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怪,今天下午朋友問我,知不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
我想了好半天,也不知所云。
結果朋友笑眯眯地給我推來兩張圖,告訴我,今天是中國便秘日!
好離譜的日子!奇奇怪怪的生活,不能耽誤我們各種搞怪和可愛吧!
不過,藉助這個節日,共同來看看寶寶便秘的原因和因便秘而帶來的困擾吧!
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生活、工作壓力過大,或者久坐不動、長時間不喝水,亦或是有異常情況出現,就會引發便秘。那么小寶寶怎麼也會便秘呢?
說實話,但凡為人父母者,尤其是初為父母的人,哪個沒有經歷過盯著寶寶的臭臭百般研究的經歷呢?真的是看顏色、辯形狀、聞味道……各種過去從未做過的事情,自然而然就做了,毫無違和感。
尤其是當寶寶們哼哧哼哧,小臉兒都憋紅了,可臭臭還是不出來時,他們難受得哇哇哭,爸爸媽媽也會身不由己地跟著難受不已。
也有資料統計,我國城市兒童便秘者占比19.8%。也就是說,每5個孩子中就會有一個便秘者。
寶寶為什麼會便秘呢?
1、飲食不當
寶寶便秘與飲食的關係非常密切。
沒有接受母乳喂養的寶寶,飲食多以牛奶、糖類為主,若是沒有及時添加有意排便的輔食,就會在嬰兒期產生便秘。到了幼兒期,若寶寶的飲食過細、高蛋白攝入過量、纖維素攝入不足時,便秘就會更加嚴重。
另外,如果寶寶偏食、挑食導致飲食過少,腸道內殘渣較少,腹肌、腸肌張力不足,蠕動無力,同樣會引發便秘。
2、生活不規律
寶寶的排便時間若是不規律或者沒有相關的訓練,或者在有排便的感覺時,因貪玩或者其他原因,刻意地憋著,就會使腸內排便反射的敏感度降低,大便堆積於腸內,水分被吸收,大便變乾燥,不易排出,且形成越來越干、越來越排不出的惡性循環,習慣性便秘就產生了。
另外,若是寶寶的睡眠不規律,晚上睡得少、睡得晚,也會引起便秘。
3、精神因素
生活環境的變化,比如從熟悉的地方到陌生的環境,例如入托、入園等,會讓孩子產生緊張和焦慮的心情,從而不願意主動排便,有便意也會刻意忍著;
其實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也會把拉臭臭當做是自己的一件非常私密的事情,除了最為信任的人(多為媽媽)和最為信賴的環境(家裡)之外,很少會在外面如廁拉臭。
另外還有可能是因為寶寶有過便秘的經歷,導致一些疼痛,比如肛裂等,寶寶也會非常害怕排便,越怕越想要憋著,就會引起寶寶短期內的便秘。
4、先天性生理缺陷
這種情況我們就不做分析了,引發便秘多與腸道病變有關,積極配合醫生,及時治療很關鍵。
便秘所帶給孩子的困擾
1、便秘會影響孩子的智力
這個說法並非是「小題大做」。
有學者在研究中發現,2-6歲的兒童長期便秘者,更容易精力不集中、缺乏耐性、貪睡、愛哭、對外界反應遲鈍,不愛講話,不愛交朋友,呆頭呆腦。
但是在治療大便通暢後的幾天裡,孩子的情緒就會明顯好轉。然而,因為是長期便秘,所以孩子又很快會恢復到原本的狀態,又有些「呆頭呆腦」。
學者認為,經常性便秘的孩子,會感到腹脹不適,但又無法準確表述自己的不適,沒有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最終注意力都放在了「不適」上,對外界的反應就會比較淡漠。
2、便秘會導致孩子反覆感冒
這個說法也不是「無稽之談」。
事實上,有相當一部分呼吸道疾病就是因為大便不通暢所導致的。便秘會使病毒長時間滯留在腸胃,是感冒容易反覆發作並加重,還會引起腸套疊、腸梗阻等急性腹症。
所以,在寶寶反覆感冒時,更要注意控制他們的飲食。不必擔心寶寶吃得少、吃不飽,三分饑寒保平安,對於寶寶來講才是健康的,太多孩子容易生病多是因為吃得太多形成的積食,或便秘,或感冒,或腹痛。
如何有效幫助寶寶預防便秘?
1、均衡膳食
寶寶的飲食一定要均衡,不能偏食,五穀雜糧、各種果蔬都要均衡攝入。小寶寶可以吃一些果泥、菜泥或者果蔬汁,用來增加腸道內的纖維素,促進胃腸蠕動,通常排便。
2、保證運動量
確保寶寶每日有一定的活動量,才能夠輔助寶寶排便通暢。
對於尚不能走路的小寶寶,媽媽在寶寶腹部進行撫觸按摩,也有同樣的效果。
3、定時排便
訓練寶寶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很重要。一般來說,從寶寶百天之後就可以逐步幫助他進行定時排便的訓練了。
首先不要違背寶寶的意志,在他開始有排便意識的時候,開始把臭;然後慢慢地根據寶寶排便的意識建立時間規則。
如果是寶寶一般性便秘,除了上述的方法外,可以適當地輔以一些促進腸道菌群建立的藥物,不過藥量和用法要詢問醫生為準。
如果寶寶除了便秘外,還有明顯的腹痛、腹脹、嘔吐、便血等症狀,就要及時就醫了。另外,長期便秘,比如4-5天排便一次,都需要請醫生幫助確診引發便秘的具體原因。
願寶寶們都健康成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