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解封后,這些超長待機的「隱形戰士」仍在忙碌

2020-04-22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4月22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貝蘭)在疫情高峰期里,每天的疫情信息、救治情況,疫情信息統計人員被稱為「超長待機的隱形戰士」。記者從在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省中山醫院)了解到,現在這支隊伍並沒有因為疫情的消褪而閒下來。隨著武漢解封,眼下他們又投入在復工復產體檢、無症狀感染者監控、康復期患者的隨訪工作里,仍在盯緊疫情走向,收集相關信息。

沒有硝煙的數據「戰場」

1月19日,該院質管辦、疫情報卡小組、各臨床醫技科室負責人和信息報送員組成的信息統計組開始啟動工作。1月24日,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決定啟動湖北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精準的掌握各類疫情數據信息,成為疫情防控的關鍵,數據監測工作也隨之成為疫情信息統計組的「正面戰場」。

疫情數據監測沒有休息時,只有進行時。發熱門診就診情況、住院患者收治情況、傳染病報卡、核酸檢測情況、中醫藥治療情況、醫務人員情況、醫療資源配置情況等各類數據都需要整理匯總,每日的疫情數據牽動著人們的心,也對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報表,最多時要上報到五大數據直報平台,院內院外各級部門共計近二十餘張,還有不期而至的臨時報送需求。這些報表,大到匯總數據,小到數據明細,都來不得半點馬虎。

疫情阻擊戰的「隱形戰士」

2月1日凌晨2:28,數據統計組接到醫院總值班打來的電話:市裡要求上午8:00前上報1月以來的所有住院和出院確診患者詳細信息。怎麼辦?質管辦主任連利馬上給王昶、謝金柱兩位同事打電話:「你們準備一下,我馬上來接你們到醫院。」夜裡街道寒風刺骨,三人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科室,逐一查找所有住院病人,包括檢查、診斷、治療的明細資料,終於趕在規定時間前完成了任務。

由於疫情突發,從現有的信息里找不到需要的數據,需要大家在多個信息系統中人工對數據進行搜集、比對,經常面臨很多未知的挑戰。自1月19日成立信息統計組以來,三個月的時間裡,大家沒有節假日,沒有周末,也沒有下班的概念,每天晚上10點前能下班算是幸運。雖然身心俱疲、壓力巨大,但是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支撐著所有人一直在背後做好「隱形戰士」,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奉獻自己的力量!

2月12日,武漢市確診病例暴增過萬人。疫情報卡小組更忙了,在王麗萍、劉華兩位主任的帶領下,核查患者CT資料、核酸結果,對每一位疑似和確診患者進行仔細甄別,確保傳染病卡的準確性和及時性。發現疑似和確診病例需要2小時內報卡,兩位主任幾乎是天天忙到半夜,小組成員萬鵬醫生24小時在醫院守候,給患者打電話,詢問有關情況,即便是遭到患者不理解和抱怨,還是一遍遍不厭其煩地核實。

每天和枯燥的數據打交道,核實、對比、確認,繁重又瑣碎,需要疫情信息統計組的全體成員熟悉每一個工作環節和流程,弄懂每一版診療規範、防控指南,並與各臨床科室、醫技科室進行有效溝通;需要大家細緻追蹤到每一位排除、疑似及確診患者的個人信息、診療信息、轉歸信息,去向信息等。每天24小時值守,全天候收集、匯總、分析、上報院內院外各級部門的疫情信息,為疫情研判、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

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中,信息中心、科教部、人力資源部、群工部等都給予了信息統計組大力支持。「精誠團結、密切合作」,「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是信息統計組工作的真實反映。

4月8日,武漢解封。隨著疫情的好轉,新冠住院患者清零,醫院逐漸恢復了正常診療。但信息統計組仍在堅守,大量復工復產體檢、無症狀感染者監控、康復期患者的隨訪信息等,又給他們帶來新的挑戰。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就是信息統計組不眠不休、不勝不退的信念堅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gBIpXEBiuFnsJQVAcP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