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拒絕破窗」事件的背後 家長有苦衷,但無知要不得

2019-07-30   浙江新聞

圖源視覺中國 圖文無關

近日,人民網一條名為《2歲男孩被鎖車內滿臉通紅 媽媽卻拒絕破拆車窗》的新聞以及短視頻在網上引起熱議。

新聞中提到,義烏一兩歲男孩被反鎖車內,消防員在準備破拆窗戶時遭到男孩媽媽的拒絕,稱已找開鎖師傅。當時室外溫度高達34℃,車內溫度更高,孩子在車內號啕大哭,如不及時救援,後果不堪設想。最後經消防員反覆勸說家長才同意破拆車窗,所幸男孩並沒出現危險。

不到一周時間,該條新聞已超過80萬閱讀量,央視新聞、搜狐新聞等知名微博號也紛紛進行轉載。可以看到,參與評論的網友們,幾乎清一色地對男孩媽媽進行了嚴厲批評。

那麼事情真是這樣的嗎?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從家長與消防員的口中得知,其實出事時家長內心另有顧慮,也算是有苦衷。然而在視頻流傳時,經過多手公眾號的刪減與標題的編輯,出現了曲解與誇張,致使最終的報道「走向」出現了偏差。

家長心中有顧慮

擔心破窗有隱患

義烏市消防救援支隊宣傳科的陳文青告訴記者,7月22日下午2時30分,他們接到李女士報警,義烏市北苑街道華潤萬家超市門口停車場內一名2歲的小男孩被反鎖在車內,車鑰匙落在車內,已經有10餘分鐘,小孩哭鬧不停。

所在轄區消防隊員們五分鐘之內奔赴現場,很快他們發現,在現場一輛灰色的大眾車內,一名小男孩被困在其中,號啕大哭。當天室外溫度達到34℃,如不及時救援,後果不堪設想。可正當消防員準備破拆窗戶的時候,小男孩的媽媽表示拒絕,並表示「我們已經叫了專業的開鎖師傅,在趕來的路上」。

男孩媽媽說,消防員破窗所用的工具是看上去比較粗獷的消防斧,她擔心破窗時產生玻璃碎片,會對孩子安全造成隱患。考慮到開鎖匠已在路上,便想採用更簡單的開鎖方式,並非網上所傳的,是為了省玻璃的修理費而拒絕消防戰士。

消防救援更高效安全

家長「無知」要不得

陳文青告訴記者,李女士如今被不知實情的網友們清一色的批評與謾罵,確實有些冤枉,不過其對消防救援的這份無知,其實要不得。因為她出於善意的顧慮,不但沒有必要,反過來還可能阻礙正常救援,以致錯過最佳搶救時間。

陳文青說,當時現場救援總過程只用了32秒鐘。消防員方翔用腰斧對準前車窗玻璃的左下角敲碎一塊缺口,用手將車窗玻璃整塊撕下。再把後門鎖打開,北苑中隊隊長樓文斌打開後車門,抱出被困在后座的小男孩送到在一旁的男孩媽媽手上。玻璃是整塊取下的,而且男孩當時處於寬敞的后座,方翔選擇的是完全遠離男孩的另一側車窗,整個過程既高效又安全,完全沒有出現李女士所顧慮的「碎玻璃飛射」等情況。

「把小孩子抱出來後,他滿臉通紅,身上都是汗。」陳文青說,直到消防隊員收隊時,李女士所呼叫的開鎖匠仍沒趕到。

「像這樣兒童鎖在車內的事故,我們以前也遇到過,除了像這次家長不信任,心有顧慮外,也遇到過家長鬍亂搶救,拿磚塊亂敲玻璃的,最後給救援造成很大的難度。我們希望廣大市民,平時多多了解消防隊員的工作。只有彼此之間相互理解和支持,才能更好創建兒童安全的環境。」陳文青說。

(原標題《「媽媽拒絕破窗」事件的背後 家長有苦衷,但這份無知要不得》,原作者賈傲。編輯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