、季節性和區域性特徵

1)行業的周期性

醫用敷料是重要醫用衛生材料,無論經濟發展狀況如何,為保障人們健康生活,行業的需求仍保持旺盛,呈現一定的剛性需求特徵,行業受宏觀經濟波動影響較小。因此,醫用敷料行業無明顯的周期性。

2)行業的季節性

醫用敷料主要應用於傷口護理、患者護理、手術及外科等方面,終端消費者一年四季均保持穩定需求,無明顯季節性,國內生產企業受中國傳統春節影響,通常在每年一季度產量和出貨量會有一定減少。

3)行業的區域性

醫用敷料行業的需求和發展狀況與醫療發達程度、人口密集程度及地區經濟發展程度具有一定相關性。人口密集及經濟發達地區,如歐美已開發國家及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需求較為旺盛,與之相關的生產製造產業也較為發達。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統計數據顯示,歐洲是我國醫療衛生紡織品最大出口市場,北美洲是第二大出口市場。美國是第一大出口目的地,英國和德國分別為第二大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行業下遊客戶方面呈現較強的區域性。在生產方面,湖北、江蘇、浙江、上海和廣東是前五大出口省市,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呈現一定的區域性。

5、行業發展趨勢

6、行業競爭格局

伴隨行業發展和產品升級,醫用敷料行業逐漸形成產業鏈分工和地域分化。全球參與市場競爭的醫用敷料企業分為三類:大型外資企業、中資大型企業、中資中小型企業。第一梯隊:生產規模大、以貼牌代工為主、聚焦傳統醫用敷料的中資大型企業。該類企業受益於自20世紀90年代之後的醫用敷料產業轉移浪潮,以貼牌(OEM/ODM)出口起家,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已經具備了成熟的技術以及完善的產品體系,傳統的醫用敷料產品質量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該類企業主要以奧美醫療、振德醫療、穩健醫療、健爾康醫療公司為代表。第二梯隊:生產規模小、產品低端的中資中小型企業。該類企業早期大多不以醫用耗材的生產經營為主要業務,而是活躍在其它醫療器械領域,生產規模相對較小,多在低端市場內進行低價競爭,品牌識別度和影響力相對較低。國內眾多中小型企業屬於此類。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重要的醫用敷料出口國,2021年出口額達30.5億美元。雖然出口額較大,但出口企業數量眾多,規模以上企業較小,隨著各國對醫療器械監管的不斷升級,未來市場集中度將得到進一步提高,產業淘汰升級正在推進。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諮詢《2023-2029年醫用敷料行業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同時普華有策諮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諮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服務。(PHPOLICY:LDL)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74095cfba131fd41f9af7295f47c7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