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奇隊長跟海王加盟《速激》就能拯救這個系列?有點想多了

2022-04-25     維賽迪

原標題:驚奇隊長跟海王加盟《速激》就能拯救這個系列?有點想多了

作為老牌的電影系列,《速度與激情》的正傳如今已經出到第9部,製作方目前打算在第10部將正傳系列完結,製片人兼主演范·迪賽爾則繼續負責電影的製作工作。

由於光頭范在系列第八部的時候跟另一個核心演員巨石·強森發生了極其嚴重的矛盾,這也直接導致強森缺席了《速9》,隨著電影成績跟口碑的全面下滑,加上製作方環球影業給與的壓力,因此光頭范之前就曾經再次邀請強森回歸系列。

然而,強森的態度則是非常明確,那就是拒絕,祝福《速激》劇組成功,但自己不會參加。

由於強森不肯回歸,《速激》系列一下子就缺少了一大賣點,范光頭只能到處尋找願意加盟的著名演員,結果還真讓他找到了兩個。

他們一個是在dc宇宙出演海王的硬漢傑森·莫瑪,另一個也是在漫威宇宙出演驚奇隊長的強勢女角布麗·拉爾森。

單純從陣容上來看,《速10》可以說是已經非常齊備了,除了光頭範本人以外,有著在北美人氣頗高的趙喜娜,傑森·斯坦森也可能回歸,查理茲·塞隆這位女神依然作為反派存在,現在又來了兩個人氣知名度都很不錯的演員。

然而,還是那句話,演員陣容豪華就代表電影可以成功嗎?

答案當然是否。

實際上,《速激》這個系列的成功與失敗,只要從頭看起,就會發現其問題所在,並不單單在於所謂的演員陣容。

整個系列裡公認拍得最出色的兩部是第五部跟第七部,這兩部電影的演員陣容有這次第十部這麼豪華嗎?

第五部雖然是類似「復仇者集結」的飛車家族齊聚模式,但其中真正稱得上是「咖」的演員,只有家族老大范光頭跟二號當家保羅,加上亦敵亦友的巨石·強森而已。

當時的神奇女俠蓋爾·加朵,身價還沒那麼高,只是一個邊緣演員。

就憑藉三個咖的演員陣容,卻拍出了系列最佳,為什麼?

實際上,在過去的好萊塢里,也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製作精良的電影,任用的是一些名氣不大的演員,以至於有很多觀眾認得出那張臉,但卻叫不出他們的名字的情況出現。

至於另一部系列最佳《速7》,演員陣容方面新增了傑森·斯坦森這個硬漢,可以說是大咖多了一名,這部電影最後的全球票房突破了15億美元,在當年打進了電影票房榜的前十名,對比前一部作品的成績幾乎翻了一倍。

不過,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儘管傑森的加盟讓電影增色不少,但《速7》之所以大爆發,功勞並不是他一個人的。

其中有導演溫子仁天馬行空的飆車創意設計,也有保羅去世的遺憾,還有各種兄弟情的營銷等等,各種元素綜合起來才造就了整個系列成績最高的一部影片。

所以說,演員陣容這東西,對其他電影系列另說,但對《速激》來講,很重要,卻並沒有到了「決定成敗生死」的地步。

那麼問題來了,決定這系列影片成功失敗的關鍵是什麼呢?

答案是態度,或者說是製作方的態度,製片人跟主演范光頭對創作的定位。

跟很多好萊塢的電影系列一樣,製片人在電影製作方面擁有極大的權力,《速激》也沒有例外,范光頭在其中的地位跟話語權幾乎可以說是一手遮天,尤其是他的姐姐還是環球影業的高層。

簡單點說,《速激》系列的方向,很大程度就是在於他的想法,至於這個光頭對於電影的道路,也很簡單。

用三個字來形容就是「龍傲天」,用四個字來形容就是「主角無敵」。

這個方向,不客氣地說,也正是整個系列越拍越差的核心原因。

或許會有同學對此感覺不以為然,因為但凡是這種商業爆米花電影,肯定是有誇張化的,主角有光環是再也正常不過的事,怎麼能說主角厲害就是破壞整個系列的罪魁禍首呢?

