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肯主動學習?可以追溯到小學,真相一般父母難接受

2023-09-28     IF枕邊育兒

原標題:孩子不肯主動學習?可以追溯到小學,真相一般父母難接受

柳柳吃不下、睡不著,整個人都憔悴了許多,甚至已經開始在兒子家長群求助了。不過,對於熟悉她及兒子盟盟的家長們,覺得這是預料之中的事情。畢竟,9歲的盟盟從讀1年級開始,就已經是班裡有名「厭學分子」

上課不專心聽課打擾周圍的同學、經常不交作業、考試成績長期墊底等,如今3年級的他每天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不要上學」。就像每天晚上做作業,要麼需要媽媽在一旁監督,要麼就是他爸直接拿著棍子威脅

小時候看他也沒有這麼厭學,我以為只要我一直盯著他,他不主動學習也沒事」,提起如今兒子一提上學喊頭疼一催做作業撒潑的模樣,柳柳後悔不已。

畢竟,在幼兒園時,老師就已經建議她逐漸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只是她當時覺得才3、4歲的孩子,不急著培養。反正作為全職媽媽,自己有足夠的時間慢慢監督

沒曾想,現在有時為了強逼孩子去學校,甚至只能動用武力。而往往這時候,兒子總會對她怒吼:「媽媽,我恨你!」雖說童言無忌,但還是讓她倍感心碎。同時,一想到以後自家兒子很可能成為「學渣」,她更是悔不當初

而正如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所言:「越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掌握自主學習的技能未來學習勢必事半功倍!」

她在多場講座中就一直強調,孩子不管是初中還是高中展露出厭學、不專心學習根源,早在小學時期就已經埋下了!

自主學習力是一種終身的能力

所謂的自主學習力其實就是自主學習能力,而從心理學、神經學等多項學科可知,它包括了自立、自律以及自為。也就是說,它是孩子獨立探索、分析、實踐、創造等達到學習目標及變得更優秀內驅力

首先,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孩子便不需要依賴於外界的「逼迫」。既家長不用時刻監督,他們也能自行學習

就像此前日本教育新聞社中日兩國8至12歲的學生進行對比後,發現因為日本孩子自主學習能力更強,所以全職媽媽數量也相對少一些

其次,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孩子更懂得如何提高學習效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學會生存》里提到:「未來文盲的定義並非不識字,而是不懂得如何學習的人。」

也就是說,自主學習不僅僅是能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還能利於孩子養成提升自律、自我管理、創新能力等。

最後,在主動學習、探索過程里,為了解決問題、提高效率,孩子能自主思考、創造適合自己的方法思維。而這也是美國知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長」理論,即成長並非外部加註在孩子身上的事物,主要是他們自己所做出的一切內在增長的一切。

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根源可以從小追溯

大數據調查顯示,我國3至8歲的孩子裡,能擁有自主學習能力占比不足60%,且在小學的學習生活里,需要家長、老師監督學習的孩子更是達到75%以上。

不難看出,目前小學階段的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普遍薄弱。而根據大數據及專家們的研究證實,之所以會出現此等不容樂觀的狀況,除了孩子自身主要原因還是出自家長的教育方式

原因一:家長過度包辦

哲學家培根說過:「習慣具有巨大又頑強的力量,甚至能主宰一個人的人生。」一旦孩子習慣了事事都由家長做完,他完全不用動手,不僅是養成懶惰的習性,也不會產生主動做事的慾望

家長除了包辦孩子的衣食住行寫作業還會在一旁督促幫忙尋找作業里的錯漏等。試問,做任何事情都有家長提醒,孩子又怎麼會主動操心呢?

原因二:未注重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相比於具有一定先天性的智力,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更偏向於後天培養提升

如果家長未能在3至6歲習慣養成黃金時間注重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後期想要獲得理想的效果便難上加難

就像2019年廣西高考理科狀元楊晨煜,總分達到730分的背後,其母親分享的教育方法就是注重培養他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用她的話說:「從孩子還沒有自主思維能力前,培養他的主動學習習慣思維方式,比其他特別的教育更重要。

原因三:不懂得通過興趣激發內在動機

想必不少家長們都知道「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的理念,對於感興趣的事情學科,孩子自然能主動投入精力、時間學習

但不少家長擔心孩子出現偏科等問題,選擇強行安排學習他不喜歡的內容。殊不知,只有通過激發、保護感興趣的內容提升學習的主動性,才能逐漸延伸至其他方面。畢竟,只有讓他感受到擅長、正向反饋的學習帶來的愉悅,才能最大限度激發他的內在動機自發學習

從上文不難看出,孩子是否具備自主學習能力,主要還是依賴教育方式理念。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通過對小白鼠的試驗提出了廣受追捧的「操作條件反射」理論,進而證實若是採用正確、科學的方法21天左右就能培養出一個習慣。可見,若是能從小培養,孩子不僅可以擁有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在不斷地鍛鍊中,不斷提升

從小這樣培養,不愁孩子不能主動學習

第一步,發現孩子的興趣,激發熱情。

電影《銀河補習班》里,兒子「馬飛」酷愛航空航天,雖然沒有搶到航展門票,但爸爸還是抽出時間,特意帶他到能看到不少飛行表演的山上觀看,就因為從小得到爸爸的支持,一直保持對航空航天的興趣求知慾,最終成為優秀的太空人。

激發孩子求知慾、熱情的便是興趣,家長們不僅要注重保護、支持孩子的興趣。更要引導主動學習、探索熱情,鼓勵他不斷思考尋求答案,進而提高他的自覺主動學習、思考能力

第二步,鼓勵孩子獨立自理。

《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一書里提到:「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差時,不應過於責備,而是給予更多的鼓勵與肯定,讓他擁有自信繼續挑戰。」

相比於成年人,孩子的大腦前葉正在發育自控能力比較弱,需要一個發展過程。同時,心智發育未成熟,也讓他們無法很好處理問題。但家長要學會「放手」,可以在一旁引導,且不可直接包辦。只有讓孩子自行解決,才能有所成長,擁有獨立自理的能力

而當孩子擁有獨立自理能力,又能在家長的鼓勵中獲得自信,他們更能自覺主動挑戰所有事情,主動學習提升自身能力

枕邊育兒寄語:

李玫瑾教授認為:「在孩子6至12歲期間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比注重提高成績更重要。」而眾多教育家、心理學家也都提出過相類似觀點。所以,家長們若是想省心省力,也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擁有美好未來,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勢在必行!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4ad6c7e5dc17c50fb0296efd4f4f6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