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私募大事記:百億私募陣營變動!林園、李蓓底部發聲!

2023-10-10     私募排排網

原標題:三季度私募大事記:百億私募陣營變動!林園、李蓓底部發聲!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私募排排網」。

三季度在雙節小長假中悄然結束。回望這個季度,私募行業依舊是風起雲湧,在跌宕的市場裡擊楫中流——

頭部私募陣營變動,你方唱罷我登場;

主觀、量化「脊樑」之爭甚囂塵上;

李蓓數次發文唱多A股,林園亦現身稱底部已不遠;

「危機Alpha」再現,CTA策略逆勢上行;

……

多件大事於三季度發生,本文為大家一一盤點。

百億私募陣營煥新,頭部量化私募表現亮眼

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截至9月底,國內百億私募數量達110家,其中量化私募有28家。相較於年中時(113家百億私募、31家百億量化私募)有一定縮減,但也有信弘天禾、銳天投資、勤辰資產、齊家私募、盈立方基金等私募逆勢上行晉升百億。

業績方面,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信弘天禾、寬德私募、康曼德資本、穩博投資、東方港灣和衍復投資6家百億私募今年以來收益在***%以上。與因諾資產、茂源量化(海南)私募、深圳凱豐投資和乾象投資共同位列今年以來收益十強。

[應合規要求,私募基金不能公開展示業績,文中涉及收益數據用***替代,合格投資者可查看收益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季度後半程,印花稅減半等政策「四箭齊發」,反映到市場中卻是沖高回落,日K線中的一條大陰線,經過自媒體發酵後,使得量化私募所受的質疑到達頂峰。

面對輿論的批判,量化機構也不甘示弱,頭部量化私募管理人多有發聲,稱「永遠滿倉的中國量化基金,才是大A的脊樑」,甚至一度與頭部主觀私募管理人隔空「打擂」互嘲。

而從業績來看,百億量化私募在今年以來的收益十強中占據了足足7個席位,卻是不爭的事實。加上同樣表現領先的卓識投資、海南世紀前沿私募和黑翼資產,今年以來百億量化私募收益十強如下。

百億私募持股曝光!新進96家公司!

在8月底,隨著A股上市公司中報披露完畢,眾多百億私募的「隱形重倉股」也隨之浮出水面。

根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8月31日,共有49家百億私募旗下產品現身於345家A股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名單中,二季度末合計持股市值達到1334.70億元。

從持股數量來看,高毅資產、玄元投資、迎水投資、阿巴馬資產、通怡投資5家百億私募在二季度末均持有20家以上的A股公司;從持倉市值來看,高毅資產、金匯榮盛財富、瑞豐匯邦、玄元投資4家百億私募在A股的持倉市值超百億。

在百億私募的持倉動向中,新進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的持倉頗受關注。據統計,今年二季度,百億私募新進買入96家A股公司,新進公司持股市值達到99.82億元,其中持倉市值在1億元以上的有27家公司。

具體來看,二季度高毅資產新買入6家公司,國新新格局(北京)新買入8家公司。新進公司中,百億私募持股市值最多的是高毅資產持有的寶豐能源、TCL科技。

李蓓高頻發文,高調唱多A股

儘管半夏投資旗下產品已於今年5月份公告「封盤」,但「掌門人」李蓓卻在三季度高頻發文,公開對市場的最新研判,分享從業經歷,引發市場廣泛關註:

其中,在7月末的文章中,李蓓表示滬深300將進入慢牛,並透露,過去一個月,半夏投資在持續提高股票倉位,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大盤股。

時隔不足一月,李蓓再次發文,喊出「加倉中國股票」,表示在當前利率新低、盈利企穩的市場中,股票資產的性價比格外凸顯。「以央行最近的一攬子政策來看,以外資最近2周恐慌失望的程度來看,很可能就是又送給大家一個好的買點。」

李蓓及其創立的半夏投資一直備受市場關注,不僅因為其在國內宏觀對沖策略領域的頭部地位,還因為其長期業績在百億私募中表現較為亮眼。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底,半夏投資近三年收益為***%,位列百億私募第3名。