但實際上道理也很簡單,就是所謂的凡事不能超過那個度,在可控範圍之下,這些元素並不能對電影造成太大的影響,甚至還可以讓它在某種程度上更精彩。

然而,如果太過了呢?那會出現什麼情況?

這麼說未免泛泛,就拿具體的例子來講講吧。

從《速5》到《速7》這三部電影,是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主角范光頭是有他的光環存在的,但同樣跟他對手戲的演員的表現也完全不遜於他。

比如,《速5》里強森跟他的強強對話,兩人從勢均力敵的對手,單挑,到後來的合作破敵。

換言之,兩者基本上是處於平等的位置上的,最多范光頭因為主角地位所以最後贏的是他,而且分量略重而已。

《速6》,反派勢力非常強悍,范光頭必須藉助自家飛車家族以及強森的助力才能與之抗衡。

即使如此,最後還是避免不了蓋爾·加朵飾演的吉賽爾陣亡的結局。

這一切都是因為什麼?第一,主角光環不夠,范光頭沒辦法像後來幾部那樣一個人搞定一切;第二,彰顯敵人的強大,維持平衡。

還真別說,這種做法可以說是非常到位,主角團有光環,但不至於是龍傲天團隊,更不是第一主角范光頭的獨角戲。

到了《速7》,儘管依然開始出現主角范光頭一人稱霸的趨勢,但由於傑森·斯坦森的加盟以及其跟強森的另一層面的角逐,另外保羅的去世也讓范光頭必須為他留下足夠的戲份。

再加上導演溫子仁的堅持,所以整體上電影的情況依然保持在可控範圍之內,主角光環屬於觀眾可以接受的程度。

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溫子仁各種天馬行空的創意想法很大程度上牢牢地讓觀眾們的眼光鎖在了大熒幕上的視覺衝擊畫面,削弱了主角團光環的味道。

也正是因為這樣,《速5~7》,兩部是系列評價最高,一部是系列在全球特別是東亞打開更高知名度的重要作品。

然而,在這之後,由於在《速7》里嘗到了「戲外元素」的甜頭,還有製作上「短平快」的需要,范光頭開始把系列的方向調整成飛車老大的獨角戲。

於是,就出現了上面說過的情況,主角光環太亮眼,電影的場外環節太多。

范光頭飾演的飛車老大,第六七部的時候還需要隊友協助,然而在《速8》里卻瞬間變成足以一個人對抗其他包括強森,傑森在內的所有主角團成員的無雙戰士。

在劇本方面,以前屬於爆米花商業片的考量,不求出色但求及格,這一部開始卻也變成「例行公事」,不求邏輯只求過場。

於是觀眾可以看到反派塞隆把主角團的人都打倒了,卻就是不對他們動手,跟范光頭接個吻就走了。

到了被稱為神劇的《速9》就更不用說了,主角范光頭基本已經成為了超級英雄,力氣大到一個人輕鬆對付幾十個重裝精英士兵,骨骼硬到從百米高空掉進大海一點事都沒有,其他各種違反基本邏輯的環節更不用說了。

就如上面所述,爆米花商業片,可以有一定程度的誇張化,但類似這種無腦的吹捧,過了,太過了,沒有任何意義,只會讓人看著感覺不適。

回到最開頭,《速激》這樣拍的話,演員陣容還有關係嗎?加一個驚奇隊長,加一個海王,實際上也完全沒有用。

為什麼?因為范光頭的主角一個人就可以把所有事情一手包辦,海王他們只需要等著被輕鬆打倒或者在旁邊打氣即可。

這點是連外國觀眾都知道的,他們製作了很多周邊來表示,范光頭在電影里已經變身成「家人俠」,屬於超級英雄的一員,而且戰鬥力還非常強悍。

所以說,《速激》製作態度跟方向不改的話,演員陣容再豪華也就那個樣,因為演員終究都是陪襯的綠葉,都是為了襯托主角而存在的,再也不會出現以前那種強強對話的精彩商業電影,對於這種作品的看法,只能說沒什麼太大的期望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efd17942df862f35e4591b9e2a79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