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多件國寶首次海外展就來到這裡,香港故宮本身也是藝術品

2022-07-18     Uni旅圖

原標題:900多件國寶首次海外展就來到這裡,香港故宮本身也是藝術品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於7月初的火爆開館與重頭文物展覽,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這座「橫空出世」的博物館建築,也同樣吸引人們的目光,成為最新的目標打卡地之一。

這次我們不說展出的文物,而是在影像的引領下,體驗一下香港故宮的建築空間之美。

香港故宮是香港本地建築師嚴迅奇設計的,體現香港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內地的廣東省博物館、雲南省博物館都是他結合傳統文化打造的現代風格建築。

香港故宮最重要一個理念是紫禁城的中軸線概念,它把平面的概念放進了立體建築里。7層的建築整體是傾斜的,上面大下面小,同時呈現一種工業風格,當然也有香港本土的元素在裡頭,聲音可以環繞,空氣流動比較好,對於保存藏品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為了把北京故宮經過幾百年歷史積澱的時間痕跡也表現出來,嚴迅奇還特意選擇了「耐候鋼」作為外牆的材料,因為它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自然氧化,類似於做舊的概念。

大門參考了北京紫禁城一些有釘孔的門,以金色和硃紅色為主。

香港故宮的天頂材料主要是鋁,參考紫禁城琉璃瓦的形態,變成動態的天花,好像衣服上珠鏈的感覺,天光透進來之後,中庭是非常漂亮的。

香港故宮有三個很大的中庭,把整個館的空間連接起來,就像從太和門、太和殿,一路往上,看完一個展廳,走到中庭,再前往下一個展廳。三個中庭與戶外空間相連,第一個中庭是向東面的,能看到城市景觀;第二個中庭往南面,看到整個香港島;第三個中庭,望向西面的大嶼島。

香港故宮的定位是一個「連接」的博物館,連接古今、連接香港與內地、連接中外,連接每個普通觀眾的生活。香港故宮也並非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依附,全球各地的展品,都有可能依託這一平台呈現,成為不同世界文明之間對話的連結平台。

香港故宮的建築本身就是藝術品,其融合古今的建築設計令人驚嘆和折服。它建在香港最好的地方——西九龍文化區,走路五分鐘就是去年剛建成的M+博物館。香港的文化藝術氣息因此更加豐富厚重起來。

攝影:陳炳忠

圖源:Uni旅圖社群

攝影師版權作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e9cfd8c4a4168f67dd10a9813c895aa.html