而在9月20日市場持續探底之際,李蓓發布《寫給經管的同學們:上一次熊市我的故事》的文章,再度於網絡走紅。在這篇文章中李蓓回顧了自己及兩位同學兼同業的從業、創業故事,宛如私募業的《中國合伙人》般鼓舞人心。

但看到最後的讀者會發現,這篇文章竟是半夏投資的實習生招聘廣告,不僅如此,儘管文字懇切,李蓓仍直言本次招聘僅面向清華、北大兩校學子。如此「偏愛」,不禁讓人想問,「清北」兩校走出了多少私募基金經理?業績表現如何?

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8月份在私募排排網有業績更新的基金經理中,有303位畢業於「清北」(本科、碩士或博士),其中今年以來、近三年、近五年收益十強如下。

林園稱底部已不遠,轉債持倉曝光!

從「民間股神」到私募「老將」,林園將其多年股市沉浮的經驗運用於私募投資,創造了較好的長期業績。其持倉動向和投資理念都備受廣大投資者關注。

近期林園再度回到聚光燈下,作為長期業績領先、多次登上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年化收益榜(十年期)」的「雙十」基金經理,做客參加私募排排網「雙十私募·時刻相伴」專場路演。

在這場路演中林園不吝分享了他穿越多輪牛熊的心得,以及對當前市場的最新研判,表示「現在這個位置不見得是最低點,但是我們覺得離最低也不遠了」,稱向下空間最大也就是30%,而向上則是十倍甚至更多。

已至花甲之年的林園近些年愈發低調,不僅募資節奏放緩,今年3月以來無一新產品備案發行,其管理眾多的產品持倉也幾乎都「潛於水下」。但其產品在可轉債和新股領域仍然較為活躍,根據Choice數據,筆者整理了他旗下產品今年二季度末持有的可轉債名單如下。

「危機Alpha」再現,CTA策略逆勢上行

在投資者信心不足,股市持續震盪調整之際,三季度的商品市場卻是一路高歌猛進,續創新高。自7月份以來,南華商品指數延續了6月份觸底反彈後的漲勢,在三季度累漲12.48%,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3.98%。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近期重大會議釋放的利好及頻出的房地產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商品價格的上行;另一方面是美聯儲加息臨近尾聲,美國經濟呈現較強韌性,支撐了海外需求。另外,部分品種庫存周期也已接近底部。

在私募市場,素有「危機alpha」之稱的CTA策略基金也充分捕捉到了本輪市場的趨勢性上漲機會,從而實現了可觀的收益。

根據私募排排網統計,截至2023年8月末,旗下有期貨及衍生品策略產品展示業績的590家私募,今年以來期貨及衍生品策略平均收益為6.56%,其中,取得正收益的有421家,占比為71.36%。也就是說,今年以來有超七成的期貨及衍生品策略私募都是賺錢的。

在獲得正收益的私募中,有12家今年以來期貨及衍生品策略收益超過***%,有32家期貨及衍生品策略收益介於20%~50%,有79家期貨及衍生品策略收益介於10%~20%,有298家期貨及衍生品策略收益介於0~10%。

分規模來看,小規模私募整體表現好於大規模私募,其中,規模10億以下的私募今年以來期貨及衍生品策略平均收益最高,達6.9%。

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截至8月末,頭部私募(管理規模50億以上)今年以來期貨及衍生品策略收益十強中,百億私募共有7家,分別是鳴石基金、深圳凱豐投資、因諾資產、明汯投資、黑翼資產、信弘天禾、思勰投資,而獲得第一名的是來自北京的准百億私募鑄鋒資產,今年以來期貨及衍生品策略收益為***%。

風險揭示:本投資有風險,本資料涉及基金的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諾或預測產品未來收益。投資者應謹慎注意各項風險,認真閱讀基金合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銷售文件,充分認識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並根據自身情況做出投資決策,對投資決策自負盈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23f22a0480f21daad5c5edd9636e9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