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飛機「交手」大半生,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獲上海市科技功臣獎

2024-10-23     澎湃新聞

造出中國自己的大飛機,是幾代航空人穿越半個世紀的夢想。C919的出現,讓這個夢想得以衝上雲霄。

2017年C919完成首飛,2022年首架交付航司,2023年完成首次商業飛行。今年9月1日,C919迎來第50萬名旅客,安全飛行超過1萬小時。10月23日,上海科技獎揭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科學家、C919大型客機系列總設計師吳光輝獲評「科技功臣獎」。

吳光輝的「飛機生涯」不僅僅是C919。40多年來一直從事飛機設計與研發工作,吳光輝先後擔任過4個型號軍、民飛機的總設計師。從中國第一型自主研製的預警機空警2000,到中國首款噴氣支線客機ARJ21和大型客機C919,他為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科學家、C919大型客機系列總設計師吳光輝 中國商飛供圖

潛心攻克C919,53歲學開飛機

C919大型客機項目於2007年立項,次年吳光輝受命擔任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

十餘年攻堅克難,C919大型客機於2022年9月29日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通過C919的研製,中國首次走完了大型客機設計、製造、試驗、試飛及適航取證的全過程,具備了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研製大型客機的能力。在C919的研製過程中,研發團隊攻克了大型客機氣動、結構、新材料應用等關鍵技術難題,建立了民機正向設計體系,走出了一條完全自主的民機研製正向設計之路。

吳光輝自己也不記得有多少個節假日奔波在去往各個科研院所或試驗試飛現場的路上。有時為了解決一些關鍵核心問題,吳光輝還會親自參與試飛,與C919試飛團隊一起登上飛機,執行全程的飛行任務。

「小到一個鉚釘的使用,對於飛機運行來說,都是致命的大事,每一個環節都不允許出現任何問題,大飛機的研製一定要穩紮穩打。」吳光輝說。

為了更好地設計飛機,從2013年開始,吳光輝就利用周末和節假日的時間去學開飛機。當時,他已經53歲了。在他的設計理念中,要想設計好飛機,設計師就應該學會開飛機。吳光輝說:「我希望在懂得飛行後,成為飛行員和設計員之間的橋樑,更好地理解飛行員的想法,將其轉化成設計員的想法,做到既可以跟飛行員對話,也可以跟設計員對話。」

2014年吳光輝獲得了第一本飛行駕照,2016年拿到商用駕駛員飛機執照,隨後又拿到了航線飛機的執照。他的飛行經驗也運用在了C919的設計中,讓C919飛機更「好飛」。

2017年5月5日下午,萬眾矚目下,C919大型客機在上海浦東機場圓滿完成了第一趟藍天之旅。飛行記錄儀上跳動的每一格里程,都刷新著中國航空事業的新紀錄,也牽動著總設計師的心。作為技術總負責人,面對首飛這個關鍵節點,吳光輝坦言自己的壓力很大。

在C919首飛前的半年時間,吳光輝每天工作到凌晨是常態,與其他科研人員一同住在倒班宿舍。首飛的前一晚,他有些失眠,第二天早上6點就起床,前往現場看飛行員登機。直到C919平穩降落、得到首飛「滿分」後,吳光輝才放鬆下來,與飛行員緊緊擁抱在一起。

「起飛那一瞬間,我才覺得有點累了。」C919首飛成功後,吳光輝對媒體說。這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承載著他對大飛機事業的追求與摯愛,也凝結著他為此長期不懈的付出和堅持。

與飛機「交手」的大半生

1960年出生的吳光輝,和飛機結緣很早。

高中時期,吳光輝喜歡無線電,自己動手組裝了一台收音機。直到他上大學時,這台組裝的收音機還能收到英語廣播,幫他學外語。

1977年恢復高考,吳光輝鉚足了勁努力學習,認真備考。他回憶說,當年百萬人參加考試,先高考,後通知體檢。他清楚地記得,收到體檢通知書的那天,正好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從大隊耍完花燈回家,他就看到了那份特別的禮物,落款寫的是南京航空學院。

那時候選專業,吳光輝就看準了飛機設計,想著將來可以當總設計師,設計中國自己的飛機。飛機設計成了他的第一志願,他還用了航空信寄回。「一定要趕到人家前面寄到學校,讓我的志願能夠最快被南航錄取。」當時的樸素想法讓吳光輝與航空結下了不解之緣,飛機設計事業也成了他一生的追求。

在南航,除了上各種專業課程之外,吳光輝還得以體驗到真實的工程環境。據他回憶,當時學飛機設計的課就在機庫裡面,同學們就在飛機邊上,針對每一架飛機進行學習。學結構設計,大家就在飛機上面;學空氣動力設計,大家就在風洞裡面。大學二年級,學校組織到機械廠實習,吳光輝被分到飛機設計研究所學習鍛鍊。在那裡,他和研究所里的老師傅們一起鑽研如何改進飛機結構。

從南航畢業後,吳光輝被分配到了西安遠郊的航空工業部603所擔任技術員。當時國家的航空業發展不景氣,603所的科研和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很多人選擇了離開。但吳光輝一直待在那裡,理由在他看來也很簡單:「因為我們一直有型號任務,忙了也想不到別的,總覺得自己有事兒可做,很幸福了。」

也是從那時起,踏實肯干、刻苦鑽研的吳光輝一步步挑起了「大梁」。從飛機重心變化的一系列數據運算,到各類技術圖樣的繪製,再到氣動力項目的關鍵技術攻關,從2006年起,吳光輝先後擔任了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原603所)的院長以及ARJ21飛機總設計師。

2007年開始,C919衝上雲霄經歷了漫長的十餘個春秋。在這段時光里,吳光輝也在中國商飛這家年輕的公司里看到了一支有朝氣、肯拼搏的隊伍。

如今他也期待著,新時代科技工作者能夠學習老一輩科學家的愛國奮鬥精神、創新精神以及艱苦創業精神。吳光輝表示,實踐一再證明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必須走自主創新的路子。這就需要科技工作者努力在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搶占制高點。

中國商飛十多年的發展塑造了「航空強國、四個長期(長期奮鬥、長期攻關、長期吃苦、長期奉獻)、永不放棄」的大飛機創業精神,他堅信這種精神已銘刻進所有大飛機人的心底,成為一種鮮明的文化印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1e9d37fdaa5225e5498d8e0006924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