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大學頂著星光開學,校長講話氣勢沖天,振聾發聵

2022-09-26     人文傳媒網

原標題:這所大學頂著星光開學,校長講話氣勢沖天,振聾發聵

9月17日晚,深圳大學粵海、麗湖兩校區通過直播方式聯動舉行2022年開學典禮,1.2萬餘名新「荔園學子」 齊聚深大校園。

校長毛軍發的開學致辭,既有柔腸百轉,也有俠肝義膽,特別是那句「大變局中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所有不確定中奮鬥是唯一的確定。民族復興路上,96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容不下一個拒絕奮鬥的青春」 更是氣勢沖天,振聾發聵!堪稱本年度開學季校長致辭的「壓軸篇」。

一起來讀:

奮鬥的青春

——在深圳大學2022年開學典禮上的致辭

校長 毛軍發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首先要對你們表示祝賀,你們從1193萬考生中脫穎而出,將人生旅途的重要一程,相托於這個面向大海、四季如春的美麗校園。今年春天,也就比你們早半年多,我自己也從黃浦江邊來到深圳灣畔,開啟了奮鬥的新篇章。締結與這所大學的緣分,是我們在人生關鍵節點上作出的共同選擇。我想,辛棄疾900年前的名句最能表達我們此刻的心情,那就是「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

時光倒流41年,我是國防科技大學的一名新生,也經歷過勞其筋骨、苦其心志的備考歲月。恢復高考以來,多少代年輕人在考場的硝煙中突圍,在大學校園裡精進學業、成長人格、高揚夢想。

同學們,

大學絕非身心承受極大壓力後放縱和躺平的場所。「一寸月光萬里路,不捲人生卷詩書」,人生之卷往往作繭自縛、苦中尋苦、以無益遣有涯;學業之卷乃係苦中作樂、苦盡甘來、以確定搏未來。

大學亦非職場沉浮的學前班,虔誠的向學心態、詩意的棲居姿態、純粹的感情狀態,所有青春該有的樣子,在大學最唯美。所以我們大可不必過分地焦慮、過早地世故、過激地山盟海誓、朝朝暮暮。「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你們終究會成長為負責任的大人,卻也會用一生來追憶那無憂無慮的童年。

同學們,

所有的夢想成真都與奮鬥二字息息相關,億萬個奮鬥的腳步踏出了民族復興、人生出彩的錦繡前程。「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於青春而言,於人生而言,奮鬥就是天時、地利、人和最為穩定有效的超級集成。

1917年,一位24歲的年輕人揮筆寫下令人盪氣迴腸的《奮鬥自勉》:「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

今天,我願以此千古名句,與諸君共勉!

「與天奮鬥」強調奮鬥要應天時,具體到當今的語境就是要時時不忘歷史方位。

我們今天所處的中國,是從「中華三千年未有之變局」里走來的中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中國,是向著「第二個百年」目標接力奮鬥的中國。身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我們傳承的是幾千年中央之國的血脈。中華的文化、中華的高山大川、中華的億兆先民,奠定、熔鑄、涵養、教化了我們的視野、格局、精神、氣度,對於生而為中華兒女的我們,理所應當要為民族的千年榮光追回那時刻面臨被「徹底開除球籍」危險的屈辱百年。

年輕的你們,雖然坐擁前人無法企及的物質積累,卻又在自立成人之際與國家一起遭遇所謂「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帶來的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社會、安全問題的重大考驗。

時代的任何一片塵埃加諸個體都必定壓力山大,然而你們別無選擇也義無反顧,從邁入大學這一刻起,你們青春成長和人生奮鬥的主場已經與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雄偉征程高度融合。大國博弈造成的秩序和技術變革會深刻影響你們的求學之路、職業選擇、生活方式和價值理念,你們要時刻準備以任何狀態、任何方式應對突如其來的變化。

大變局中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所有不確定中奮鬥是唯一的確定。民族復興路上,96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容不下一個拒絕奮鬥的青春!

