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分別是郭嘉、龐統、張昭。
三國時期,人才眾多,除了戰場驍勇的戰將,大家最喜歡談論的還有各國謀士,他們縱橫捭闔,奇謀百出,為三國增添了許多的色彩。不過在這些謀士中,其實有三人是被嚴重高估了的。
一、郭嘉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對於郭嘉都是非常崇拜的,甚至還有不少人認為,郭嘉就是如同諸葛亮一般的奇才,所謂「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然而事實上,正史中的郭嘉,遠沒有演義中那麼厲害!
郭嘉一生中,最出名的計謀主要有三個,一個是當曹操面對袁紹的挑釁遲疑時,郭嘉主動獻出了「十勝十敗」論,振奮了士氣。這個「十勝十敗」論,也被許多人認為是郭嘉的神來之筆,然而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這個計謀,其實會發現,這就是個啦啦隊行為而已!
作為一個合格的謀士,當主公面對危機時,應該想方設法為主公排憂解難,想出最佳的解決方案,然而郭嘉的「十勝十敗」論,全是加油打氣之詞,根本沒有具體的操作策略,說白了,這和我們日常中的打嘴炮沒啥區別!
然而我們仔細思量一下,郭嘉究竟提出了什麼防備之策沒有啊?根本沒有!他只不過是在安撫人心而已,寄希望於老天爺,這哪裡是合格的謀士所為,說白了,郭嘉的所作所為倒是有點像冒險家、賭徒,根本沒有合適的策略拿出來!試想一下,萬一孫策沒死,按照郭嘉的策略,那不是曹操死定了?
《曹瞞傳》:「時寒且旱,二百里無復水,軍又乏食,殺馬數千匹以為糧,鑿地入三十餘丈乃得水。既還,科問前諫者,眾莫知其故,人人皆懼。公皆厚賞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雖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為常。諸君之諫,萬安之計,是以相賞,後勿難言之。』」
可以看到,此戰雖勝,但是中途危機很多,完全屬於冒險行為,而以曹操當時的實力,是沒必要冒這種風險的!當曹操得勝歸來時,回憶起來之前的行為,也心有餘悸,說這次勝利完全是靠的天意,以後不能這麼乾了!
從郭嘉的三個最出名計謀來看,郭嘉其實是被高估了,他確實有才,但達不到頂尖,他本質上就是一個冒險家,一個賭徒!也就是曹操運氣好,要是運氣不好,曹操早就被坑死了!
龐統號稱鳳雛,和臥龍諸葛亮齊名,被劉備看重,然而事實上,龐統也被高估了!作為劉備手下的重用軍師,龐統陪著劉備進攻益州,結果死在了落鳳坡,令人大跌眼鏡!在整個三國中,厲害的謀士中,沒幾個人的下場是龐統這樣的,真不知道龐統在戰場上是怎麼生存的,怎麼會被箭枝射死,這簡直不是一個頂級謀士該有的水平!
三、張昭
張昭是東吳重臣,深受孫策、孫權的器重,算是非常厲害的謀士。孫策去世前,將整個孫家託付給了張昭,而且說出「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的話語,足見孫策是多麼信任張昭,而張昭的表現,也確實非常不錯,孫策去世後,張昭全力輔佐孫權,幫助孫策穩定了江東,立下了大功,深得孫權的信任與器重。然而當曹操大軍打過來時,張昭的表現卻令人大跌眼鏡。
結語
綜合來看,魏蜀吳三國中,分別有一個被高估的謀士,他們是郭嘉、龐統、張昭。郭嘉是一個冒險家,賭徒,龐統死在落鳳坡,張昭赤壁之戰主張降曹,他們的行為表現,完全和大家的崇敬配不上,他們被高估太多了!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