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浦區人大代表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側記

2024-01-19     新聞晨報

原標題:楊浦區人大代表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側記

楊浦區人大代表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側記

2023年是實施 「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楊浦直面問題挑戰,在攻堅克難中不斷開創發展新局面。1月16日,參加區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的代表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代表們一致認為,報告總結成績客觀實在,分析問題實事求是,謀劃工作系統科學,既有站位高度,又有發展速度,更有民生溫度。

針對2024年工作,代表們結合工作實際和居民群眾關心的重點問題暢所欲言、建言獻策,共商楊浦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藍圖。

產業鏈大膽擁抱創新鏈

高質量發展大力擁抱科技創新

2024年,楊浦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躍上新起點?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陳博屹代表表示,楊浦擁有「百年大學」資源,更坐擁多個科技園區、科研院校。在未來產業布局過程中,應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加強高精尖人才招錄,幫助企業吸引更多優質人才紮根楊浦。陳博屹建議,楊浦可以搭建平台,讓數字企業、數字人才、數字精英與智能製造企業實現跨界交流,充分發揮楊浦數字科技企業優勢,為推動楊浦經濟發展提供創新動力。

當下,人工智慧等技術快速發展,並且逐步滲透到各個領域,成為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今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要實現同比增長5%以上,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大力擁抱科技創新,產業鏈需要大膽地擁抱創新鏈。」楊福韜代表強調了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深度融合的重要性——楊浦需要充分利用大學的科創資源優勢,共同打造一個大學生態共同體,通過深度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和互利共贏。「不能僅僅停留在舉辦碎片化的活動和論壇,而是要找到真正的雙贏點,讓大學的科創資源真正轉化為生產力。而且,孵化器和加速器等機構的功能也不能僅僅局限於提供服務,需要深入了解企業在做什麼,能否為企業提供有效的路徑和解決方案。在引進企業的同時,還要關注企業周圍的創新生態,打造一個有利於發展的優質環境。」

除了優質的發展環境,企業還需要廣闊的發展舞台。江志華代表指出,眾多民營企業、中小型企業在尋求發展時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如何讓更多人了解並願意嘗試企業的服務。「政府部門應支持打造一個應用樣本。比如,上海楊浦APP上的小鄰通服務。小鄰通與楊浦區融媒體中心的合作,不僅推動了企業業務的發展,還能幫助企業走出楊浦,邁向更廣闊的天地。」

民生工作與高質量發展

「渾然一體」

鳳南一村、東鄲小區項目快速實現簽約和騰房搬遷100%;「美麗家園」改造在完成上年49萬平方米任務收尾的基礎上,再完成52萬平方米;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竣工300台……2023年,楊浦積極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堅持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城市更新步伐加快。2024年,「舊貌換新顏」繼續跑出加速度,楊浦將完成100萬平方米「美麗家園」改造。

葉松青代表提出,要加強工程項目全過程管理:在施工前期重視宣傳工作,開展意見徵詢,做到全員了解;在施工階段加強管理,制定「美麗家園」創建崗責,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在施工完成後進行長效管理,讓老舊小區煥然一新,不斷提升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民生工作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一體的,民生工作做好了,有助於增強城市活力,也有助於更好提升消費能力、帶動消費升級。報告中指出,促進文體旅商融合。重點聚焦文旅元宇宙、網絡視聽、電子競技等細分領域,積極探索文化、體育、旅遊融合發展新業態。

「通過精品短劇、影視綜藝、遊戲動漫等優質內容的力量傳承文化基因,打造有記憶的營銷點;再比如,將先進的科技裝置和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相結合,為居民和遊客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體驗。」姚飛代表表示,楊浦擁有眾多知名科技創新企業,相關部門應充分發揮優勢,整合資源,營造輕鬆、活潑、有趣且充滿科技感的文旅氛圍,讓科技創新成為楊浦文旅的新名片,更好地服務市民遊客。

當高質量發展躍上新起點,高品質生活也將彰顯新成色。老建築持續迸發創新活力,便是新成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鄭岳肖代表說,江灣體育場歷史底蘊深厚,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他呼籲推動江灣體育場的修繕工程。「這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未來發展的投資。通過修復和改造,它將成為楊浦新的地標、新的公共空間,吸引更多人才和創新資源集聚,讓更多市民近悅遠來。」

來源:上海楊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2012660a10f93e7f92016028f954e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