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稱伊朗為「波斯」,那伊朗如何稱呼我們?僅1個字,聽著耳熟

2021-02-17     趣說歷史觀

原標題:我們稱伊朗為「波斯」,那伊朗如何稱呼我們?僅1個字,聽著耳熟

作為一個曾經的「宗主國」,中國歷史上對其他周邊國家曾經有一套自己的稱呼。比如我們曾經稱呼日本為「倭奴」,稱越南為「南越」;在對具體地名上的稱呼也比較有特色,比如現在的內蒙古額濟納旗一帶古代稱作居延,內蒙古巴彥淖爾盟杭錦後旗一帶古代稱作高闕,遼寧鳳城市大堡蒙古族鎮大堡村一帶稱作武次。

而自古以來長期與我國友好交往的伊朗則一般被我們稱作波斯。我們稱伊朗為「波斯」,那伊朗如何稱呼我們?僅1個字,聽著耳熟。波斯與我國的交往歷史很是悠久,大約在秦朝左右的時候,就有一些商人把中國的絲綢之類的商品向波斯一帶輸送了。而漢朝更是與波斯有著長期的歷史交往:

「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數千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麥,蒲陶酒。城邑如大宛。其屬小大數百城,地方數千里,最為大國。臨媯水,有市,民商賈用車及船,行旁國或數千里。以銀為錢,錢如其王面,王死輒更錢,效王面焉。畫革旁行以為書記。其西則條枝,北有奄蔡、黎軒。」

所謂安息,其實就是波斯歷史上的阿薩息斯王朝(前247年-公元226年)。聽著這個國家的名字我們也可以看出來,曾經的伊朗人其實是很「佛系」的。安息者,安心幹活,修養生息也。漢朝的時候,波斯的文化已經相當發達了,因此才會「有市」,「以銀為錢,錢如其王面」、「地方數千里,最為大國」。

要知道當時的西域絕大多數國家還處在遊牧階段,一個國家其實就是一個大城市或者小村莊而已。但是波斯帝國卻有了固定的城市,還能夠自己冶鍊金屬、製造貨幣,並且達到地方千里。從這一點來看,那時候的伊朗已經是一個非常富裕繁榮的大國了,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可以「安息」的生活。

漢朝與波斯建立了友好的關係,絲綢之路從這裡延申到了西方去。不過,好景不長,安息帝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所以它遭到了一些不愛好和平的人的打擊。按照現在的一般說法,安息帝國在116年、164年—165年、197年—198年屢屢被羅馬帝國打敗,國力大衰。那麼,波斯帝國怎麼稱呼我們中國人呢?

答案是,他們叫中國為「秦」。作為一個比較溫和的民族,波斯人其實非常喜歡和嚮往中國,因為中國人既溫和而又有強大的武力。比如秦國,更是將當時四面八方的所有來犯之敵都打敗了,這在波斯人看來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他們像當時的中國人一樣愛好和平,但是卻沒有秦朝或者漢朝那樣捍衛和平的能力。

尤其是他們看到漢朝已經如此的富裕、強大了,但是漢朝人口中的秦朝卻更加的富裕和強大,所以就稱呼中國為「秦」。當然,也有可能是秦國早就有人來過波斯,因為秦國歷史上一直在鎮守周朝的西方,有一些商隊前往波斯經商也是情理之中的,所以他們牢牢的記住了「秦」這個名字。

實際上,可能秦朝在歷史上是我國對外國影響力最大的一個時代之一,比如我們今天中國的英文名China,雖然它現在的英文意思是「中國」或者「瓷器」,可是讀起來的聲音難道不是很像「秦的」嗎?很有可能China這個詞本身就是由秦朝演化過來的,外國人發音不準,慢慢就變成了China。

尤其是在波斯瀕臨滅亡的時候,他們對於「秦」這個名字更是充滿了期待。歷史上的波斯多災多難,它先後被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所侵略,這個時候他們大約對於想像中那個強大的可以打敗一切敵人的「大秦」特別的仰慕吧!所以他們對我們的稱呼也一直保持了「秦」這樣一個字。

作為「老朋友」,「秦」人和「波斯」人的友誼在歷史上也是很出名的。除了歷朝歷代的各種商業往來之外,唐朝甚至還出兵幫助過波斯人復國。651年,波斯人的薩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兒子俾路斯逃到大唐,請求唐高宗出兵抵抗阿拉伯帝國的進攻,唐高宗還真就派人帶著波斯王子在今阿富汗一帶重新建立了一個波斯國。

常言道:舊鞋好穿。舊的稱呼大約也帶著最深厚的情感吧,願「秦」與「波斯」的友誼可以繼續流傳下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mWzyncB9EJ7ZLmJkxi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