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子女帶娃的老人請注意,以後能不能落好,取決於以下細節

2020-05-26     育兒秘籍

原標題:給子女帶娃的老人請注意,以後能不能落好,取決於以下細節

文|秘籍君

記得幾年前生下娃,一向主張婆媳間距離產生美的我,也不得不考慮邀請婆婆同住,以幫忙帶娃。畢竟,在如今的雙職工普通家庭里,夫妻倆要想同時兼顧工作,只能請老人前來帶娃,不管是孩子奶奶還是外婆。

說實話,老人們之所以同意子女的要求,背井離鄉來到城市做帶娃主力軍,一方面是為了給子女減輕負擔,另一方面多少也有些自己的私心,尤其是當婆婆的老人。她們覺得我趁還能做得動時這麼為小兩口付出,等老了他們肯定會管我。就連子女,也默認了這種「早年你為我付出,晚年我讓你享福」的模式。

但現實中,那些給子女帶娃的老人,並非全都在晚年需要子女時落了好。那麼,同樣是帶娃,為啥有的老人晚年享福,有的卻遭子女嫌棄?以下細節是差距。

在幾個子女眼中,自己是否一碗水端平

我姑生了三個兒子,年齡差距不大,先後結婚成家,每家各生了兩個孩子。我姑從大兒子生娃時候起,就開始了照顧孫子孫女之路,直到老三兒子家孩子上小學。

按理說她算是勞苦功高了,兒子們也都會爭相孝順示好。可如今我姑血壓高腿疼腰又不好,去醫院仍然需要自己走幾里路,老二媳婦跟她關係鬧得又僵。我姑自嘲說,給兒子們帶娃只是在還子孫債,晚年能相依為命的只是姑父,指望三個兒子想都別想。

我當時很納悶,怎麼三個兒子一點都不感恩,良心被狗吃了?後來才得知,原來是三個兒媳都覺得我姑給其他家「出力多」,自己嫌虧了,為此不僅跟我姑鬧僵了,連兄弟間也不太走動了。

家裡子女多,老人給子女帶娃時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給誰帶都是一樣長的時間,一樣地盡心盡力。但越是難一碗水端平,越容易抹殺自己之前的功勞。畢竟,「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人性。

因此,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在承諾給子女們帶娃時不妨考慮清楚,我能幾個兒子都兼顧嗎,若不能,是全部不帶還是做出補救?若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將會吃力不討好。

帶娃過程中,孩子爸媽參與度有多高

老人帶娃時要注意,自己只是來幫忙的,帶娃主體仍是孩子爸媽。想明白這一點,在育兒過程中和新手父母有矛盾時,就知道該怎麼做了:提出自己的建議,孩子父母不接受,聽父母的。這樣能避免許多矛盾,還能給子女留下好印象。

同理, 既然孩子爸媽是帶娃主體,自己就不必事必躬親,晚上睡覺也要跟孩子一起睡,周末由著小夫妻出去玩,自己依然留守家裡照顧孩子。只有讓夫妻倆也多參與育兒,他們才能了解老人付出的艱辛,才能心懷感恩。有了感恩之心的子女,父母晚年動彈不了時,才能享到他們的福。

相反,那種帶娃時唯我獨尊,說一不二的強勢老人,還有任勞任怨地付出的犧牲型老人,要麼在帶娃過程中敗壞掉了小夫妻對自己的好感,要麼讓小夫妻認為老人這麼做理所當然,將來老人是不會落好的。

-----------------------

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喂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發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鬆帶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0eVT3IBiuFnsJQVc6g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