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排名第一,韓國緊隨其後

2024-10-23     環球時報

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班輪運輸連通性指數(LSCI),中國名列榜首,韓國和新加坡緊隨其後。

聯合國貿發會議:紅海等全球海上關鍵咽喉要道正面臨嚴重壓力

當地時間22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發會議)發布的《2024海運回顧》報告指出,巴拿馬運河、紅海和蘇伊士運河以及黑海等全球海上關鍵咽喉要道正面臨嚴重壓力。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氣候影響和地區衝突共同動搖了全球貿易,威脅著海上供應鏈的運作。

巴拿馬運河及蘇伊士運河運輸量與高峰期相比下降50%以上

報告預計,在鐵礦石、煤炭和穀物等大宗商品以及貨櫃貨物需求的推動下,2024年全球海運貿易將小幅增長2%,但同時也面臨著更深層次的挑戰。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是全球貿易的重要動脈,到2024年年中,這兩條運河的運輸量與高峰期相比下降了50%以上。造成這一下降的原因是氣候導致巴拿馬運河水位下降,以及紅海地區爆發的衝突影響了蘇伊士運河。

2025年全球消費價格或上漲0.6%

主要航運路線受到嚴重干擾,導致延誤、改道和成本上升,給全球物流增加了巨大壓力,並使供應鏈更加緊張。一項分析表明,如果紅海和巴拿馬運河危機持續下去,到2025年,全球消費價格可能會上漲0.6%,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和最不已開發國家將面臨更高的價格上漲。

亞洲國家表現強勁 中國新船交付量首超全球一半

該報告還指出,儘管受到了全球海運業的衝擊,但亞洲國家還是鞏固了其在航運互聯互通、促進貿易和推動增長方面的領先地位。亞洲憑藉其強大的海運業,仍然是與全球航運網絡連接最好的地區。

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班輪運輸連通性指數(LSCI),中國名列榜首,韓國和新加坡緊隨其後。在船舶建造方面,中國、日本和韓國繼續占據主導地位,約占全球產量的95%。2023年,中國的新船交付量首次超過全球的一半。

來源 | 央視新聞客戶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1091ca40e9a2f0daf8b2d046e3b89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