「與地奮鬥」要合地利,落實到我們身上就是要深深紮根腳下土地。

無論是冥冥天定的機緣還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每當我們這個國家行進到關鍵的歷史節點,總是習慣把目光聚焦在南方的這片海灣、這座城市。

從40多年前拉開改革開放的序幕,到今天吹響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號角,深圳以一城許一國,為改革發展全局探索路徑。深圳大學,作為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大學,生來就是深圳的氣質、深圳的靈魂!1983年,深圳市領導豪擲半壁財政,造就深大當年建校、當年招生、當年開學的「深圳速度」,轉眼間,我們與這座城市已經同舟共濟39年。

回望來路,最讓我們自豪和欣慰的是,30多萬深大人將個人命運深度融入國家和城市發展,以馬化騰、孟晚舟等為代表的燦若星辰的校友群體及其創立的民族品牌,不僅為國家、城市創造源源不斷的物質財富,更為重要的是塑造了一個城市的創業精神和創新生態,他們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星空中綻放光芒,照亮著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改革創新的雄關漫道。

同學們,今天你們聽來如雷貫耳的一些學長、學姐,當年也和你們一樣,搬著小板凳,在體育場喝著精心準備的雞湯。我期待現坐在小板凳上的你們,能在大江南北、東西半球成長為新一代的企業家、科學家、政治家、文學家、藝術家等等「諸子百家」,即便我到時已經成了老人家,也會老懷為安,為你們大聲喝彩:我們深大人就是這樣漢子、這樣性情、這樣擔當,我們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如來不負卿!

「與人奮鬥」講求奮鬥要通人和,就現在的你們而言,一定要緊緊依靠青春盟友。

在一所開放的現代大學,會遇到形形色色不同種族、國家、民族、地域、文化、信仰、經歷、個性、愛好、特長、生活方式的老師和同學,人際關係中最堅韌的紐帶無非血緣、地緣和學緣,血緣與生俱來,地緣自然形成,唯有學緣可以打破時空壁壘產生共振。在你們有限的人生經歷中,進入大學是你們第一次以成年人的身份學習、生活、與人交往,環境的相對純粹、人群的優質多元,使得這種學緣倍顯珍貴。

在這裡,你可能會收穫摯友、真情甚至競爭者,他日離開校園,值得用一生去慶幸和懷念。這種關係可能呈現為「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師生如古希臘三賢,如夫子顏回;愛情如《羅密歐與朱麗葉》;友情如高山流水、馬恩之交;學術同儕如李杜;創業夥伴如劉關張,還有我們的傑出校友騰訊創始人團隊等等都是經典的案例。

這種關係也可能體現為「棋逢對手」:百家爭鳴、瑜亮之嘆、曾左之爭雖屬事業和職場上的針尖麥芒,卻也是上蒼視角的相互成就、靈魂層面的惺惺相惜。有一則寶馬汽車公司向奔馳卸任CEO致敬的廣告讓我印象深刻:上班的最後一天,奔馳CEO取下胸牌,與同事一一道別,然後乘坐一輛雍容穩重的S級商務座駕回到家中。過了一會,他從車庫開出一輛鮮橙色的寶馬I8跑車,配文「奔馳一生,寶馬相伴」,「謝謝你,為多年來相互鼓舞的競爭」。

總而言之,真正的摯友和真正的對手,都是生命賜予我們的盟友,我們要珍視一生。

同學們,

看看你身邊的朋友吧,偉大的時代必定英雄輩出,這是歷史的標配。所謂英雄,不是天神臨凡,而是時勢鍛造。所謂時勢,往往就在歷史演進的重大變局之中。「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希望你們傾其一生成為自己的英雄,成為彼此的英雄,成為時代的英雄!

同學們,

奮鬥的青春其樂無窮!人生所有的天時地利人和無一不在奮鬥之中!奮鬥不能自絕於歷史進程,不能自外於腳下土地,不能自矜於芸芸眾生。

最後,我想以來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宏文中一段優美、壯麗的文字致敬奮鬥的青春:「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我堅信,二三十年後,因為你們的奮鬥,一個前所未有的中國必將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祝你們奮鬥不息,青春無悔!

謝謝同學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6d6bf04d4227c2e6f3500ee6f585f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