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收割機?玩轉資本的一把好手,卻把狗不理玩殘了

2023-08-15     華商韜略官方帳號

原標題:老字號收割機?玩轉資本的一把好手,卻把狗不理玩殘了

文 | 華商韜略 600

曾經火遍全國的狗不理包子如今卻境況愈下,令人唏噓。

狗不理的老闆張彥森,乾了20多年雜技演員,卻走上收割老字號這條生意路,在狗不理之前,就已將天津同仁堂和天津宏仁堂這兩家老字號納入手裡。

1994年,張彥森離開雜技團,第二年成立廣告公司,還涉足醫藥、餐飲等等行業,積累足夠資本。

2002年,張彥森出資1700萬,投資天津同仁堂,其中占股34%,成為天津同仁堂第二大股東並擔任副董事長和總經理,把同仁堂控制在自己手裡。

2003年,張彥森將剛恢復名號的天津宏仁堂收入囊中,2005年,狗不理改制之時,張老闆的「收割刀」又上線了。

狗不理這一百年老字號,源於天津一家用骨頭湯和餡的包子鋪,包子包得肥瘦相宜,接連受到袁世凱和慈禧太后的讚賞,名聲也在全國打響。

發展如此輝煌的狗不理,到了2005年,卻因為給另一家企業做貸款擔保後又兩次續期,帳面上出現了8000萬元負債,於是決定公開轉讓資產和股權。

張彥森此時人在香港,聽到這一消息後,費盡心力以天津同仁堂的名義參與拍賣,叫價一百多輪,終於以1.06億元拍下狗不理集團公司國有資產產權。

至此,張老闆的版圖已然擴張為天津同仁堂,天津宏仁堂和狗不理三家老字號,但傳統開店不能滿足張老闆玩轉資本的雄心。

張彥森成了狗不理的實際控制人,張老闆想帶領狗不理走高端路線,把豬肉包子、精品包子賣到8個45元,特色醬肉包一個15元的高價。

包子價格上漲,口味和服務卻不比從前,服務人員沒有服務的態度,粥和包子出現食品問題也得不到解決。不匹配的性價比和差勁的消費體驗,把越來越多顧客拒之門外。

意識到高端化道路走不通後,張老闆又經營起高檔酒樓、速凍食品、還跨界賣咖啡,經營相當多元,卻沒讓狗不理重回百年老字號的紅火,反而退回天津大本營。張老闆手裡的老字號沒能在資本市場風生水起,反倒被打成了一副爛牌。

作為老字號收割機,張老闆在經營上本末倒置,啃著百年老字號的名聲卻不想如何維護,只想用它在資本市場上圈錢。

百年老字號本應是百年留香,如今卻在張老闆的運作下只是變成一塊牌匾,不免令人唏噓。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39dee4e8b91cce26acc413082f4d1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