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媽媽這5大開不了口的「痛」,月子期就可以順利遠離

2023-03-22     樊村聊教育

原標題:產後媽媽這5大開不了口的「痛」,月子期就可以順利遠離

今天要和大家聊一下產後那些「開不了口」的問題,它們像惡魔一樣影響著產後媽媽的生活,有的持續短短一段時間,有的成為難以擺脫的月子病。話題有點私密,希望產後媽媽們遇到此類問題的時候不要羞於說出口,提前預防,發現問題及時尋求專業修復,早日回到正常生活狀態。

一、產後尿失禁

因為懷孕和分娩期對於尿道括約肌的損傷、盆底肌損傷以後,當腹壓增加,如提重物、大笑、咳嗽、打噴嚏的時候,會出現漏尿的情況。

01

提肛運動

提肛運動是一種恢復性鍛鍊的運動,主要的受益部位就是人體的生殖系統和排泄部位,具體的做法就是像憋大便一樣,反覆的伸縮肛門部位的肌肉,一提一松的方式,每次鍛鍊5到10分鐘即可。

操作要點

在下列時間堅持提肛療效會更佳:晚睡前或起床前,大小便後緊接著提肛;提肛時必須要用力,提肛之後最好馬上排便。

02

凱格爾運動

凱格爾運動,又稱為骨盆運動,借著伸展骨盆底的恥骨尾骨肌來增強肌肉張力,對產婦的尿失禁有很好幫助。

操作要點

平躺,全身放鬆,將雙手放置在肚子上,調整呼吸,集中精神收縮盆底肌肉。堅持收縮5秒,如果剛開始堅持不到5秒,可以收縮2~3秒,然後逐漸增加時間到5秒。收縮5秒後再放鬆10秒,然後再收縮,進行這樣重複的訓練。收縮、放鬆重複交替進行10次,建議每天最好做40~50組。熟練後站著、坐著時都可以進行練習,在工作休息之餘也可以練習,簡單方便。03

按摩小腹部

產後按摩小腹部也可以很好的達到強化膀胱功能的作用,可以緩解產後尿失禁。

二、產後尿道感染

產後尿路感染的症狀有很多,主要表現為排尿異常、尿液發黃髮紅,伴有腰痛的症狀,原因是產後虛弱、衛生狀況差、生產的時候尿道損傷等。一旦出現要及時就醫治療。

01

注意清理惡露

排惡露的階段,清理不當易導致細菌跑到陰道內,導致尿道感染。新媽媽在產後應每天用溫水清洗外陰,維持陰道清潔。惡露量多時新媽媽更要注意陰道衛生。

02

不要憋尿

新媽媽一有尿意就應該立即排尿,不要憋不住了才排尿。排尿時,尿液會將尿道和陰道口的細菌沖洗掉,有自然的清潔作用,可以避免細菌的生長和繁殖,也就很好地預防了泌尿系統的感染。

03

選擇消毒衛生護墊

新媽媽應該選用消毒衛生護墊,而且要柔軟,並且要經常更換,減少細菌侵入的機會。

04

選擇棉質、透氣的內褲

內褲不要穿得過緊,寬鬆為直面料最好選擇純棉製品。經常換洗內褲,在陽光下暴曬殺菌。

三、產後惡露不盡

惡露是指分娩後由陰道排出的分泌物,它含有胎盤剝離後的血液、黏液、壞死的蛻膜組織和細胞等物質。惡露在早晨排出的量一般比晚上多。產後惡露不儘是指產後滿月仍有惡露,且顏色和氣味有異常,比如呈膿性,並有臭味。

01

惡露異常,及時就醫

產後兩周,惡露顏色仍然為鮮紅色且量多,並伴有惡臭,應該及時就醫。

產後媽媽有發熱、下腹疼痛、惡露增多呈渾濁土褐色並有惡臭的症狀,可能發生了感染,應該立刻就醫。

02

保持清潔

大小便後用溫水沖洗會陰部,並選用柔軟消毒衛生紙。經常換衛生護墊和內褲以減少細菌感染的機會,剛開始約1小時更換一次,之後2~3小時更換一次即可。

03

注意飲食

媽媽們要加強營養的攝入,但是要以清淡餓的食物為主,不要吃辛辣、油膩的食物。在平時的時候要多吃新鮮蔬菜。

四、產後便秘

產後媽媽很容易遇到便秘的情況,由於身體受到分娩的影響,腸胃系統變得虛弱,導致產後幾天不大便或大便時乾燥疼痛、難以排出,這對剛剛分娩、正在承受各種痛苦與不便的准媽媽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那麼如何應對產後便秘呢?

01

適當運動

產後應多飲水,並儘量早下床活動,這樣有助於促進腸道的蠕動;在產後逐步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定時排便,以形成條件反射。

02

飲食調理的原則

保證高蛋白的同時,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芹菜、紅薯、土豆、蘋果、香蕉等,多吃富含有機酸的食品如酸奶,多吃含脂肪酸的食品如花生米、松子仁、黑芝麻、瓜子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6d08a6b8ed430903caf2a9c22dd1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