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馬王堆古屍和文物研究保護專家聘任會現場。
湖南省馬王堆古屍和文物研究保護專家聘任會現場。
紅網時刻新聞12 月16日訊(記者 袁思蕾 通訊員 張潔 李葉)1972年,長沙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一座漢墓被發現和發掘,從中出土的一具保存完好的女性濕屍震驚世界。50年來,對馬王堆漢墓的保護、研究與開發一直在持續。如何讓「千年不腐的睡美人」延續風華?這背後需要多學科團隊的共同努力,特別是科技、醫學力量提供的有力支撐和保障。
12月16日上午,湖南省馬王堆古屍和文物研究保護專家聘任會在湖南博物院召開。來自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湘雅二醫院和湖南博物院的20名專家被聘任為第二屆湖南省馬王堆古屍和文物研究保護專家組成員。
「古屍保護是一項重要的責任,容不得一絲失誤。」會上,湖南博物院黨委書記、院長段曉明回顧了近二十年湖南省馬王堆古屍和文物研究保護中心取得的顯著成果,並對為馬王堆古屍保護做出重要貢獻的專家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表示,湖南省馬王堆古屍和文物研究保護中心將以專家組為強大的智力支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創多學科交叉、聯合攻關的新模式,在古屍保護科學研究、成果轉化利用、宣傳教育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助力湖南博物院爭創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館,在現代化新湖南建設中展現更大的作為。
湖南省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處長陳學斌向20位專家頒發了聘書。這些專家所涉專業領域包括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放射學、微生物學、外科學、影像學,以及文物保護、歷史學、博物館學。
陳學斌表示,要充分發揮馬王堆文物獨特豐富的資源和自身專業學術優勢,加強多學科聯合攻關,加強對馬王堆古屍和文物的保護和深化研究,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原則,深入挖掘好、研究好、闡釋好馬王堆文物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研究價值。
湖南博物院紀委書記李麗輝主持會議。湖南省馬王堆古屍和文物研究保護中心副主任、辦公室主任王曉晟宣讀了湖南省文物局關於第二屆湖南省馬王堆古屍和文物研究保護專家組成員聘任的批覆以及專家組成員名單。
現場,與會專家還就如何加強馬王堆文物的保護利用、研究闡釋、科普教育、學科建設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來源:紅網
作者:袁思蕾 張潔 李葉
編輯:徐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f23f5a6a1b974c5e5b34392ea32de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